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概股和港股狂飆!華爾街押注科網巨頭、AI數據中心

2025-10-03 08:06

  科技與AI再次成為市場核心。

  截至北京時間10月3日凌晨收盤,在美國政府關門懸而未決的背景下,美股仍略微收漲,而中概股異軍突起,人工智能(AI)概念股大漲,尤其是中國雲服務商和AI數據中心概念股,港股亦在10月2日大漲,恆生指數一舉突破27000點大關。

  多位華爾街交易員和港股策略師對第一財經表示,科技與AI再次成為市場核心,恆生科技指數在南下資金因黃金周假期缺席的情況下依然大漲(部分受三星 、SK海力士、OpenAI 合作帶來的興奮情緒推動)。因此,這波強勢主要是由海外資金驅動。高盛交易臺的信息顯示,隨着A股市場休市,成交額出現預期中的回落。主要空頭倉位上漲1.9%,幾乎與恆指漲幅一致,説明是真實買盤而非空頭回補。

  截至北京時間收盤,標普500指數漲0.06%,納斯達克指數漲0.3%,道瓊斯工業指數漲0.17%。就在美中概股的表現來看,受益於雲服務主題的科網巨頭阿里巴巴大漲3.59%,百度漲2.03%;受益於數據中心概念的萬國數據(GDS)和世紀互聯(VNET)分別漲2.78%和4.46%。當日,上述個股漲幅顯然超出美國AI概念股,英偉達漲0.88%,甲骨文跌0.08%,博通漲1.44%,美國科技七巨頭漲跌不一。

中國科網巨頭受益於雲業務

  「10月第一個交易日,美股芯片設備股大漲,Sora2也是驅動力之一,這顯然帶動了第二天的港股交易。今年國慶和去年一樣,資金拉高港股,有望帶動A股節后高開。」資深全球宏觀基金經理袁玉瑋對第一財經表示。

  早在9月中旬時第一財經就報道,美資對中國股市興趣回升,繼年初的「DeepSeek時刻」后,中國科網巨頭迎估值重估2.0。阿里、騰訊、百度等科技股大漲,阿里的在美中概股年初以來漲幅高達123%,近期更是從7月的100美元附近飆升至190美元附近;百度在美中概股今年以來的漲幅也達到約66%。二者在港股的漲幅類似。

  近期,關於加大AI基礎設施投資、自研先進芯片(如百度的崑崙系列)取得進展,以及AI大模型達到全球競爭水平的消息,都進一步激發了投資者的興奮情緒。

  美國資管公司Amont Partners董事總經理李肇宇 (Rob Li)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中國科技股整體肯定是比美國便宜很多,所以會有押注‘追趕行情’的快錢進來;在中美元首通話背景下,市場情緒修復;此外,美聯儲重啟降息周期,在弱美元背景下,新興市場迎來資金迴流,而中國股市也是新興市場中流動性最好的市場。所以三個因素加起來,短期肯定有正面影響的。」

中國數據中心概念受追捧

  除了科網股持續受到追捧,近期數據中心概念明顯再度啟動。由於中國三大雲服務提供商(BAT)大力投入AI領域資本開支,BAT也是數據中心公司的主要客户,BAT的資本開支增加使得數據中心提供商成爲了最大受益方。

  華爾街投行傑富瑞(Jefferies)認為,世紀互聯 、萬國數據是最大受益方,也仍是該機構的首選投資標的,二者近期是漲勢靠前的中概股。

  據第一財經瞭解,美資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對中國數據中心概念有所佈局。

  高盛在客户會上提及,在相對平靜的第二季度后,萬國數據和世紀互聯股價回暖,展望突然變得更積極。「世紀互聯在我們的亞洲領導者大會上做了演講,表示看到需求復甦的高度可見性,將在8月開始顯現,隨后上周又宣佈了一筆40兆瓦的批發訂單。受近期甲骨文新聞影響,兩者的買盤均明顯增加。」

  中國數據中心公司增長前景如何?高盛提及,世紀互聯管理層指出,自8月底以來已有3個每個容量在50-100兆瓦的新項目向不止一個客户公開招標,尤其是來自互聯網垂直領域的龍頭公司。因此,管理層有信心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訂單量可以超過2025財年第二季度的水平,並有望接近 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水平;萬國數據的管理層向來更保守,他們的管理層並不預計在第三、四季度會出現大訂單(100+兆瓦),但他們仍然預計中國的芯片客户會大規模購買新芯片。

  上述客户結構有何不同?萬國數據在批發業務上的暴露更多,其國內業務中阿里佔比20%-30%,其次是騰訊和字節跳動,各佔15%-20%,隨后是金山雲和百度;世紀互聯幾乎過去一直是零售數據中心運營商,零售仍佔 EBITDA(即息税折舊攤銷后利潤)約50%,但在批發業務中,字節跳動是最大的客户且其份額在增長。

港股、A股升勢有望維持

  事實上,下半年以來,A股、港股、美股都圍繞着AI這一主線進行交易,因而互相聯動明顯,而各界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

  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表示,港股隨着三季度恆指突破並站穩25000點關鍵分水嶺,港股一二級市場良性循環進一步強化,牛市格局已基本確立。

  在他看來,四季度將是港股夯實新一輪牛市基礎、打開上行空間的關鍵階段,主要影響因素和事件窗口包括:中美談判進展及APEC峰會元首互動;美聯儲后續降息的節奏及力度;市場對中國經濟韌性、人民幣匯率和企業盈利前景的再評估以及關注 DeepSeek R2或其他新版本潛在發佈計劃等。

  潛在的風險在於,美聯儲重啟降息已充分反映,但后續降息路徑及空間,特別是2026年,仍存高度不確定性。美元走勢或短期震盪,中期承壓,長期走弱。建銀國際港股流動性領先指標暗示未來9個月,恆指或震盪尋頂。趙文利預計, 四季度港股走勢或先抑后揚,恆生指數波動區間介於24800-27800點,科技指數介於5800-6800點。

  積極的因素在於,當前國際投資者對A股、港股的興趣高漲,「是否具有可投資性(investability)」這類前兩年時常出現的質疑今年幾乎絕跡。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對第一財經稱,「我們在美國和亞洲開展多次路演,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濃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同我們對市場更樂觀的展望。」

  儘管如此,他也提及,一些投資者感到些許不安。不過,考慮到強勁的走勢和散户資金的潛在流入,瑞銀不認為這些投資者願意在短期內減持其中國倉位。此外,投資者也對中國的AI、技術發展和資本回報發展感興趣。

  目前,許多國際投資者仍暫將中國視為戰術性交易機會。在亞洲,投資者的情緒更加樂觀,一些投資者看到新基金發行的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