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3 18:3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新浪財經香港站 趙嵐
「ESG 不只是企業的事,而是關乎社會長期發展的關鍵議題。」 近日,在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 2025」活動中,信和集團可持續發展及創新副總經理郭鎧怡在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表示,信和集團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動者,集團近年來參與了多項跨界協作項目,更通過產學研協同培育青年人才,為 ESG 價值轉化成企業競爭力提供了來自信和的樣本。
全球 ESG 升溫:從政策合規到資本主動選擇
「提及 ESG很多人會先想到這是香港高度關注的話題,但其實是全球市場的共同關注。」 郭鎧怡表示。
記者查閲資料顯示,2025 年以來,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加速 ESG 信息披露規範落地 。滬深北交易所修訂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將污染物排放強度、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指標納入強制性披露範疇;歐盟《可持續金融信息披露條例》(SFDR)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要求資產管理機構全面披露投資組合的 ESG 影響。美國市場方面,儘管政策環境波動,2025 年全球 ESG 基金規模仍突破 40 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佔比超 50%。政策變化背后是市場對 「可持續價值」 的追求,從21世紀初ESG 概念提起,到如今規模化發展,ESG已從早期的企業社會責任倡議,升級為資本市場的核心評價指標。
在郭鎧怡看來,極端天氣等社會性議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日益顯著,佈局 ESG 的企業能在綠色轉型、社會責任履行中找到新的增長曲線。
青年科創:ESG 價值落地的 「生力力量」
在 ESG 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中,青年科創力量正成為不可忽視的 「催化劑」。作為長期參與相關科創賽事評審的專家,郭鎧怡對此深有體會,她表示,近幾年評審時最直觀的感受是年輕人的創新方案與 ESG 議題高度契合。「從應對極端天氣的生態修復技術,到關注女性健康的醫療設備研發,這些項目既解決社會痛點,又具備清晰的商業邏輯,契合市場對可持續的、社會責任的價值需求。」
郭鎧怡表示,信和集團通過成立專項競賽資金、開放企業業務場景,信和已發掘並應用了多個青年科創團隊的解決方案。「企業不只是簡單的贊助商,而是要為年輕人搭建從創意到商業的橋樑。」
跨界協作:激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創科生態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只是個體的奮鬥,必須靠全鏈條的合作。」郭鎧怡強調了 「合作」 的重要性,在她看來,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釋放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初創公司等所有 「持份者」 的參與。政府可以制定標準、搭建公共平臺;高校可以提供技術研發與人才儲備;企業則作為 「樞紐」,將技術創新轉化為商業應用;而社區則是檢驗解決方案有效性的 「最終場景」。
郭鎧怡舉例,信和集團旗下「信和創意研發室」(Sino Inno Lab)會將創科產品推向社區,融入生活場景,8月的「ONE NORTH創科AI夏令營」,鼓勵初創企業與市民雙向交流;早前5月信和集團牽頭的《供應商氣候夥伴計劃》啟動,計劃定期為供應商提供學習交流機會,藉此推動企業收集温室氣體排放數據,激發企業加強碳管理,支持供應鏈碳數據的專業驗證工作。
人人蔘與:ESG 成為市場的價值共識
「很多人覺得 ESG 離自己很遠,其實它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價值創造過程。」 郭鎧怡表示,ESG 正在成為連接企業、市場與社會的 「紐帶」。ESG 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貢獻正在擴大,當企業將 ESG 融入戰略核心,通過跨界協作培育創新力量,不僅能提升自身在市場的競爭力,更能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