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消費電子產業迎來端雲共振創新周期

2025-10-03 11:00

(來源:ETF鍊金師)

  國慶假期過后,市場關注的重點或許可以放在消費電子板塊。節前,科技行業的表現愈發活躍,尤其是與人工智能(AI)及半導體行業相關的公司,頻頻創下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端側AI技術與雲計算算力的協同效應,給消費電子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隨着Meta、OpenAI、蘋果與華為等科技巨頭的持續創新,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迎來重要的增長時期。

  ### 端側AI:多品類創新齊頭並進

  自2025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市場的端側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9月18日,Meta在Connect大會上推出了三款新的智能眼鏡產品,覆蓋了日常使用和專業運動場景,價格區間從379美元到799美元不等,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矩陣。其中,Meta Ray-Ban Display作為首款具備高分辨率顯示屏的AI智能眼鏡,搭載了Meta Neural Band神經接口,支持無聲文字輸入,提升了用户的互動體驗。

  與此同時,OpenAI也在積極開發一系列新的端側AI設備,包括「無顯示屏的智能音箱」、智能眼鏡、錄音筆及其他可穿戴設備,預計將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發布。這一系列動作表明,AI行業領軍企業正在拓展硬件領域,以實現軟硬件的深度整合。

  蘋果方面,iPhone 17系列的預售情況火爆,在京東平臺上標準版的預約人數已超過370萬。該系列產品重構了蘋果的產品線,設立了標準版、Air版、Pro版和Pro Max版的多層次佈局,其中,iPhone 17 Air以5.6mm的厚度成為蘋果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機,並全面轉向eSIM設計,Pro系列則首次採用了VC均熱板散熱系統,性能相比前一代提升了40%。

  ### 產業鏈龍頭引領創新

  在消費電子領域,立訊精密作為行業龍頭,在端側AI產品的創新以及AI互聯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公司在光博會上展出了雲雀2代智能全綵AR眼鏡、PVG單綠AR眼鏡和智能家庭陪護機器人,展示了其在增強現實(AR)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更為重要的是,立訊技術推出包括CPO(共封裝光互連)和CPC(共封裝銅互連)等多項先進技術。CPC技術通過將高速連接器與芯片基板直接集成,顯著縮短了信號傳輸路徑並降低了傳輸損耗,從而解決了傳統PCB佈線無法滿足超高密度數據傳輸需求的問題。

  立訊技術在CPO光互連技術領域已經形成了「專利-標準」雙重的技術壁壘,通過將光引擎與交換芯片共封裝,成功實現了功耗降低30%和帶寬密度提升50%以上的技術突破,為以AI智算為代表的下一代數據中心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除立訊精密外,消費電子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大部分在半年報中均顯示淨利潤增長,其中一些龍頭企業的增速甚至超過20%。

  ### 雲側算力:國產加速,基建加碼

  在雲計算領域,AI應用同樣迎來了強勁的催化。華為在2025 Connect大會上公佈了昇騰芯片的演進路線圖,預計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首款自研HBM(高帶寬內存)技術的昇騰950PR芯片,標誌着中國芯片內存技術的重大突破。華為的自研HBM技術將打破傳統內存帶寬的瓶頸,顯著提升AI訓練與推理的效率,增強芯片處理數據的能力和能效比。

  基於昇騰950的新型超節點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強的超節點,甚至超越英偉達預計在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統。同時,英偉達與英特爾於9月18日宣佈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多代定製化的數據中心和個人計算產品,英特爾將為NVIDIA定製x86處理器,並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86系統級芯片。英偉達還計劃投資50億美元購買英特爾普通股。

  此外,阿里巴巴也宣佈發行32億美元的零息可轉換優先票據,約80%將用於雲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擴展數據中心、技術升級和服務改善。去年,該公司在AI基礎設施等領域已經投入了1000億元人民幣,表現出其對雲業務增長的堅定信心。

  ### 關注多重主線,用ETF佈局賽道

  基於端雲共振的產業趨勢,消費電子領域的主要投資方向值得關注,尤其是以下幾個主線:

  1. **消費電子零組件**:諸如工業富聯(601138)、立訊精密(002475)、聞泰科技(600745)、領益智造(002600)、舜宇光學科技(2382.HK)等龍頭公司,預計將受益於端側AI產品的創新周期。

  2. **連接器及線束**:鼎通科技(300200)、立訊精密、華豐科技(300213)、中航光電(002179)等技術領先企業,將因高速數據傳輸需求的增長而受益。

  3. **面板產業鏈**:京東方(000725)、TCL科技(000100)、深天馬(002567)等面板廠商,以及聯得裝備(300545)、精測電子(300567)等設備製造商,均將受益於顯示技術的升級。

  4. **CCL&PCB**:勝宏科技(300476)、鵬鼎控股(603983)、滬電股份(002463)、生益科技(600183)等高端PCB製造企業,將因數據中心與端側設備需求的雙重增長而獲利。

  5. **消費電子材料**:創新新材(300617)、思泉新材(300300)、中石科技(300401)等材料公司,有望因新材料的應用推廣而受益。

  在個股選擇上,佈局ETF可能是更為便捷的選擇。以華夏消費電子ETF(159732)為例,其份額與股價均呈現出同步上揚的趨勢,代表了市場對消費電子板塊的樂觀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