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3 16:39
專題:萬達集團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費
來源 | 鹽財經 作者 | 寶珠
一個億,達則一個小目標,窮則難倒英雄。
因為一筆1.86億元的執行標的,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費一事最近在市場上沸沸揚揚。「限高」是人民法院對未履行給付義務的被執行人採取的司法措施,根據規定,這位被限高的中國前首富將不能度假、乘坐飛機頭等艙、入住星級酒店等等。
三天后,王健林的「限高」措施被撤銷。萬達方面向媒體迴應,此次事件是萬達下屬項目公司經濟糾紛,或因執行層面的信息不對稱所致。
但「一度限高」的影響仍然存在,一方面,限高記錄會長期保留在王健林本人的徵信系統中,影響金融機構的信用評估;另一方面,曾經無比輝煌的萬達帝國又一次實質性地暴露出它的脆弱,而這顯然不會是最后一次。
在過去,王健林是一個不需要解釋的名字,他是財富本身的代名詞,是萬達老總、亞洲首富,是「中國最有名的富二代」王思聰的親爹。
但今天,這個名字擁有了更多的涵義,人們提起王健林,會想到他曾經的富有,想到甩賣資產,想到他對萬達商管控制權的旁落,甚至會想到,王健林也當過「老賴」。
人生的戲劇性和世界的不可預測性,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總之,今年71歲的王健林,還要繼續在商場、輿論場,以及個人的生命之海里浮沉。
沉重的巨輪
現在的王健林和人們記憶中說出「先定一個小目標,掙它一個億」的模樣相去甚遠。
他變老了,也更瘦了——原本富態的方圓臉凹了下去,口周有了明顯的褶皺。看到這樣的王健林,沒有人會否認,他已經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
但王健林依舊要和時間賽跑。
許多信息都透露出萬達流動性的緊張。企查查顯示,僅在近一個月內,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集團」)就新增11條股權凍結信息,最高被凍結股權金額達到85.62億元。
在此次「限高」事件前,今年7月,「萬達系」另一重要高管、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連萬達商管」)法定代表人張春遠也被限制高消費,涉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
每次被申請執行或股權凍結,都對應着一筆未償還的欠款。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萬達集團共有10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金額達52.63億元。與此同時,萬達集團還有51條股權凍結信息,旗下的大連萬達商管也有39條股權凍結信息。
此外,融創、蘇寧等知名企業都曾用仲裁的形式向萬達公開「討債」,分別要求萬達支付95億元、50.41億元的股份回購款。
另一方面,萬達也在不斷出售資產以緩解債務壓力。
2025年5月,萬達一次性打包出售了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的48座萬達廣場,有消息稱此次交易金額共計500億元。
可以説,在悉數剝離其他商業板塊后,萬達廣場是王健林剩下為數不多的值錢資產之一。他曾表示:「萬達商業是萬達的核心企業,我什麼企業都可以放,這個不能放,什麼都能丟,這個不能丟。」
但有媒體統計,自2023年以來,王健林旗下共85座萬達廣場已經易主。債務壓身,不能丟的,最終也不得不丟。
這不禁令人好奇,目前萬達的負債情況究竟如何,以至於王健林要忍痛割肉?
目前萬達旗下並沒有上市公司,但大連萬達商管在國內發行了大量債券,因此從債券報告中,可以看到萬達的核心財務狀況。
根據大連萬達商管2024年三季報,截至2024年9月,萬達商管負債合計2990.3億元,資產總計6140.4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8.7%。
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大連萬達商管的負債水平在行業內並算不高。不過,大連萬達商管同期短期借款為38.9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400.8億元,即短期有息負債總計超439億元,而同期貨幣資金僅有151億元,存在約288億元的缺口。
儘管根基猶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仍是大連萬達商管當前的首要威脅,如同一艘噸位龐大但發動機燃油不足的巨輪,即便不會一下子沉沒,但如果不能及時補充燃料,巨輪就會一直停滯,並時不時受到風浪的襲擊。
豪賭的一生
從無到有,從盛到衰,王健林和萬達的軌跡並不神祕。
上世紀90年代初,從部隊轉業的王健林接手了大連一箇舊城改造工程,當時許多國有房企斷定這是一個燙手山芋,但是對房地產一無所知的王健林大膽地接了過來。那是他開發的第一個住宅項目,建成后很快銷售一空,收到的買房款扣除成本,還剩下1000萬元。
那時候做房地產,錢來得很快,但王健林很快認識到傳統房地產行業具有侷限性,他轉而選擇那些能夠持續創造現金流的項目,比如可以生產租金的商業地產。
在未來的十幾年里,萬達廣場在中國的大小城市拔地而起,如同毛細血管般編織起一張覆蓋中國消費市場的龐大網絡,也為萬達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現金。
2003年是萬達進軍文化產業的起點,王健林「偏愛」文化行業,判斷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沒有天花板。當年,萬達與全球最大的文化傳媒集團之一時代華納簽署合作協議,在多個城市共建華納國際影城。
王健林每到一個新領域,出手就是大投資、大項目。
比如,沈陽的華納國際影城是萬達涉足電影行業的首批成果之一,有三層樓高,近5萬平方米,當時的總投資就達到5億元。
在動輒規模百億的文旅項目上,王健林也顯得足夠有膽魄。總投資400億元的南昌萬達城,是江西省近三十年投資規模最大的單筆項目。
而這樣的萬達城不只一個,自2013年起,哈爾濱、南昌、青島、合肥、無錫、廣州多地都啟動了萬達城的建設,總投資額逾3250億元,萬達一下子成爲了中國文化旅遊產業投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當時,萬達的文旅項目在全國四處開花,王健林對它們很有信心,曾公開放話:「要讓迪士尼20年都不盈利。」在每個板塊,王健林都想要做到世界第一或全國第一,「要不然就別做」。
這種「彪悍」的風格也延續到他對海外項目的投資中。2012年,萬達以26億美元收購全美第二大院線集團AMC,掌握了美國電影院里的5000多塊屏幕;2013年,萬達以3.2億英鎊收購有「海上勞斯萊斯」之稱的英國聖汐遊艇公司;2014年,萬達以10.5億歐元併購瑞士盈方體育,獲得世界盃在亞洲26個國家和地區的足球賽事轉播獨家銷售權,又以6.5億美元併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擁有了世界最著名鐵人三項賽事的品牌和運營權。
2015年,王健林在哈佛大學演講,被問到萬達海外併購的競爭力是什麼,他回答說:「首先,有錢。」
那一年王健林的身家達到2200億元,問鼎中國首富。賬上有錢,只要動動手指,全世界都能被老王拽進腰包。影響力再大的國際IP,在萬達面前也只能分成「能買」和「不能買」兩種,在美國波士頓,王健林曾對造訪他的記者認真地分析着:「世界盃和奧運會沒法買,但温網可以買。」
不斷走出海外的萬達,確實迎來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難得一見的高光時刻。AMC被萬達收購后,更多中國主流電影開始登上北美院線;卡塔爾世界盃期間,萬達是最閃耀的官方贊助商,開幕式上的貴州護旗手由萬達和與FIFA國際足聯共同選拔;萬達總部召開年會,外國高管不得不跨越遠洋趕來參加,無論他們是否懂得欣賞王健林的歌喉。
2016年,在與魯豫的採訪中,王健林説,他想改變「世界上什麼事情都由洋人說了算」的事實。魯豫並不懷疑王健林有這樣的信念,當一個人掌握了更大的能量時,就會想要做一些超越性的事。
「一無所有」
回頭看那時的王健林,會發現他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一邊不能忘了核心業務萬達廣場,一邊要在電影、文旅、體育、金融方方面面做到行業第一,還要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中心。
中國首富王健林什麼都想要,但他沒有太多時間構築自己的理想國,一個更緊迫的問題悄然來臨。
2016年左右,萬達「負債4000億」的傳聞在市場上不脛而走。接着,銀監會要求對包括萬達在內幾家企業的境內外融資情況及風險進行摸底排查,這一消息直接導致萬達遭遇「股債雙殺」,旗下股票、債券閃崩。
可能是監管環境變化導致融資渠道收緊,也可能是實際投入使用的主題樂園經營不盡如人意,2017年7月19日,萬達的文旅帝國中道崩殂,王健林將「超越迪士尼」的豪言壯語拋在腦后,將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以438.44億元賣給了融創,77家酒店以199.06億元賣給了富力。
這13個文旅項目的總價,甚至比不上萬達當初對單個項目的投資額,價格之低,令人扼腕。王健林親自參與設計的南昌萬達樂園由此摘牌,改名為南昌融創樂園。
王健林曾説,企業家精神里最重要的兩條標準,一是創新,二是堅持,創新即敢闖敢試,堅持指的是「自己相信自己的這個故事」,「相信我能做成,失敗5次、10次甚至更多次也不怕,接着再干」 。
但敢闖與堅持的性格,是助力王健林登頂的武器,也是加速他下墜的推手。「先衝再説,遇事不妙再緊急剎車,以至於斷手斷腳」的例子,在王健林身上頻頻可見。可以説,萬達目前仍然沒有走出流動性危機,一定程度上也源自他自帶的風險因子。
在甩賣文旅資產前,萬達的現金流壓力就有跡可循。
2014年,王健林認為萬達商業在港股嚴重低估,決定將公司私有化並從港股退市,尋求A股重新上市。為此,萬達引入了多家俬募基金投資者,並允諾如果萬達商業未能在約定時間內上市,萬達有義務以每年8%—12% 的單利向投資者回購全部股權。最終,萬達商業A股IPO失敗,觸發數百億元的股權回購。
王健林希望通過資本運作解決估值問題,為此,他共參與了三次對賭協議,但三次均以失敗告終,共同導致2023年底萬達債務危機爆發。
第三次對賭失敗,王健林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爲了化解償付危機,萬達接受了由太盟投資集團(PAG)牽頭的一輪約600億元的再投資,同時王健林及萬達集團對珠海萬達商管的持股比例從70%稀釋至40%。這個由王健林親手打造、也是最為珍視的商管資產,他再一次拱手相讓他人。
如今的王健林頗有一種「散盡千金」的悲壯和決絕,他曾經擁有的AMC、聖汐遊艇公司、世界鐵人公司都已離他而去,重新變成了外國人的資產。
根據胡潤百富榜,2024年王健林家族的資產為290億元,和十年前相比下降超八成。不過,這不是王健林一個人的境遇,胡潤表示:「房地產行業的上榜人數佔比從十年前到現在下降了一半以上。」
財富本身就是流動的,只是很少有人能預見它的走向,包括持有最多財富的人。
「2015年以后,萬達即使發展減速,每年環比只增長15%,到2020年,資產仍將超過1萬億人民幣,年收入將超過1000億美元,利潤超過100億美元,成為排名世界前100的超級企業。」
2014年,王健林在一次主題演講上如此説到。這一年,萬達集團的企業資產達到5341億元,同比增長34.5%,萬達已經連續9年保持了30%以上的營收增速,按照這個趨勢推測,一個超級萬達的誕生完全是可能的。
但它沒有真正地到來。
責任編輯: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