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猛漲!港股,突發!

2025-10-03 12:40

逆市大漲!

  今日(10月3日)在港股市場整體下跌的背景下,大眾公用(01635.HK)的股價逆市大漲。該股盤中漲幅一度超過30%,最高觸及4.92港元/股,創出歷史新高。

  公開資料顯示,大眾公用是一家公用事業和金融創投雙輪驅動的投資控股型企業。大眾公用近期曾表示,公司參股深創投,深創投及其基金持有宇樹科技股份。值得關注的是,深創投還參股了知名GPU企業摩爾線程,后者科創板IPO申請已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審議。

  同日,在港股市場上,核能概念股也集體大漲,中核國際一度漲超20%,上海電氣一度漲超16%。那麼,核能股又為何爆發呢?

大眾公用港股大漲

  10月3日早盤,港股市場整體調整。截至港股午間收盤,香港恆生指數下跌0.87%,恆生科技指數跌1.44%。汽車股集體下挫,比亞迪股份跌超4%,小鵬汽車跌近4%,理想汽車跌超3%。此外,快手跌超3%,比亞迪電子跌超2%,京東集團跌超2%。

  不過,大眾公用港股卻大幅飆升,盤中漲幅一度達到31.55%,最高觸及4.92港元/股,創出歷史新高。截至港股午間收盤,大眾公用的漲幅仍超過28%,市值報181億港元。最近4個交易日,大眾公用累計漲幅接近70%。分析人士指出,大眾公用股價的上漲,跟公司間接參股一些熱門企業有關。

  近日,大眾公用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稱,公司參股深創投,深創投及其基金持有宇樹科技股份,深創投及其基金具體投資情況見其官方公開信息。大眾公用稱,不同公司自身所處行業情況不同,同時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請投資者謹慎投資。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大眾公用持有深創投10.7996%的股權,是深創投的第四大股東。據悉,深創投不僅投資了宇樹科技,還投資了摩爾線程。

  9月26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摩爾線程)首發申請,已成功通過上交所上市審覈委員會會議審議。摩爾線程主要從事GPU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公司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構,並拓展出覆蓋AI智算、雲計算和個人智算等應用領域的計算加速產品矩陣。招股書顯示,摩爾線程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02億元,同比增長238.71%、環比增長203.44%;上半年,摩爾線程歸母淨利潤虧損2.71億元,虧損額同比、環比均進一步減少。

  大眾公用成立於1991年12月24日,原名上海浦東大眾出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出租汽車行業中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也是浦東新區成立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大眾公用股票於1993年3月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03年5月,集團更名為「上海大眾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5日,大眾公用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並開始上市交易。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大眾公用已成為公用事業和金融創投雙輪驅動的投資控股型企業。

  金融創投產業,是大眾公用大力拓展的產業。公司在金融產業上,擁有上海大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大眾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上海大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大眾交通商務有限公司。在創投產業上,擁有全資的「大眾資本」,參股的「深創投」「華璨基金」「大成匯彩」等多個創投平臺及投資基金,已投資銀行、證券、基金、擬上市公司、金融類企業股權等多個領域。目前集團直投及創投平臺已投資培育出近300家上市企業。

  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眾公用實現營業收入34.76億元,同比下降5.80%;實現歸母淨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172.62%,基本每股收益為0.1128元。

核能概念股集體異動

  今日,在港股市場上,核能概念股也集體異動,中核國際一度漲超20%,上海電氣一度漲超16%,東方電氣也一度漲超8%。截至記者發稿時,中核國際漲超18%,上海電氣漲超12%,東方電氣漲超6%,哈爾濱電氣漲超5%,中廣核礦業漲超4%。

  近期,核能領域傳出諸多利好消息。10月1日,位於安徽合肥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建設取得關鍵突破。BEST裝置主機關鍵部件——杜瓦底座研製成功並順利完成交付,成功精準落位安裝在BEST裝置主機大廳內,標誌着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步入新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道,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英文簡稱BEST,是我國在合肥正在建設的燃燒等離子體物理實驗裝置。裝置採用緊湊高場超導託卡馬克技術路線,運用高性能超導磁體、氘氚聚變燃料等新技術,將首次在國際上演示核聚變發電。2025年5月,BEST的總裝工作正式啟動,預計將在兩年后建成,並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聚變能發電演示。到2030年,有望通過核聚變點亮第一盞燈。

  10月2日,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田灣核電基地累計安全發電突破5000億度,為江蘇及長三角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綠色清潔能源,等效節約標準煤消耗1.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億噸。

  田灣核電基地規劃建設8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2007年5月17日,田灣核電1號機組併網發電,目前已有6臺機組建成投產,始終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各項安全環保指標完全滿足國家法規要求。據悉,田灣核電7號機組正按期推進熱態功能試驗,田灣核電8號機組穩步推進安裝工作。

  招銀國際最新發布的研報指出,在美國核電站恢復的推動下,2026—2030年的核電需求可能會出現超預期上漲,而人工智能將在長期(2030年后)推動核電結構性需求增長。然而,在供應方面,預測現有鈾礦產量將在2027年達到峰值,而新礦的貢獻率將從2027年的4%上升到2030年的17%,這使得整體供應容易受到投產延迟的影響。這意味着,鈾價將受到供應緊張的支撐,且供應緊張的持續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強化對鈾行業的樂觀看法。

  民生證券表示,核聚變產業商業化落地提速,建議持續關注核聚變產業催化。該券商指出,我國核聚變技術主要由兩大院所牽頭+民營企業共同推進。目前,我國已形成以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西物院)和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等離子體所)兩大科研院所為主,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以及相關民營企業共同參與聚變能開發的格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