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3 14:43
富達投資公司全球宏觀總監尤里安·蒂默(Jurien Timmer)表示,當前人工智能驅動的市場繁榮與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具有「多汁」的相似之處。
在最近的X帖子中,蒂默建議投資者為1999年式的市場崩潰做好準備,將當今的市場動態與2000年科技泡沫破滅之前的時期進行了直接比較。
蒂默的分析強調了人工智能繁榮的軌跡如何密切反映1994-2000年軟着陸牛市,特別指出過去六個月(2025年4月至10月)類似於1998-2000年LTCM(長期資本管理)后的崩潰。
他指出,早期的繁榮得到了時任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的三次降息的支持,這意味着當前和未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人工智能熱潮是否會演變成一場融化,越來越多的公司陷入人工智能熱潮(理所當然或不合理)仍然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鑑於與1994-2000年的模擬非常接近,我準備好讓這種場景成為現實。 我們可以從. pic.twitter.com/cXV0jh1Obs
另請參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比率突破216%,估值模仿1999年崩盤,鮑威爾稱股票在迫在眉睫的泡沫猜測中「估值相當高」
蒂默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其他金融專家越來越擔心,關鍵指標表明市場正在進入歷史上被高估的區域。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最近承認,「從許多衡量標準來看……股價的估值相當高。」
事實上,幾項長期估值指標正在敲響警鍾:
其他主要金融機構也在進行比較,儘管對潛在的不利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
GQG Partners採取了更加謹慎的立場,警告稱,雖然當今的科技巨頭可能擁有比互聯網前輩更強大的資產負債表,但「當前人工智能熱潮的后果可能比互聯網時代更糟糕,因為其規模--相對於經濟和市場--要大得多。」GQG的研究表明,當前的科技熱潮可能是「類固醇上的Dotcom」,其推動因素可能被誇大的盈利和不可持續的資本支出。
富國銀行顧問公司呼應了市場集中度的情緒,觀察到無論是在互聯網時代還是今天,「少數股票和板塊將標準普爾500指數推至歷史新高」。2000年,信息技術和電信佔該指數的近一半;如今,技術、通信和非必需消費品(再次由大型科技股主導)佔55%以上。
儘管存在歷史相似之處和專家警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仍試圖緩和眼前的擔憂。他承認估值很高,但表示,「我不認為現在是金融穩定風險升高的時期」,這表明央行尚未對資產價格的系統性威脅感到震驚。
最終,雖然人工智能驅動的熱情推動市場上漲,讓人想起20世紀90年代的「融化」,但基本指標和專家分析表明,投資者應該敏鋭地意識到與戲劇性結束的時期的「多汁」相似之處。
以下是投資者可以考慮的一些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列表。
分別追蹤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SPDR標普500 ETF信託基金(NYSE:SPY)和景順QQQ信託ETF(NASDAQ:QQQ)周四上漲。根據Benzinga Pro的數據,SPY上漲0.12%,至669.22美元,QQQ上漲0.41%,至605.73美元。
周五,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走高。
閲讀下一步:
聲明:此內容部分是在AI工具的幫助下製作的,並由Benzinga審查和發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