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位美團前員工親自提示:一年前買了10萬美團的股票,拿到現在能賺多少錢?結果可能難以置信

2025-10-04 16:26

(來源:A股薈萃)

買入股票,和好的公司一起成長是巴菲特投資的祕訣之一。

近期,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召開,每年這個季節這個只有40萬人口的小鎮就會湧入世界各地來「朝聖」的投資者。巴菲特也會就一些投資的問題回答提問者。

今年巴菲特已經89歲了,而他的老搭檔芒格也已經95歲了。在投資的道路上,巴菲特和芒格穿越了不少牛熊。長壽是巴菲特製勝的法寶之一。

2016年,號稱永不買科技股的巴菲特開始建倉蘋果,用價值投資的角度看當時的蘋果並不便宜。超過了6000億的市值,且季報出現明顯的轉折,不管從哪個維度來看,那時候投資蘋果都是不明智的。

但是巴菲特並沒有理會外界的眼光,而是堅定不移的買入了蘋果的股票。截止2018年底,蘋果已經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一大重倉股。

本次伯格希爾哈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稱目前他們已經授權了750億美元的資金,希望蘋果股票能夠進一步下跌,這樣在未來三年中就可以買到更多的蘋果公司的股票。

在巴菲特的理念中,買入一支好股票儘可能長時間的持有一直是巴菲特所信奉的投資真理。比如在投資可口可樂這件事情上,從1988年開始巴菲特就開始買入,並且一直持有到現在,在投資可口可樂這幾十年間,其股票已經給巴菲特帶來了豐厚的價值。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給巴菲特帶來收益,在2011年時巴菲特宣佈建倉IMB,隨后的一段時間,伯克希爾哈撒韋曾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對此巴菲特強調道,對IBM超百億的投資是對這家公司長期轉型的投資。令人沮喪的是,IBM的轉型並未提振公司的業績,在去年IBM股票重拾升勢的前夕,巴菲特清倉了IBM的股票。

在價值投資這件事情上,按照巴菲特的邏輯,第一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第二要持有的足夠久。

縱觀投資的歷史,比巴菲特成功的投資絕不在少數,其中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就是一筆非常成功的投資。截止目前軟銀還持有阿里巴巴28.8%的股份,如今這一部分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了1450億美元,這還不算軟銀中途套現的。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説,時間都不是投資的朋友。隨着時間的推移,大部分人都不能用正確的心態看待一筆投資,高拋低吸是每一個投資者都可能面臨的問題。

10月8日,美團點評股價再創新高,盤中最高漲至89.25港元。截至收盤,美團報89港元,漲幅5.08%,總市值5162億港元(約合661億美元),排在阿里(4382億美元)和騰訊(3.09萬億港元,約3940億美元)之后,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超過京東(418億美元)、拼多多(366億美元)和百度(353.66億美元)。

美團的表現相當搶眼。早期投資人也跟着賺得盆滿缽滿,投資人沈南鵬迄今為止套現已超過32億港元。

美團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

10月8日,美團股價再創新高,盤中最高漲至89.25港元。截至收盤,美團報89港元,漲幅5.08%,總市值5162億港元,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大幅領先於京東、拼多多和百度,互聯網江湖格局已變。

相比小米集團,美團股價表現可謂亮眼,今年以來美團股價漲幅102.73%,相比年初已經翻倍,相比發行價69港元,漲幅亦為29%。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温傑向時報君表示,美團上市后投資者並不特別看好,股價並未如小米一樣炒高,反而持續回落,但股價於低位有支撐,近期更顯著上升。基本面上,美團業務與消費者日常生活連接,是現時市場喜歡的消費餐飲業,其餐飲外賣業務盈利急升,加上去年收購的共享單車虧損大幅減少,投資者認為其業務漸入佳境,部分外資投行亦唱好其后市,吸引資金進入。

美團招股書顯示,公司總股本58億股,其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持股比例11.4%,按照最新市值計算,王興持股市值已經高達588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股價上升過程中,部分股東已開始減持套現。據數據顯示,今年4月8日,11日,19日及7月16日,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分別減持了711.62萬股,1431.37萬股,3687.5萬股,130.52萬股,減持價格分別是51.8港元、53.05港元、55.2港元、64.5港元,合計套現32.69億港元。

根據美團招股書顯示,紅杉資本2010年9月投資美團,每股成本0.00882美元,即使在紅杉資本進入美團的第四輪融資成本也僅為每股6.32美元。

美圖和美團,一字之差為何命運大不同?

我看了一下美圖的股價從峰值的23.05元跌到了1.76元。

圖1、美圖股價走勢圖

圖2、美團股價走勢圖

圖2、美團股價走勢圖

之所以差距如此巨大,筆者認為主要是估值問題。

為何同樣是虧損,

美圖、美團的股價走勢卻差別如此之大?

有沒有簡單的指標,避免踩美圖的坑,也找到不能做空美團的理由。

另外一個就是高科技非盈利公司的估值問題。

同樣是虧損,為什麼我會買特斯拉,而不會買蔚來和美圖?

他們的差異,以及判斷標準是什麼?

二、高科技未盈利公司的估值問題

美圖和美團,拋開其業務上的不同,究竟是什麼差異造成其股價走勢的大不同的?

而且美圖從17年3月以前,其股價也是大幅增長的;

為何17年3月之后,股價就再也沒有像樣的反彈呢?

因為同樣是未盈利虧損公司,

比較淨利潤、營業利潤、現金流量的變化都沒有太大的比較意義。

唯一可以正向比較的是其營業收入。

因為沒有實現盈利,唯一可以給市場講故事的就是營收的持續增長,因為公司所有的投入都可以看成是爲了擴大市場份額;

而連營收都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時候,講給資本市場的唯一的故事也講不下去了。

只看標題的話,可能大家更關心的是什麼樣的股票,能夠成為像美團這樣優質的個股?

好股票(如美團),每天都有,選中強勢個股,也很簡單。但是,能真正盈利的股民卻不多。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股票強勢上漲的時候不捨得在高位出貨賣掉,單純的想着股票還能漲,再拿一會,到股票在高位出現回落的時候才意識到要出貨,導致利潤白白流失。

投資的第一要義是不要虧損。

要想避免虧損最重要是兩點,

一是不加槓桿,

二是不做空。

不能因為股價高就做空,也不能因為股價低就做多,或者因為內部消息就做多,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下面,越聲策略再分享做T的五大要訣:

要訣1:果斷、敢於買賣

貪婪和恐懼,是每個操盤手必須跨過的第一個門檻。到了日內高位是該賣出就賣出,低位時該買入就買入。除了3和4的指標外,另外還會出現兩種較為常見的獨立行情,突然放量上漲后的滯漲和放量下跌后的低位盤整。

要訣2:實時盯盤尋找參照物

這點就是文章開頭説的「時間活」,做T我們要盯的就是分時圖,每隻股票每天的分時圖除了一字板漲跌停的,都總會走出上跳下竄的圖案。而每隻股票都會受到其所在指數、所在板塊、以及同板塊其他個股影響出現很大的聯動性。

舉例:手上的是一隻流通市值較小的、00字頭的鋼鐵股,那麼你就需要同時添加深證成指399001、鋼鐵指數881112、央企國資改革指數885595、一帶一路指數885494,以及至少2只跟其走勢相似的鋼鐵股作為自選。打開持有的鋼鐵股分時圖,點擊看盤軟件上的報價→多股同列,同時查看持倉個股和上述參照物的分時圖,多股同列是3股/6股/9股、4股/8股/12股就看自己聯動的參照物多少了。

要訣3:不是所有票都能做T

做T的獲利空間或者降低成本空間,是源於一隻股票的日振幅。振幅是指當天股票從最低價到最高價之間的幅度,如某股當天-3%時為最低價,+5%時為最高價,那麼日振幅為8%。流通市值越大的股票,每漲跌1個百分點所需要耗費的資金比較龐大,所以通常日振幅都較低5%左右。反之流通市值較小的票日振幅通常較大,能保持在7%或以上。由於每日盤面走向難測,做T不可能總是在最低價買入最高價賣出,或最高價賣出后最低價買入,做T的空間是絕對比振幅要低,所以必須有較大振幅的前提才合適做T。

要訣4:不是所有階段都合適做T

做T策略的出發點是以兩手準備去應對未知的狀況,倘若能斷定某隻股票未來一定周期必然上漲或者必然下跌的,分別滿倉鎖倉或空倉逍遙即可。而做T策略更合適的是,在市場環境平穩時,手中股票沒有利空但也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拉起來的階段。

要訣5:關注自身支撐位和壓力位

平時我們還需要關注日K線狀況,尤其是處於敏感位置的時候。例如波段上漲之中的回調,一般會在10日線或20日線找到支撐點,此時可能就是日內較低位;而同時如果該股是長期下跌后的波段上漲,上方應該會有60日線甚至半年線的壓力,如果此時正在挨近則需要關注量能變化,如果沒有放量帶過,此時極有可能是日內較高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