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通威、協鑫、新特、大全…硅料四巨頭上半年經營數據大PK

2025-10-02 12:04

(來源:數字新能源DNE)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頭(通威股份、協鑫科技、新特能源和大全能源)均已公佈了中期業績報告,四家企業依然全部虧損,合計虧損總額達81.3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為61.66億元,同比虧損額進一步放大

其中,通威股份虧損額49.55億元,繼續位居首位,佔到60%,其次協鑫科技虧損17.76億元,大全能源虧損11.47億元,新特能源虧損2.56億元。除新特能源同比減虧外,其余三家虧損額均增加。

圖1: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頭歸母淨利潤繼續全線虧損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綜合產能利用率降至谷底 新增產能為零

截至6月底,四家多晶硅企業合計硅料總產能198.5萬噸同比增加31萬噸,較2024年底產能持平,2025年1-6月尚未有新增產能釋放。

上半年,四家企業的綜合產能利用率20.56%較去年同期的40.43%大幅下滑19.78個百分點,共生產多晶硅40.82萬噸,同比下滑39.7%,佔全國總產量的66.79%,產量集中度有所恢復。

從產能利用率看,四家企業中,新特能源的產能利用率最低,僅11.2%,協鑫科技最高,達到30.2%。上半年,全國多晶硅行業總體的產能利用率在37%左右,創2008年以來新低

上半年,硅片、硅料銷量同比均出現下滑,爲了控制或減少虧損,企業下調開工率,維持低負荷運行,產能利用率也隨之降低。

表1:多晶硅四巨頭產能、產量及產能利用率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新特能源銷量降幅最大 協鑫逆勢增長

上半年,四家多晶硅企業共銷售多晶硅36.88萬噸,同比下滑37.4%。

其中,通威股份實現多晶硅銷量達16.13萬噸,N型硅料出口量佔到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全球市場份額達30%,繼續位居第一,硅料公司永祥股份合併業務總收入61.58億元,佔公司業務的比重降至15.2%,而組件電池業務收入佔比則提升至60%以上;

協鑫科技銷量第二,實現13.14萬噸的銷量,市場份額達到24%,實現硅料業務收入39.64億元,顆粒硅碳足跡達僅41kgCO2e/kg;

大全能源銷量達4.6萬噸,位列第三,硅料業務收入19.64億元;

新特能源位列第四,實現硅料銷量3萬噸左右,實現硅料業務收入9.98億元,公司單位綜合電耗較2024年底下降7%。

四家企業產銷率均在90%上下,綜合產銷率為89.91%。

從銷售增速看,除協鑫科技銷量繼續進一步增長外,其余三家企業銷量均出現下滑,尤其是新特能源,銷量同比大幅下滑達78%,企業在上半年減少生產,並推動成本下降,實現了減虧,硅料業務收入佔比也大幅下滑。

表2: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頭銷量及產銷率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表3: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頭硅料業務收入及佔營收比重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永祥股份合併收入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永祥股份合併收入

成本均繼續下降 大全能源現金成本最高

根據公開信息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市場交流了解,上半年,四家多晶硅企業之中,大全能源的多晶硅現金成本最高,達到3.77萬元/噸,含運費及折舊的單位成本則高達5.51萬元/噸新特能源3.05~3.15萬元/噸通威股份現金成本在2.9萬以內,其內蒙古基地已降至2.7萬元/噸(不含税),在棒狀硅企業中具有成本優勢,協鑫科技顆粒硅現金成本已降低到2.6萬元/噸左右,顆粒硅較棒狀硅仍有顯著成本優勢。

總體來看,各家的成本同比繼續下降

表4: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頭現金成本(不含税)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字新能源DataBM.com

來源:數字新能源DNE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