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6 15:07
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公司。
一家半導體明星公司衝向港股。在復旦校友李夢雄的帶領下,琻捷電子從復旦大學校園踏上創業之路,不僅與蔚來、小鵬、理想、欣旺達、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達成合作,同時還賣出超過1.64億顆汽車傳感系統級芯片,並最終來到港交所門前。經過上十年的發展,這家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公司,在華登國際、明照資本、經緯創投、晨道資本、金雨茂物、保隆科技、國策投資、尚頎資本、混改基金、吉利資本、紀源資本、國汽投資、海望資本、中國國新控股、廣汽資本等支持下,估值超過36億元。復旦校友創業,干出一家南京明星公司在琻捷電子的發展過程中,復旦大學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為公司創始人,李夢雄出生於湖北黃岡,並通過黃岡中學考入復旦大學。雖然他本科唸的是電子工程系,但碩士卻在老師的影響下選擇了微電子專業,並在中國第一位博士后洪志良的帶領下真正進入了芯片的世界。2001年,研究生畢業的他加入新加坡OKI研發中心進行射頻芯片等模擬技術的研究。此后,拿到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學位的李夢雄在SEQUANS和英國森薩塔科技集團工作,不僅帶領團隊設計汽車傳感芯片,還成為業界第一塊單芯片WiMax產品解決方案的項目負責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李夢雄學習和積累了全面的汽車芯片行業管理經驗,併爲日后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意識到中國汽車產業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再加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出臺,已經定居英國多年的他最終選擇於2014年底回國創業。將汽車無線傳感芯片作為重點發力方向后,找人、找錢、找辦公場所等成為他的首要任務。在復旦大學的老師及校友的幫助下,李夢雄等人通過母校的兩間辦公室踏上創業之路,併成功打造出琻捷電子第一款汽車傳感芯片。「我們創始團隊主要成員都是復旦校友,包括公司的天使投資方也是復旦的校董。」李夢雄曾直言,琻捷電子早期是在復旦大學校園里面孵化而來。最終,在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的引薦和幫助下,他們於2015年3月將公司落地在地理和投資環境優異的寧波。那個時候,李夢雄判斷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是「電氣化、智能化、無線化」,並以此來佈局適配市場的產品。到了2018年,琻捷電子便開始大規模生產用於汽車OEM的首款國產胎壓監測系統芯片,成為中國首個實現該芯片量產的供應商。爲了更好地發展,琻捷電子除了於2020年將行政總部落地在江蘇南京江北新區,還最終將公司的註冊地遷移過來。這番選擇背后,源於南京江北新區要打造全球知名的「芯片之城」,同時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度高。作為江蘇省內第一且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已集聚臺積電等數百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覆蓋從工具、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製造等全鏈條環節,並決心在2025年讓集成電路產業收入達到超3000億元。多種利好的因素作用下,琻捷電子的汽車傳感系統級芯片出貨量一路飆升。2022年的時候,他們出貨量還只是數百萬顆。結果兩年后,這家公司的出貨量便達到數千萬顆,最終成長為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領域的頭部玩家。與「蔚小理」合作,賣出超1.64億顆芯片時至今日,琻捷電子擁有覆蓋多種傳感場景的傳感系統級芯片。從監測胎壓、温度、載荷及爆胎,到監測電池包及單體電芯的電壓、電流、阻抗、温度、壓力等,還有對空調壓力、智能底盤制動壓力及車輛加速度進行監測等等。如果説計算芯片是智能系統的「大腦」,那麼傳感芯片則讓「大腦」能夠看到、聽到、感覺到並對環境做出反應。比如他們的胎壓監測系統芯片,便能通過車輛雲平臺分析胎壓數據,從而提前發現異常併發出預警。隨着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普及,再加上相關安全標準的制定,以及車輛設計變革的影響等,最終讓長期專注於汽車芯片設計的琻捷電子實現飛速發展。在蔚來、小鵬、理想、欣旺達、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他們在2025年上半年的時候,汽車傳感系統級芯片的累計出貨量已超過1.64億顆,同時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已安裝在40多種車型上。這家公司的收入,也隨之快速增長。翻看招股書,在2022年至2025年6月,琻捷電子的收入分別達到約1.04億元、2.23億元、3.48億元和1.57億元。此外,他們的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15.4%上升到2024年的20.3%。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話來説,如果用2024年的收入計算,琻捷電子是全球第三大汽車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公司。雖然已經是汽車無線傳感芯片領域的頭部玩家,但是在宏觀環境、市場需求、供應鏈波動、成本變化、研發投入等因素影響下,他們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從2022年的2.05億元,到一年后的3.56億元,以及2024年的3.51億元,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1.43億元,這家公司三年半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與此同時,琻捷電子三年半累計在研發上投入超過3億元,最終擁有77項已授權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外觀設計專利,以及6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26項軟件著作權和23項註冊商標。身處百億級別的無線傳感系統級芯片市場,這家公司正在加速推進全球發展戰略,並打算在歐洲及東南亞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對於衝向港股的他們而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重要窗口的香港無疑是絕佳的跳板。一路融到D+輪,估值超36億元琻捷電子取得的亮眼成績,離不開眾多投資者的支持。不過在剛開始創業時,由於李夢雄在融資方面缺乏經驗,導致投資方資金迟迟無法到賬。最終,復旦大學校董伸出援手,成為他們的天使投資人,讓琻捷電子渡過難關。這件事情也給他敲響了警鍾,並讓李夢雄開始快速去適應創業帶來的變化,「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但公司要繼續運轉,我就必須要改變自己,要去重新學習和適應新的身份。」由於芯片設計和客户認證的周期都非常長,李夢雄在帶領公司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與投資人明確提出:投資汽車芯片一定要有一起艱苦奮鬥的心理準備。在這個過程中,琻捷電子成功找到華登國際、明照資本、鴻泰基金、千乘資本、經緯創投、晨道資本、金雨茂物、保隆科技、國策投資、尚頎資本、海風投資、混改基金、吉利資本、紀源資本、國汽投資、海望資本、中國國新控股、曲阜天博、廣汽資本、廣發信德、華金資本、華泰投資、建發新興投資等志同道合的投資人。2017年6月,華登國際、明照資本投了他們近2000萬元。一年后,琻捷電子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華登國際、鴻泰基金、千乘資本。到了2019年4月,經緯創投出手了,直接投了這家公司7000萬元。這筆投資也讓經緯創投持有6%的股份,成為琻捷電子最大的機構股東之一。在經緯創投管理合夥人王華東看來,中國是汽車生產大國及消費大國,而汽車智能化變革中汽車傳感器處於重要位置,並對琻捷電子寄予厚望。在2020年獲得海風投資、晨道資本、金雨茂物、超興創投、保隆科技等投資后,他們又於2022年得到國策投資、尚頎資本、雙一科技、晨道資本、海風投資等支持。一年后,這家公司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混改基金、晨道資本、吉利資本、紀源資本、國汽投資、海望資本等。當時間來到2024年,在中國國新控股等支持下,琻捷電子完成D+輪融資,估值超過36億元。多年前,李夢雄將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句臺詞改成「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ing(忙着活,或者忙着做芯片)」,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創業決心。如今,創業上十年后,他最終帶領琻捷電子正式衝向港股。參考資料:1.《琻捷電子創始人李夢雄:創業很難,堅持很燃》,你好張江2.《李夢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ing」》,天天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