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東港口青島港:「十一」生產捷報頻傳,多條航線刷新作業紀錄

2025-10-01 17:3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日訊 正值外貿出口旺季,我國沿海港口一片繁忙。國慶首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舳艫相繼、熱火朝天,80余艘大船齊聚,生產泊位滿負荷運轉,汽笛聲、對講聲、設備聲此起彼伏,全港近5000名職工堅守崗位,發揚「港外過節、港內大干」優良傳統,全力保障物流大動脈暢通,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用奮鬥奏響了實干樂章。

集裝箱碼頭現場,來自歐洲、地中海、東南亞、中南美航線的20余條集裝箱船舶同時在港作業,載箱量超過8000標準箱的船舶達到8條,機電產品、輕工製品、「新三樣」貨物、農副產品等紛紛啟航,駛向全球各地,多條航線裝卸效率與箱量再創新高。

在中南美航線的「馬士基埃迪爾內」輪作業中,青島港緊盯作業節奏、科學調配機械資源,一舉創出該航線單船效率35自然箱/小時、單航次裝卸量1.34萬標準箱、泊位效率205自然箱/小時三項新紀錄,大幅提升了中南美航線貨物周轉速度。同時,以裝卸7200標準箱的亮眼成績,創出「達飛美總聖地亞哥」輪非洲線最高箱量,進一步暢通了中非貿易通道。

作為連接中歐貿易的重要海運載體,「美恩馬士基」輪此次搭載的出口貨物以生鮮食品、跨境電商冷鏈商品為主,對裝卸時效、温度監控等環節有着極高要求。青島港提前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排經驗豐富的班組負責操作,全程實時監測冷箱温度,僅用5小時協同完成417自然箱的冷箱出口任務,保障了冷鏈貨物的新鮮度,創下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2025年單航次冷箱出口最高箱量紀錄,為中歐冷鏈貿易搭建了高效、穩定的物流橋樑。

節日期間,青島港還將迎來多條世界最大的2.4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船舶來港,全面打響「生產大會戰」。廣大干部職工將繼續秉持「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通過更高效的船舶調度、更精準的貨物轉運、更貼心的定製服務,為船東貨主創造更大價值,為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大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作者:周曉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