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IPO周報:長春高新等多家A股公司集中遞表 西普尼掛牌首周暴漲逾4倍

2025-10-05 15:50

財聯社10月5日訊(編輯 馮軼)財聯社為您帶來每周港股新股資訊。

據利弗莫爾證券顯示,截至發稿,本周(9月29日-10月5日)有30家公司向港交所遞表,另有4家公司通過聆訊,3家公司招股,及3只新股上市。

先看遞表,本周共有30家公司遞交上市申請:

1)9月29日,煙臺藍納成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藍納成於2021年創立,現為一家處於臨牀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腫瘤診療放射性藥物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已建立由13款候選藥物組成的管線,包括7款診斷放射性藥物及6款治療放射性藥物。

財務方面,於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藍納成實現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別約為102.7萬元、1127.9萬元、81.3萬元人民幣;年/期內虧損分別約為1.12億元、1.19億元、6516萬元人民幣。

2)9月29日,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極米科技,688696.SH)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收入計,極米科技是全球第一大消費級投影品牌。自2018年起,極米科技連續七年蟬聯中國投影行業銷量第一,並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保持國內營收冠軍,在中國中高端投影行業,極米科技2024年銷量與營收均為第一,2024年按營收計市場份額約30.2%。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收入分別約為42.20億元、35.52億元、34.00億元、16.23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約為5.01億元、1.20億元、1.20億元、0.88億元人民幣。

3)9月29日,微醫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和華泰國際。

招股書顯示,按2024年收入計,公司在中國數字健康服務市場(不包括藥品銷售)及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市場均排名第一。憑藉公司具備成本效益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公司在健共體框架下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以應對中國醫療健康體系的主要挑戰,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併爲醫療健康體系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財務方面,微醫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3.68億元、18.63億元和54.96億元,同期經調整虧損分別為9.09億元、4.94億元及2.49億元。

4)9月29日,普源精電(688337.SH)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公司是電子測量儀器公司,擁有先進的技術實力和遍佈全球的龐大版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電子測量儀器供應商,按收益計,於2024年在全球排名第八。公司設計、開發、製造並交付全面電子測量儀器及解決方案,助力科學探索與行業創新。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普源精電實現收益分別為約6.31億元、6.71億元、7.76億元、3.07億元、3.55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分別為9248.8萬元、約1.08億元、9230.3萬元、1506.3萬元、1621.6萬元人民幣。

5)9月29日,深圳市歡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國信證券(香港)。

招股書顯示,歡創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高精度空間感知解決方案的公司,憑藉AI技術構建智能空間感知體系,為智能機器人提供高精度算法及相關硬件。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公司是全球掃地機器人空間感知解決方案領域的翹楚公司,尤其於2024年收入及出貨量方面在掃地機器人激光雷達產品領域維持領先地位,出貨量約為800萬台,按出貨量計的市場份額超過50%。

6)9月29日,深圳市晶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招商國際證券和國泰君安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晶存科技是全球領先的嵌入式存儲產品獨立廠商,主要專注於嵌入式存儲產品及其他存儲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出貨量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存儲產品市場規模達138億塊。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收入分別約為20.96億元、24.02億元、37.14億元、20.60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約為4441.7萬元、3701.3萬元、8888.7萬元、11477.8萬元人民幣。

7)9月29日,陝西麥科奧特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建銀國際、招商證券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麥科奧特為一家平臺型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加速全球新一代雙特異性/多特異性多肽藥物的創新及開發,公司的核心產品處於III期臨牀試驗。麥科奧特的關鍵產品XTL6001是全球首個且唯一在中國及美國均獲得新葯臨牀研究批准並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GLP-1R/GCGR/MasR三重靶點激動劑。

財務方面,於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8701.3萬元、1.07億元、4043.2萬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虧損約為1.95億元、1.57億元、4990.1萬元人民幣。

8)9月29日,珠海精實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浦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精實測控是一家融合測量、控制與AI技術,專注於打造工業與消費領域柔性製造技術與應用的柔性製造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該公司是國內第二大的消費電子PCBA功能及性能測試裝備與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是中國ODM模式下排名前十大的智能測控裝備與服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財務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為5.68億元、6.98億元、8.63億元、2.03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度/期內溢利約為7136.5萬元、1806.8萬元、5958.3萬元、-1.18億元人民幣。

10)9月29日,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和國泰君安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珞石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涵蓋工業機器人、柔性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與規模化落地,產品主要應用於工業、商業與醫療等領域。根據灼識諮詢報告,珞石機器人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同時量產工業機器人與協作機器人的企業;按2024年銷量計算,珞石機器人的多關節機器人在中國市場國內製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全球製造商中排名第七。

財務方面,2022-2024年,珞石機器人的營收分別為1.53億元、2.67億元和3.25億元;今年上半年,珞石機器人的營收增長至1.76億元,同比增幅超50%。同期,該公司淨虧損額分別達2.38億元、1.57億元、1.92億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淨虧損0.9億元,同比擴大7.94%。

11)9月29日,長春高新(000661.SZ)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信建投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長春高新是中國領先的創新驅動型醫藥集團,業務覆蓋治療性生物製劑、化學藥品、疫苗及中成藥,涵蓋中國所有主要藥物註冊類型。截至2025年9月23日,長春高新擁有逾40種處於臨牀階段或已提交新葯臨牀試驗 (IND)申請的候選藥物,其中包括14種處於III期臨牀或新葯上市申請(NDA)階段的候選藥物及15種1類創新葯。多種候選藥物展示出全球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潛力。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為126.27億元、145.66億元、134.66億元、66.03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約為42.15億元、47.76億元、27.08億元、9.32億元人民幣。

11)9月29日,武漢聚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海通國際和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聚芯微電子是行業領先的智能感知、機器視覺及影像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通過高性能數模混合信號芯片與優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賦能智能設備實現精準感知、卓越影像與智能化升級。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聚芯微電子實現收入分別為約1.27億元、2.42億元、6.67億元、2.60億元、4.0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溢利分別為約-1.37億元、約-1.10億元、973.4萬元、1843.3萬元、2071.7萬元人民幣。

12)9月29日,貝達藥業(300558.SZ)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

招股書顯示,貝達藥業是中國創新葯研發行業的先行者與引領者,從專注創新葯發現與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轉型為行業領先、盈利良好的生物製藥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致力於研發用於治療腫瘤的新型藥物,以應對肺癌及其他主要癌症領域中亟待解決的臨牀需求。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貝達藥業實現收入分別約為23.77億元、24.56億元、28.92億元、17.31億元人民幣;年度利潤分別約為1.25億元、3.34億元、3.87億元、1.31億元人民幣。

13)9月29日,利歐股份(002131.SZ)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聯席保薦人為華泰國際和中國銀河國際。

招股書顯示,按2024年營收計,公司位列中國泵與系統行業第二,全球排名第十三;按2024年出口額計,公司是國內民用泵領域出口第一的提供商,產品覆蓋160多個國家及地區。

財務方面,2022-2024年公司總營收分別達202.68億元、204.71億元、211.71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4.43億元、19.66億元及-2.59億元。

14)9月29日,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華泰國際和瑞銀集團擔任聯席保薦人。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自然堂於2013年至2024年連續12年以零售額計排名國貨化粧品品牌前兩名。目前自然堂集團的品牌矩陣包括五大核心品牌,自然堂(旗艦品牌)、珀芙研、美素、春夏和己出,截至2025年6月共提供522個SKU,價格帶覆蓋49-680元。

財務方面,自然堂的收入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為人民幣42.92億元、44.42百萬元、46.01億元及24.48億元;同期利潤由2022年的1.39億元增至2024年的1.90億元,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1.91億元。

15)9月29日,米連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華泰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米連科技是中國領先的在線情感社交平臺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米連科技的平均月活躍用户達990萬名,平均日活躍用户達210萬名及平均月付費用户達120萬名。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實現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別約為10.52億元、10.34億元、23.73億元、19.17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約為-1302.8萬元、-1680.6萬元、1.46億元、2.62億元人民幣。

16)9月29日,晶合集成(688249.SH)向港交所主板遞表,獨家保薦人為中金公司。

據招股書,公司主營業務為12英寸晶圓代工,專注於顯示驅動芯片、CIS芯片等成熟製程產品的研發與製造,為下游電子設備提供核心半導體器件支持。2024年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92.4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3億元。

17)9月29日,百利天恆(688506.SH)向港交所主板遞表,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百利天恆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醫藥前沿領域,立足於解決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在腫瘤大分子治療領域(ADC/GNC/ARC)具備全球領先的創新研發能力、全球臨牀開發和規模化生產供應能力。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為7.02億元、5.6億元、58.21億元、1.7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約為-2.82億元、-7.8億元、37.08億元、-11.18億元人民幣。

18)9月29日,大金重工(002487.SZ)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華泰國際、招商證券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大金重工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海上風電核心裝備供應商,深耕新能源行業近二十年,為全球大型海上風電開發商提供風電基礎裝備「建造+運輸+交付」一站式解決方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金重工是亞太地區唯一實現向歐洲批量交付單樁的供應商。

財務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大金重工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8.411億元,同比增長109.5%,實現淨利潤人民幣5.465億元,同比增長214.3%。

19)9月30日,奧聯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農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奧聯服務是獨立的商企和城市空間服務及社區生活服務提供商,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廣東省。根據中指院的資料,按總收入及淨利潤計,公司在2025年中國百強獨立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11位及第8位。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個月,奧聯服務收入分別約為3.42億元、4.31億元、4.75億元、2.93億元人民幣;年內利潤分別約為2741萬元、3424萬元、4463萬元、2726.6萬元人民幣。

20)9月30日,深圳華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信證券和農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華付技術是全棧式AI技術解決方案業的先行者,以算法和算力為核心,專注於將領先的AI算法、強大的算力管控能力、先進的軟硬件技術與行業場景應用融合,為不同領域的客户提供AI智能解決方案,包括AI智識、AI垂直行業應用及AI智算技術服務。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華付技術實現收益分別約為4.22億元、3.91億元、3.86億元、1.69元人民幣;年/期內溢利分別約為5537.6萬元、3679.9萬元、6611.1萬元、2508.7萬元人民幣。

21)9月30日,鋭明技術(002970.SZ)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鋭明技術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主要包括:AI解決方案;鋭明技術的AI解決方案利用以視覺為基礎的AI技術,進行感知、分析及決策,以提升駕駛安全和車隊運營效率。視頻設備;通過攝像頭及其他集成性設備,採集、記錄及傳輸駕駛信息。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收入分別約為12.29億元、15.05億元、19.98億元、11.56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利潤分別約為-1.67億元、0.98億元、2.94億元、2.06億元人民幣。

22)9月30日,珠海寶丰堂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招商證券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寶丰堂是一家等離子處理設備製造商,專業從事PCB及半導體制造等高科技電子領域使用的等離子處理設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遍佈中國內地、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等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2年至2024年各年於中國產生的收入計,公司在中國PCB等離子除膠渣設備市場排名前三。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寶丰堂實現收入分別約為7921.9萬元、1.39億元、1.5億元、7918萬元人民幣;年內/期內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分別約為1114.3萬元、3678萬元、3924.3萬元、1453.6萬元人民幣。

23)9月30日,武漢濱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華泰國際、招銀國際和中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濱會生物是一家溶瘤病毒療法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創新癌症免疫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公司旨在透過提供在療效及安全性方面優於標準治療的突破性溶瘤療法,應對全球迫切未滿足的臨牀需求。

財務方面,於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濱會生物實現收益分別為98.1萬元、172.5萬元、25萬元、14萬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虧損分別為約1.10億元、1.13億元、4374.8萬元、4421.5萬元人民幣。

24)9月30日,華恆生物(688639.SH)向港交所主板遞表,華泰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作為全球合成生物技術的先行者,華恆生物專注於依託生物製造技術,開展生物基產品的研發、規模化生產和商業化。以2024年收入為衡量標準,該公司L-丙氨酸及L-纈氨酸的市場份額分別位居全球第一。

財務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為14.19億元、19.38億元、21.78億元、14.89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度/期內利潤約為3.19億元、4.47億元、1.85億元、1.09億元人民幣。

25)9月30日,安諾優達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建銀國際、國泰君安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安諾優達是一家專注於以分子診斷為基礎的IVD醫療器械及多組學生命科學研究服務的公司,亦專精於基於NGS的產前檢測IVD產品。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樣本檢測量計量,於2024年,公司在中國NIPT市場位列第二,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分別為11.6%、12.1%及15.5%。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安諾優達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約為4.35億元、4.75億元、5.18億元、2.69億元人民幣,年度虧損分別約為0.67億元、2.40億元、1.26億元、0.29億元人民幣。

26)9月30日,四川好醫生雲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海通國際及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披露,好醫生雲醫療是中國領先的綜合性基層醫療賦能平臺,致力於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市場,讓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三級醫院水平的醫療服務和產品。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2024年收入計,公司在中國基層醫療賦能服務行業排名第二。

財務方面,於2023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為30.65億元、32.64億元、18.91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利潤分別為6247.9萬元、3780.6萬元、3577萬元人民幣。

27)9月30日,中國國信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復星國際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國信服務成立於2006年,是廣東及湖南省內的綜合物業管理及代理服務供應商,多年來廣東省建立了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據灼識諮詢所資料,2024年按收益計算,國信服務位居大灣區物業管理及物業代理服務市場前40名,市場份額為0.08%。

財務方面,國信服務的收益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約8812.7萬元增加約30.9%,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約1.154億元,並進一步增加約69.9%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約1.96億元,而收益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8210.1萬元增加8.6%,至2025年同期的8913.5萬元。

28)9月30日,上海森億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信建投國際、建銀國際和交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森億智能是領先的AI醫療科技公司,是全球AI醫療行業唯一涵蓋L1至L4級別解決方案的企業。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24年收入計算,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醫院AI醫療解決方案供應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經服務超過750家醫院,其中包括超400家大型醫院。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森億智能實現收入分別為約1.44億元、2.39億元、2.92億元、9108.5萬元、1.12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虧損分別為約3.76億元、3.52億元、2.07億元、1.03億元、9745.5萬元人民幣。

29)9月30日,博車網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信證券和復星國際資本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博車網是中國最大的事故車拍賣平臺,作為媒介連接上游事故車車源方與下游汽車買家。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交易量計,公司於中國事故車拍賣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31.4%。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7月31日止七個月,博車網收入分別約為3.88億元、5.18億元、5.26億元、2.9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虧損分別為1.8億元、1.21億元、3643.8萬元、5559.6萬元人民幣。

30)10月2日,嵐圖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表,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嵐圖汽車是東風公司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嵐圖汽車是首個達成20萬輛整車下線的央國企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此外,嵐圖汽車的銷量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03.2%,是增速第3快的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截至7月31日止七個月,嵐圖汽車實現收入分別約為60.52億元、127.49億元、193.61億元、157.81億元。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2022年的人民幣15.25億元減少4.5%至2023年的約14.57億元,並進一步減少98.3%至2024年的2462.2萬元。

再看聆訊進展,本周有四家公司通過上市聆訊:

1)9月29日,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金公司、摩根大通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2024年的相關收入計,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佔據24.4%的市場份額(超過第二至第五大參與者的市場份額總和)。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收入分別約為5.23億元、6.97億元、9.10億元、5.24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期內利潤分別約為-5.07億元、-4.90億元、1058.3萬元、-3954.4萬元人民幣。

2)9月29日,福建海西新葯創制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華泰國際和招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海西新葯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製藥公司,集研發、生產及銷售能力於一體,具備在研創新葯的管線。公司目前已就14款仿製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並建立擁有四款在研創新葯的管線。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海西新葯收益分別約為2.12億元、3.17億元、4.67億元、2.49億元人民幣;同時,期內利潤分別約為0.69億元、1.17億元、1.36億元、0.9億元人民幣。

3)9月30日,北京同仁堂醫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同仁堂醫養是同仁堂旗下一家戰略性聚焦於中國中醫醫療服務的附屬公司,專注於為個人客户提供全面中醫醫療服務,為機構客户提供標準化管理服務,並提供各種醫藥產品及其他產品。按2024年總門診人次及住院人次計,公司是中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市場份額為1.7%。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同仁堂醫養實現收入分別約為9.11億元、11.53億元、11.75億元、4.77億元人民幣;同期,期內利潤分別為-923.3萬元、4263.4萬元、4619.7萬元、1306.2萬元人民幣。

4)10月3日,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信證券、建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提到,作為機器人服務智能體企業,雲跡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

財務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雲跡科技的收入分別約為1.61億、1.45億及2.45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約為3.65億、2.65億及1.85億元。

本周另有3家公司招股:

1)長風藥業(02652.HK):於2025年9月26日-10月2日招股,擬全球發售4119.8萬股H股,其中香港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發售價將為每股發售股份14.75港元;每手500股H股,預期H股將於2025年10月8日(星期三)掛牌。

2)摯達科技(02650.HK):於2025年9月30日-10月6日招股,擬全球發售597.89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約10%,國際發售佔約90%,另有約15%超額配股權。發售價將為每股發售股份66.92-83.63港元,每手50股,預期H股將於2025年10月10日掛牌。

3)金葉國際集團(08549.HK):於2025年9月30日-10月6日招股,擬發售1億股,公開發售佔10%,配售佔90%。發售價將為每股發售股份0.45-0.65港元,每手5000股,預期股份將於2025年10月10日掛牌。

此外,本周還有3只新股上市:

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西普尼(02583.HK)、博泰車聯(02889.HK)三家公司同日掛牌。截至10月5日收盤,三隻新股分別累漲89.97%、469.93%及50.84%。

其中,紫金黃金國際受益近期黃金股熱度,市值一舉突破3500億港元,預計將於10月16日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西普尼公開發售階段則獲2505.9倍認購,市場極度追捧。公司為黃金錶殼手錶及黃金錶圈手錶設計商、製造商和品牌擁有人,以2024年GMV計,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鑲足金的鑲貴金屬手錶品牌,市場份額接近三成,也與老鳳祥、中國珠寶及周大生等公司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