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07:36
華西商社
(一)餐飲:Q3大盤表現疲弱,外賣補貼下茶飲表現亮眼
Q3在禁酒令等因素影響下餐飲大盤表現疲弱,其中高端餐飲市場承壓較為顯著,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8月份社零餐飲收入同比+1.1%/+2.1%,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同比-0.3%/+1.0%。餐飲企業正通過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等多元化方式激發餐飲消費活力,疊加外賣平臺補貼,預計頭部餐飲企業表現好於大盤;其中,茶飲企業因充分受益於外賣補貼大戰,Q3業績有望延續上半年的高增長趨勢。受益標的包括蜜雪集團、古茗、茶百道、綠茶、小菜園、百勝中國、海底撈。
(二)黃金珠寶:Q3終端動銷保持良好,品牌分化延續
7/8月份金價整體維持高位橫盤震盪,黃金珠寶終端銷售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呈現逐月改善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8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8.2%/+16.8%。9月份金價重新進入上行周期,我們認為經過前幾輪的金價上漲,消費者的觀望時間將縮短;同時,9月是黃金珠寶品牌訂貨會的重要節點,隨着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以及7/8月較好的終端動銷,預計加盟商拿貨較為積極。黃金珠寶企業正通過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等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Q3時尚黃金珠寶品牌有望保持同店、開店雙增長,傳統黃金珠寶品牌同店有望環比Q2改善。受益標的包括潮宏基、老鋪黃金、曼卡龍、萊紳通靈、周大福、六福集團、周大生、菜百股份。
(三)跨境電商:業績端現拐點,關注Q3低基數下的業績彈性
25年國際運費價格呈下行趨勢,關税影響趨於緩和,25Q2部分企業盈利能力改善,利潤端出現拐點。根據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2025年集運價格處於下行趨勢。美國對中國關税加徵歷經數次調整,根據國際貿易法評論公眾號報道,2025年5月12日,中美達成協議之后,中美將此輪加徵關税的税率調整為10%,並且24%的關税在90日內緩徵。隨着費用端下行,25Q2多家上市跨境電商企業扣非淨利率出現環比或同比改善。吉宏股份發佈25年三季度業績預告,賽維時代、致歐科技發佈股權激勵草案,我們認為跨境電商行業盈利能力有望迎來持續改善,龍頭在產品、運營效率等方面的優勢或推動公司在低基數下取得較高業績彈性,相關受益標的包含賽維時代、吉宏股份、安克創新等。
(四)人力資源:業績端有望保持高增長,關注AI應用催化
外包業務高景氣,人服上市公司2025上半年外包(靈活用工)收入穩健增長。2025H1科鋭國際、北京人力、外服控股外包業務(靈活用工)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9%、20%、42%。外包業務高景氣疊加政府補助因素,北京人力、科鋭國際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高增,分別同比增長87%、47%。展望25Q3,我們認為一方面,外包業務的訂單確定性較高,外包業務有望延續上半年的高增長;另一方面,AI業務有望為相關公司帶來業務增量同時賦能提質增效。
(五)IP潮玩:出海市場廣闊,看好賽道長期成長
下半年為海外消費旺季,看好IP潮玩頭部企業業績持續釋放。根據跨境早班車報道,每年7-12月歐美節假日較多,為海外消費的傳統旺季,我們看好IP潮玩企業出海業務的持續高增長,同店取得良好表現。相關標的包括:1)泡泡瑪特:根據澎湃新聞,7-8月公司毛絨產能為今年一季度的10倍以上,我們認為雖然供應鏈擴張短期帶來二手價格的震動,但更有利於公司業績兑現以及IP的長期商業價值;2)名創優品:根據公司業績説明會,7月以來北美門店展現出良好的經營表現,公司預計美國門店利潤率將持續提升。
(六)出海服務:AI賦能產品力提升,關注小商品城、焦點科技
2025年內需尚未出現明確拐點,出海業務仍保持較高的景氣度,建議關注出海服務商的業績高增,驅動因素包括義烏市場高景氣、新業務開始運營、AI產品迭代升級等,相關受益標的包括小商品城、焦點科技。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國際貿易政策變動、新品銷售不及預期。
證券分析師:許光輝S1120523020002;
發佈日期:2025-09-28;
《社服零售行業三季報前瞻:關注出海鏈釋放業績彈性以及AI應用催化》
如需完整報告,請聯繫對口銷售經理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訂閲號發佈的觀點和信息僅面向華西證券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户。若您並非華西證券客户中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户,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訂閲號受限於訪問權限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法律聲明:
本訂閲號為華西證券研究所設立及運營。本訂閲號不是華西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閲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華西證券的專業投資機構客户,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閲號所載的信息均摘編自華西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是對已發佈報告的后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華西證券及華西證券研究所也不對任何人因為使用本訂閲號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閲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華西證券所有,華西證券對本訂閲號及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華西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