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模型激戰正酣!大廠節前、節中進展不停 爭奪下一代操作系統主導權

2025-10-05 18:10

《科創板日報》10月5日訊(編輯 宋子喬) 國慶假期過半,大廠們的AI爭霸賽並未因假期停歇。今日,騰訊宣佈,其發佈僅一周的混元圖像3.0,在文生圖領域的「權威競技場」LMArena中,從全球26個大模型里突圍,登頂第一,成為目前效果最好的開源生圖模型,效果可對標業界頭部閉源模型。騰訊混元團隊透露,混元圖像3.0目前的版本僅開放了文生圖能力,圖生圖、圖像編輯、多輪交互等版本將於后續發佈。

image

近期,國內頭部AI公司在模型研發上動作頻繁,競爭焦點已從單純擴大參數規模,轉向提升推理能力、推動多模態融合以及加速智能體(Agent)應用落地。據《科創板日報》梳理,騰訊、阿里、DeepSeek、智譜、螞蟻等節前集體進行了一波更新——

上文所述的騰訊混元圖像3.0於9月28日正式發佈並開源,這是首個工業級原生多模態生圖模型,參數規模80B,具備語言模型的思考能力和常識。

9月24日阿里巴巴召開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發表主旨演講,阿里巴巴判斷,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基於這個判斷,阿里做出戰略選擇:通義千問選擇開放路線,打造AI時代的Android。通義大模型團隊發佈了6款模型和1個全新品牌,覆蓋文本、視覺、語音、視頻、代碼、圖像全場景,其中最新亮相的阿里通義旗艦模型Qwen3-Max,性能超過GPT5、Claude Opus 4等,躋身全球前三。

9月29日,DeepSeek正式發佈DeepSeek-V3.2-Exp模型,該模型在V3.1-Terminus的基礎上引入了DeepSeekSparse Attention(一種稀疏注意力機制),針對長文本的訓練和推理效率進行了探索性的優化和驗證;該模型API價格大幅下降,官方百萬token的輸入價格從4元降至2元(緩存未命中)/0.5元降至0.2元(緩存命中),輸出價格從12元降至3元;當日寒武紀與昇騰均實現對DeepSeek-V3.2-Exp的適配。

另外,9月29日,快手可靈2.5 Turbo模型發佈,視頻效果更好同時定價下調30%。9月30日,智譜AI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大模型GLM-4.6,該模型在高級編碼能力上實現對齊Claude Sonnet 4,在真實編程任務中表現更優;同日,螞蟻集團開源自研的自然語言推理大模型Ring-1T-preview(Ling 2.0系列最新成果),成為全球首個開源的萬億參數推理大模型……

與已經成熟的搜索引擎或操作系統不同,大模型的技術路徑(如MoE架構、多模態融合、Agent能力等)仍在快速演進中。技術範式尚未固化,沒有一家大廠敢停下腳步。

在iPhone和安卓確立統治地位之前,也曾有諾基亞、黑莓、Palm、微軟等眾多系統混戰。如阿里所説,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是運行於AI Cloud之上新的OS。誰的標準和生態成為主流,誰就掌握了巨大的話語權和商業價值。上述頭部公司密集發佈、開源,都是爲了儘可能快地吸引開發者,構建自己的應用生態,形成網絡效應。

大廠激烈角逐大模型,會帶來怎樣的繁榮業態?

開源證券表示,全球主流大模型通過算法優化與數據積累實現快速迭代,隨着大模型壓縮和量化技術的不斷提升,知識密度持續增大,終端搭載的模型能力值逐步增強。2024年2B參數量的大模型MiniCPM能力與2020年GPT-3175B大模型能力接近。往后看,大模型的規模化擴展需依賴雲端和終端的協同工作,通過雲端搭配終端進行AI計算工作負載的分流,帶來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優化,AI處理的發展重心有望逐步從雲端向手機、PC等終端載體轉移。

該機構進一步稱,終端硬件入口重要性凸顯,各家大模型廠商加速導入助力各場景應用落地隨端側AI模型性能及端雲協同等模式邁向成熟,各家AI大模型廠商開始佈局硬件入口,推動各類AI功能和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端側AI飛輪效應可期,如:

(1)谷歌在硬件入口方面,其Gemini已經入駐三星,能夠通過分享屏幕和相機畫面進行即時互動;應用創新方面,谷歌推出Nano Banana圖片生成模型,一周內為Gemini吸引超千萬粉絲;

(2)阿里與榮耀達成AI戰略合作,主要針對出行導航、旅遊服務、本地生活、移動辦公、電商購物、電影演出等多個核心服務場景;

(3)蘋果方面,其已發佈Apple Intelligence系統,高階AI功能預計將在2026年春季推出。

天風證券也表示,OpenAI或將開發一系列端側AI新設備並於2026年底-2027年發佈,大模型與硬件廠商共進,2026年有望成為端側AI大年。

另有多家機構看好隨之而增的國產算力、存力空間。長城證券認為,當前全球AI浪潮持續加速,催生算力需求指數級提升,同時國產諸如DeepSeek等大模型加速推進,考慮地緣政治及產業鏈穩定等因素,必定帶來國產算力需求的持續攀升,在國產算力基礎設施逐步建設充分AI芯片技術上逐步提升,將帶來充分的算力國產自主化空間,持續看好算力自主化相關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稱,AI軟硬件結合與端側AI生態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的核心產業趨勢,大模型部署在端側的主要瓶頸是算力、內存、能耗、散熱、傳感以及系統協同,相關硬件廠商有望獲得新的生態位,當下是從「存量競爭」走向「增量盛宴」的難得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