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4 09:27
《科創板日報》10月4日訊 人工智能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重塑各行業,這場變革背后離不開海量算力的支持。當AI模型參數從億級躍升至萬億級,「超節點」開始逐漸取代單機與傳統集羣,成為新一代的「算力法寶」。
超節點,即Superpod,是一種用於構建大規模算力集羣的技術架構。此概念最早由英偉達提出,指將數千張GPU集成在一個邏輯單元內,形成類似「超級計算節點」的系統。與傳統架構不同的是,超節點可以通過高速互聯技術,彌補原先服務器間帶寬不足以及高時延等問題,以期實現算力效率的優化。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5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發佈了磐久128超節點AI服務器。據悉,該服務器集成阿里自研CIPU 2.0芯片和EIC/MOC高性能網卡,單櫃支持128個AI計算芯片。同等算力下,相較於傳統架構,該服務器推理性能可提升50%。
除推理場景外,超節點亦可用於AI訓練。今年4月,華為推出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其通過構建超過萬片的大集羣來提供算力。對於萬億、十萬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任務,在雲數據中心,可將432個超節點級聯成最高16萬卡的超大集羣。
在9月召開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表示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已銷售300余套,共服務20余家客户,主要需求來自政企。未來,華為還將推出Atlas 950 SuperPoD超節點,算力規模8192卡,預計於2026年四季度上市。新一代產品Atlas 960 SuperPoD算力規模將達到15488卡,預計2027年四季度上市。
華龍證券指出,中美AI競爭正從「單卡性能」走向「系統級效率」,中國正在用集羣建設+開源生態+工程化交付的方式完成AI基建方面的彎道超車。事實上,當前還有更多國產硬件廠商正在加速佈局超節點:
8月7日,浪潮信息發佈面向萬億參數大模型的超節點AI服務器「元腦SD200」。
沐曦股份已發佈多種超節點形態,包括光互連超節點、耀龍3D Mesh超節點、Shanghai Cube國產高密度液冷整機櫃以及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8月28日,百度智能雲發佈百舸AI計算平臺5.0版本。在算力方面,崑崙芯超節點正式啟用。
從技術方向看,超節點正在成為AI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常態。民生證券認為,此前市場更多關注芯片算力,但伴隨Scale up產業趨勢崛起,超節點已經重新定義AI基礎設施的範式。
以華為超節點為例,其櫃間採用全光互聯,具有高可靠、高帶寬、低時延等優勢;另一方面,華為的Atlas 950通過正交架構,實現零線纜電互聯,其獨創的材料和工藝讓光模塊液冷可靠性提升1倍。相比英偉達將在明年下半年上市的NVL144,Atlas950超節點卡的規模是其56.8倍,總算力是其6.7倍,內存容量是其15倍,互聯帶寬是其62倍,在各方面均呈領先。
該機構進一步指出,當超節點速率大幅提升,AIDC功率將迎來新挑戰。由於包括華為CloudMatrix 384、英偉達GB200NVL72在內的超節點單機櫃功耗普遍突破100KW,因此在算力密度指數級增加的情況下,超節點機櫃的温控和電源系統將面臨挑戰。而當Atas950超節點採用全液冷模式時,其互聯帶寬速率和算力速率均有望迎來大幅提升。
從投資層面來看,國金證券表示,華為超節點等新平臺在算力、帶寬、內存等關鍵指標上全面領先,有望推動國產算力基礎設施加速落地。看好超節點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帶動光連接供應鏈的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