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金周看點 |金價連漲,黃金周看「淘金熱」

2025-10-04 13:44

新華財經上海10月4日電(葛佳明) 國慶假期歷來是國內購物消費的高峰期,今年國慶又恰逢金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之時,為貴金屬消費熱潮再添一把「火」。

記者走訪上海和江蘇多地的周生生、周大福和潮宏基等門店發現,國慶「黃金周」一直是婚慶高峰,因金價上漲,傳統「三金」(金鐲、金項鍊、金戒指)作為婚禮「剛需」給年輕人造成了壓力。但如何在有限的預算範圍里消費更有保值可能的產品仍是年輕人關注的重點。

追漲買金還是持續觀望?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劇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國際金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10月3日,倫敦現貨黃金收於每盎司3885.66美元,日內漲近0.8%,本周累漲近3.4%,今年迄今現貨黃金價格累計漲幅約為48%。

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當日公佈的境內足金首飾價格也受金價上漲影響而水漲船高,具體而言,周生生足金飾品每克為1136元,單克較9月30日上漲25元;周大福、六福珠寶、潮宏基足金價格為每克1129元,較9月30日上漲21元。

多數商家均表示,在和消費者交流的過程中,不少人均認為,黃金后續仍有上行空間。投資者對黃金避險保值屬性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3-5克的小吊墜、細手鍊銷量好,年輕顧客更在意款式設計,價格相對親民的輕量款既能滿足裝飾需求,又不會造成太大經濟壓力。」上海虹口區潮宏基門店店長吳先生表示,儘管金價持續上漲,但「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也讓今年黃金周金飾品消費熱度不減。

吳先生稱,在黃金周之前有「三金」需求的新婚夫妻們已經提前備貨,本次黃金周各大商場均發佈了不少購金優惠方案,最近來買金飾和金條的多是有送禮物需求以及「悦己」消費驅動。

有消費者表示,金價走勢起伏很正常,「易漲難跌」仍將是常態。「從今年中旬一直觀望到十一,沒想到越等越貴,之前想買個黃金項鍊,現在只能考慮買一對黃金耳墜。」

南通周大福門店銷售施女士對記者表示,金價持續走高后,「一口價」金飾品的銷量表現亮眼。目前已確認「一口價」黃金產品將於十月開始陸續加價,調價幅度或達到30%。

在施女士看來,不少前來購金的年輕人預算有限,爲了在有限的預算里挑到心儀的產品,反而是有設計感的「一口價」飾品更合適,且聽説「一口價」飾品后續要漲價后,已有顧客「趕在漲價前預訂購買」。

施女士稱,部分購買「一口價」金飾品的消費者不會詢問克重,這部分消費者更看重的是「感覺」,這類金飾品寓意好、設計好,對於部分有送禮物需求的消費者來説更合適。

施女士同時表示,對於部分關注克重的消費者,他們會準確告知「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克重,並清楚解釋「一口價」金飾與按克重計價的金飾的定價差別,謹防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因為習俗的要求,我們要在訂婚前需要購入包括金手鍊、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在內的一系列黃金飾品,這在家長看來是‘必需品’。」準新郎任先生站在櫃檯前表示,金價上漲並不會影響他們對於金飾品的需求,恰恰是黃金的保值和增值屬性給金飾品增添了新的購買理由。

任先生對記者表示,他並不會考慮「一口價」黃金飾品,既然買黃金飾品是看中其「投資屬性」,那麼按克計價的產品對他而言更合適。

對鉑金、白銀等飾品外溢效果仍有限

支撐黃金上漲的邏輯同樣適用於白銀,白銀在避險情緒與補漲需求的推動下,也在2025年下半年開啟了補漲行情,現貨白銀三季度累計漲幅逼近30%,今年迄今累計漲幅達到66%。

同時,部分機構認為,金銀比率仍高於歷史均值、白銀相較於黃金仍處於低估狀態,因此白銀也具有更大的上漲潛力。

在飾品消費端,因金價高企,也讓更為「平價」的鉑金和白銀飾品的替代效應開始出現。但記者走訪時發現,與人氣較為火爆的黃金櫃台相比,白銀櫃台的人氣稍顯不足。

南通老天寶銀樓銷售顧女士對記者表示,在買婚禮「三金」方面,如果大家有預算還是會首先考慮買黃金飾品,近期確實出現了部分因黃金價格太高而考慮購入白銀飾品的需求,但外溢程度有限。

「不得不説,今年黃金價格持續飆升增加了我們結婚的成本。」任先生直言,但之所以不考慮鉑金、白銀等黃金替代品一方面在於銀和鉑金飾品的設計感和款式沒有黃金類飾品豐富,另一方面則在於在相同的預算內,黃金飾品的保值屬性更加突出。

任先生表示,本來他也在考慮是否購入鑽戒,但現在他更為看重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預算範圍里消費更有保值可能的產品。「本來鑽戒可以看為奢侈品,現在反而是黃金后續更有可能成為奢侈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