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22:05
中國車企在飛行汽車領域的佈局明顯提速。
長安汽車9月27日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飛行汽車合資公司的議案。同一天,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長安汽車正在加快佈局飛行汽車等新興領域,計劃2030年推出航線飛行汽車。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近日也對外表示,2026年小鵬汽車會把全球第一臺「汽車+飛機」組合摺疊的飛行汽車真正量產並且開始交付。
此外,今年一汽、廣汽等多家企業也陸續公佈在「飛行汽車」領域的新進展。車企紛紛佈局低空賽道,看中的是廣闊的市場前景。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預測,未來20年是飛行汽車的飛速發展期,到2030年飛行汽車行業將創造3000億美元市場規模,2050年將增至9萬億美元。在此期間,中國或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低空交通市場。
不過,儘管前景明朗,但飛行汽車要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仍面臨成本等難題。
小鵬、廣汽鎖定2026年交付
萬億級低空經濟正推動飛行汽車加速發展,國內包括吉利、長安汽車、廣汽、小鵬、奇瑞等多家車企積極拓展低空飛行領域,通過自研或聯合研發、投資等多種方式,構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汽車加無人機、飛行汽車等多種形態,呈現出多元化的技術路徑。
「我認為10-30年后,人們可以住在離城市中心100公里的地方,(使用飛行汽車)可以10分鍾以內到達,安全、快速、無人化。所以,低空飛行會為城市和城市之間或者城市周邊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何小鵬稱,小鵬汽車已做了7代原型機,投入數十億元成本,將在2026年開始量產交付飛行汽車。
除小鵬外,廣汽也在推動飛行汽車商業化落地。今年6月,廣汽宣佈自主研發的多旋翼飛行汽車廣汽高域量產型GOVY AirCab全球首發,並公佈預定價格不超過168萬元,計劃今年逐步啟動粵港澳示範運營,2026年底開啟交付。吉利旗下沃飛長空表示力爭在2026年完成適航認證。
與上述已公佈明確量產或完成適航認證時間表的車企不同,一汽、長安汽車和奇瑞仍處於產品研發與測試驗證階段。今年6月,中國一汽飛行汽車總部項目落户深圳市大鵬新區,開展飛行汽車研發、製造、測試、運營等相關業務,紅旗天輦1號飛行汽車計劃於年內首飛。9月27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表示,擬在深圳設立飛行汽車合資公司。
車企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飛行汽車賽道驟然升溫,是多重關鍵因素疊加的結果。9月中旬,聚合智能產業發展大會現場發佈的《壯大聚合智能產業核心鏈——推動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產業鏈協同發展報告》顯示,智能汽車產業鏈成熟、市場內卷,企業向低空領域等拓展尋求第二曲線,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和發展空間。
車百會理事長張永偉在會上表示,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作為聚合智能「三大件」,本質上具有技術同源、鏈條相通、應用融合的特徵。預計到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市場規模近2400億美元,中國聚合智能「三大件」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億美元。
在政策層面,國家已將低空經濟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飛行汽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21年我國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規劃,2024年將其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沃飛長空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肖前志認為,低空出行萬億賽道正在加速演進,並且至少將形成三個萬億級細分領域:低空主機制造、低空基礎設施和低空運營服務。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教授、車輛國重首席科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曲小波表示,低空交通是破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徑,相比直升機,電動飛行汽車依託新能源驅動和多旋翼冗余設計,能夠在安全性、機動性和成本上實現突破,並藉助汽車產業鏈的聚合優勢顯著降低製造成本、提高效率。
據他介紹,當前全球有300余款飛行汽車處於研發階段,預計最終將收斂至少數幾類主流構型。若通過虛實融合的孿生平臺加快測試,未來有望將研發周期從五年以上縮短至兩年,推動低空出行加快落地。
飛行汽車仍面臨成本等難題
儘管前景明朗,但飛行汽車要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但仍面臨成本、法規等難題。
張永偉提到,低空經濟當前面臨成本高企難題。一方面智能終端目前仍處於樣機階段,數量尚未形成大規模效應;另一方面零部件技術路線尚未收斂,核心零部件質量、設計結構、散熱與能源管理、算法路徑數據量等有諸多不確定性,這導致成本和售價居高不下。
「低空經濟當前面臨的成本高企難題,本質是供應鏈未與成熟產業打通。」張永偉認為,藉助汽車產業成熟的供應鏈,低空經濟有望能實現快速降本。
此外,他表示地方尚未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也是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