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同比大增228%!港股前三季度IPO募資總額1823億港元,排隊企業達277家

2025-10-03 08:26

  長假前最后一個交易日,3家公司在港交所同日鳴鑼上市。

  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西普尼、博泰車聯3家公司齊聚港交所敲鑼。敲鑼開市后,3家公司股價均高開高走,西普尼早盤甚至一度漲超330%,漲幅達258.11%,報106港元,總市值超過62億港元。

  而紫金黃金國際作為港股年內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IPO,其總募資額達到249.84億港元。截至收盤,紫金黃金國際報120.6港元,漲68.46%,總市值達3164.53億港元。

  這僅是港股今年IPO火爆的一個縮影。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首次公開募股(IPO)項目,較去年同期的45家增加23家,增幅為51.11%;募資總額達到1823.9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募資額的557.53億港元大幅上升228%,募資金額遠超2024年全年的881.47億港元。

  就單個項目募資規模來看,今年以來,港股實際募資規模超過100億港元的IPO項目達到5個,分別為寧德時代、紫金黃金國際、恆瑞醫藥三花智控海天味業,募資金額分別達到410.06億港元、249.84億港元、113.74億港元、107.36億港元和105.71億港元。前五大IPO合計募資986.7億港元,佔年初至今港股IPO募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剛剛過去的9月,港交所共迎來10只新股上市,單月募資總額達478.38億港元,募資額僅次於5月的572.85億港元,上市數量僅次於6月的15只新股。

  從個股表現來看,除西普尼上市首日漲超258%外,銀諾醫藥-B、佳鑫國際資源、中慧生物-B、健康160、映恩生物-B、勁方醫藥-B等多股也在上市首日大漲,漲幅均超過100%。

  此外,港交所的上市通道也正迎來新一輪申報熱潮。僅9月29日及9月30日兩天,就有長春高新極米科技、聚芯微電子、貝達藥業百利天恆大金重工晶合集成普源精電晶存科技、精實測控、藍納成、麥科奧特、米連科技等29家公司遞表港交所。

  據港交所披露易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共有277家企業(含主板和創業板)處於IPO排隊狀態。根據港交所《2024年上市委員會報告》,去年全年僅審理了80份上市申請。

  「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市場表現亮眼,新股募資總額至今接近1500億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國際長線資金參與度明顯增加。港股氣氛火熱,恆生指數今年來累計上升超過30%;交投創歷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額超過2500億港元。今年首八個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額更為IPO募資額的接近3倍,反映香港市場的深度與活躍度。」9月28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寫道。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北及華西區主管合夥人任紹文也表示,大量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推動港股市場成交額大幅增長及估值持續回升,疊加政策鼓勵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並簡化A股上市公司申請港股上市程序,共同推動香港新股市場前三季度融資額繼續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全年將有80只新股上市,融資2500億港元至2800億港元,較其6月中旬預測的全年新股上市融資規模(2000億港元)明顯增長;從新股類型看,除「A+H」雙重上市的新股外,醫藥公司、特專科技公司及消費公司上市也將成為市場的亮點。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指出:「隨着美聯儲展開降息周期,預計將有更多海外資金尋求佈局亞洲高成長投資目標,涵蓋中國內地與香港市場。這將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發行,提供充裕的市場資金、流動性支撐及更理想的估值環境。」

  歐振興進一步表示,除了當前監管機構積極支持的A+H上市項目,以及專為生物科技、特專科技企業設立的科企上市專線外,香港特區政府擬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持續優化主板上市機制,並深化港交所與東南亞交易所的合作。這些舉措長遠將助力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創新企業赴港上市、擴大市場主體範圍,也會推動更多公司在香港上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