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科技類ETF研究:五隻特色ETF比對報告

2025-10-01 11:55

(來源:辰珵)

導語: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以新鮮度和增長潛力突出,行業資深人士推薦適合各類投資者。

作者:李夢瑤

港股科技類ETF是投資者佈局香港股票市場科技板塊的重要工具,這些ETF主要通過跟蹤相關指數,投資於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科技龍頭企業。隨着全球資本持續看好中國科技股,港股科技ETF已成為高增長潛力的投資選擇。

本報告選取五隻有特點的港股科技類ETF進行比對。選取標準考慮了跟蹤指數的差異、管理公司的多樣性、資產規模的代表性和成立時間的長短,以突出各自的特點。數據基於2025年9月最新公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選擇的五隻ETF分別為: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新上市ETF,聚焦港股通科技股。

- 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老牌產品,規模較大,跟蹤恆生科技指數。

- 鵬華中證港股通科技ETF:中型規模。

- 國泰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持倉集中。

- 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小規模ETF。

一、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於2025年8月成立,是市場上的新生力量,主要通過港股通機制投資香港科技股。跟蹤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該指數選取港股通範圍內市值大、研發投入高、營收增長快的科技企業。特點:上市不久即表現出色,首月漲幅超10%,適合追求新興科技龍頭的投資者。最新資產規模約21億元,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

二、恆生科技ETF(513180)

成立於2021年5月,是華夏基金旗下的QDII產品,跟蹤恆生科技指數,涵蓋30只香港上市的頂級科技股。特點:資產規模龐大(超440億元),歷史業績穩定,近一年回報約43.69%。適合長期持有,受益於港股科技的整體復甦。重倉股與指數高度一致,包括騰訊、美團、中芯國際等。

三、鵬華中證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於2021年12月,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數,該指數聚焦50只研發強度高、市值大的港股科技股。特點:規模中等(約11億元),強調科技創新主題,近三個月回報約19%。適合關注科技研發的投資者。重倉股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比亞迪股份等。

四、國泰中證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於2022年1月,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數,投資於港股通內的科技龍頭。特點:流動性高,成交活躍,今年規模增長顯着(從3.6億元增至44億元),管理費較低(0.50%)。適合短期交易者。重倉股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比亞迪股份、美團、中芯國際、快手、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信達生物。

五、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科技ETF

成立於2022年初,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數。特點:規模較小(約1.2億元),但增長潛力大,今年規模增加15%以上。適合小眾投資者或作為補充配置。重倉股類似,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比亞迪股份、美團、中芯國際、快手、理想汽車、小鵬汽車。

比對分析:

跟蹤指數差異: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跟蹤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更注重營收增速和研發投入;恆生科技ETF(513180)跟蹤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更集中於頂級30家;其余三隻均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數,成份股約50只,覆蓋更廣但重疊度高。

規模與流動性:恆生科技ETF(513180)規模最大,流動性最佳;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雖新但規模快速擴張;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規模最小,適合小額投資。

費用與業績:管理費普遍較低(0.50%左右),利於長期持有。業績方面,老牌ETF如恆生科技ETF(513180)有穩定回報,新ETF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短期爆發力強。

持倉特點:五隻ETF重倉股相似,前十大多為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美團、中芯國際等,但權重略有差異,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更偏向新興如小鵬汽車。

結論:

五隻港股科技ETF各有特色: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以新鮮度和增長潛力突出,行業資深人士推薦適合各類投資者;恆生科技ETF(513180)憑藉大規模和穩定業績,成為核心配置選擇;鵬華、國泰和華泰柏瑞的產品則在指數覆蓋和流動性上提供多樣化選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