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小幅回調:恆科指收跌0.9%,中芯國際再創歷史新高

2025-10-03 20:51

四季度開門紅后,港股周五出現小幅回調。

10月3日,恆生指數收盤跌0.54%,報27140.92點,周漲3.88%;恆生科技指數跌0.9%,報6622.85點,周漲6.9%;恆生中國企業指數跌0.68%,報9658.34點,周漲3.82%。

Wind數據顯示,港股周五(10月3日)成交額1347.81億港元,較前一交易日2224.68億港元有所減少。

電氣設備、核能領漲

盤面上看,Wind香港一級行業指數中有2個指數上漲,有9個指數下跌。其中,表現最好的2個指數分別為公用事業、工業,漲幅為0.50%、0.37%。表現最差的三個指數為通訊服務、日常消費、房地產,跌幅分別為0.90%、0.74%、0.67%。

個股方面,截至收盤共計有861只股票上漲,1089只股票下跌。其中,72只股票漲幅超10%,21只股票跌幅超10%;149只股票成交額超1億港元,16只股票成交額超10億港元;103只股票換手率超1%,9只股票換手率超5%。

黃金股走勢轉弱,截至收盤,潼關黃金、靈寶黃金、中國黃金國際和紫金黃金國際分別下跌4.17%、3.53%、2.23%和1.09%。

汽車與零配件板塊跌超2%,新晨動力跌超9%,比亞迪股份跌超3%,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跌超2%。

港股市場中周五表現較好的是電力設備和核電板塊,其中中核國際上漲超20%, 上海電氣上漲超14%股價刷新逾10年收盤新高,中國核能科技上漲超13%, 東方電氣 、哈爾濱電氣、中廣核礦業也都有不錯的漲幅。

半導體板塊午后走強,中芯國際盤中股價續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中芯國際漲逾1%,股價站上90港元/股關口,盤中創下91.3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華虹半導體漲逾2%,盤中創下88.7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

周五(10月3日)亞太其他主要股指仍延續上漲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收盤,日經225指數收盤漲1.85%報45769.50點,本周累計上漲0.91%。澳洲標普200指數漲0.57%報8987.40點,本周累計上漲2.27%。新西蘭標普50指數漲0.46%報13514.09點,本周累計上漲3.07%。韓國股市因節假日休市,本周累計上漲4.82%。

機構看好10月港股「慢牛」行情

雖然10月的第二個交易日出現小幅調整,但多家券商報告不約而同地指出,港股「慢牛」行情10月有望持續演繹。

「當前時點,港股上漲行情仍未結束,綜合來看港股紅十月行情可期。」方正證券分析稱,首先,近期公佈的一系列高頻經濟數據依然較為堅挺,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尾聲階段,政策利好不斷釋放,海內外投資者再度紛紛看好中國資產,港股市場信心顯著回升,有望推動行情繼續向好。

方正證券指出,其次,南下資金今年持續加速流入港股市場,年度淨流入規模已經超萬億元人民幣。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9月30日,開年至今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入規模已達1.08萬億元,遠超前幾年同期水平,無疑是本輪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資金來源。

「三是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港股市場流動性環境有望進一步受益。9月份美聯儲降息25bp,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從歷史經驗看,美聯儲降息初期港股市場流動性環境往往會有所改善,特別是市場比較關注的外資,短期或將受益於美聯儲降息而流出放緩甚至轉為流入。」方正證券稱。

銀河證券也表示,10月港股市場可能受益於長期政策佈局、密集的產業催化事件以及相對寬松的流動性環境。特別是市場強烈押注美聯儲10月份將再次降息,但對12月份再次降息的熱情略有減弱,若兑現香港市場因聯繫匯率制將同步受益,促進資金流入和本地市場復甦。

交銀國際研報同樣分析稱,隨着外部環境延續邊際改善,市場風險偏好穩步提升,海外降息重啟流動性壓力緩解,南向資金延續加速湧入,10月港股「慢牛」行情有望持續演繹。

配置方面,交銀國際建議投資者延續「高彈性」+「高股息」啞鈴型策略,並結合政策催化適度調整,重點關注三條主線。

一是科技成長板塊。美聯儲降息環境下科技股估值修復邏輯進一步強化,南向資金對港股科技等高景氣度板塊的配置需求保持強勁。AI產業鏈相關標的受益於全球科技巨頭資本支出,特別是算力投入持續增長,建議重點關注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AI硬件廠商、雲計算服務商等核心受益標的,但需關注前期漲幅較大標的的估值消化壓力。

二是生物醫藥板塊。在全球降息環境下,生物醫藥板塊估值有望修復。中國創新葯企業出海步伐加快,BD合作活躍度提升,建議關注具備全球化佈局和創新管線的優質標的。

三是高股息防禦性配置。高股息率的銀行、保險、公用事業等板塊的相對價值更加突出,可作為組合配置的穩定器,在市場波動中提供持續的分紅收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