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風科技16MW漂浮式風電機組成功吊裝

2025-10-02 02:33

2025年101由金風科技與三峽集團聯合研發的GWH252-16-F漂浮式風電機組,在廣西北海順利完成吊裝,刷新全球已吊裝海上漂浮式機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等多項紀錄,關鍵部件實現全面國產化。該機組年發電達4465萬度,可滿足超2.4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我國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2億千瓦,50米水深以上的海域藴藏的風能資源量是近海的2到3倍。漂浮式風電機組能依託浮體漂浮在海面上,突破了固定式海上風電機組只能安裝在近海的約束,是開發深遠海風能資源的「利器」。

當前,風電行業在漂浮式風電領域已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但由於技術驗證難度大仍停留在試點應用階段,未能開啟商業化應用進程。此次吊裝的金風科技GWH252-16-F機組,是依託於已實現商業化、批量化應用的GWH252-16MW機組,進行同平臺升級開發,核心部件高效複用,降低了機組設計、製造、運維全過程成本;在繼承過往應用經驗的同時,設計仿真階段的載荷評估工況超10000使機組實現「基因優化」,顯著提升產品可靠性。

開發成本過高,也是漂浮式機組商業化應用的核心障礙。據統計,2024年前全球已試運行的漂浮式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普遍超過3萬元,是固定式海上風電項目的近3倍。因此,打通經濟性堵點,是漂浮式風電「從試點走向產業」的關鍵突破口。

作為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機組,GWH252-16-F機組能夠有效攤薄漂浮式開發成本,節約項目開發用海面積,降低工程成本和運維成本,優化漂浮式風電經濟性指標。在金風科技與三峽等產業鏈夥伴的聯合攻關中,通過對「風機、浮式基礎、繫泊系統」開展系統仿真,實現了漂浮式機組的「一體化設計」,形成風機與浮體聯動的「一體化控制系統」,大幅降低設計冗余,攻克浮式機組載荷控制難題,為大型化漂浮式風電產業化應用探索可行路徑。

此外,通過智能化與適應性升級,該機組具備了較強的「生存能力」,其採用RTK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實現機組姿態高精度動態監控,為工作人員提供智能預警和決策輔助,實現前置性運維,提升漂浮式機組可靠性;針對海上電網薄弱性,機組可依託自備發電機實現「黑啟動」,在脱離電網情況下也能保持運轉機組可在-20℃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具備抵禦17級超強颱風的能力,能夠廣泛應用於我國東南沿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歐美國家海域。

當前,GWH252-16-F機組已經「整裝待發」,將經過數天的拖航作業,抵達位於廣東陽江海域的機位點,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在未來的運行過程中,為深遠海風能資源利用探索新航路。

NEWS

On October 1, 2025, the ‌GWH252-16-F‌ floating wind turbine unit, jointly developed by Goldwind and 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 was successfully installed in Beihai, Guangxi. It set multiple global records for the ‌largest single-unit capacity‌ and ‌largest rotor diameter‌ among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currently installed, with all key components achieving full localization.With an annual power generation exceeding ‌57 million kWh‌, the unit can meet the electricity needs of ‌31,000 three-member households‌ for one year.

(金風科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