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21:25
轉自:新華財經
9月26日至28日,2025第七屆世界一流企業研發與創新管理論壇在哈爾濱舉行,論壇以「數智賦能・產融共生:科技金融驅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論壇上,哈爾濱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姚春和表示,科技金融已成為推動我國銀行業變革的核心引擎,正驅動銀行打破傳統金融「路徑依賴」,在業務邊界拓展、服務模式創新、產品迭代升級、風控智能化等方面加速突破,構建適配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的新型生產關係與全新金融生態。
客户服務:從「功能供給」邁向「體驗驅動」
當前,黑龍江正處於打造新質生產力實踐地的關鍵窗口期,金融科技為銀行服務模式變革注入強勁動力。姚春和表示,藉助數據與技術的深度融合,銀行基於360°超級用户畫像,正構建以「智能與個性」為內核,以「場景融入與無感體驗」為形態的新一代服務體系,為客户提供「金融+生活」「千人千面、千人千時」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零售財富業務領域,服務正朝着「全周期智能隨行」的方向演進。通過智能資產配置,可以為客户提供如影隨形的陪伴,並在投資關鍵節點(如止盈、調倉、控槓桿)為客户提供精準、及時的資產管理與響應。當客户賬户存有閒置資金時,系統基於全球市場動態變化與客户個人畫像,進行智能決策,自動完成多元資產配置。而當客户有資金周轉需求時,智能授信機制瞬時啟動,自動覈定授信額度與貸款利率,精準匹配至資金用途場景,形成貫通「融資支持」與「資產增值」的閉環服務,助力客户在資金流動中持續獲取財富增長紅利。
生態場景:從「單一銀行」轉型「生態服務商」
API(應用程序接口)、SDK(軟件開發工具包)等技術的應用,已讓銀行實現金融產品服務向合作伙伴平臺和場景的無縫、安全嵌入,銀行也由此轉型為「服務能力提供者」和「生態規則定義者」。姚春和指出,未來銀行將進一步與AI大模型深度融合,以「AIAgent(人工智能體)」的形式,更智能、更自然地融入數字世界各個角落,最終讓金融服務如潤澤之水,無聲相伴,隨需而至。
風險防控:從「事后處置」升級「全流程智能風控」
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動下,銀行風控能力正從傳統經驗判斷、人工審覈,向智能化、實時化、精準化的新範式躍遷,成為驅動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柱。姚春和介紹,展望未來,智能風控潛力巨大: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可實現抵押物的實時監控與動態估值,提高貸后管理的精準性和效率;量子計算將大幅提升複雜風險模型的運算效率,為全面風險管理開闢新空間;通過風險標籤與客户畫像技術,銀行能在精準防控風險的同時,為客户提供更流暢、友好的「無感風控」體驗,從而實現風險管控與客户體驗的平衡。
運營管理:從「線下重模式」轉向「線上輕量化」
金融科技已全面滲透銀行業務運營全鏈路,AI驅動多渠道協同場景化服務已成為發展趨勢。在智能洞察、智能觸達、智能交互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顯著提升銀行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
姚春和表示,未來AI驅動的銀行虛擬櫃員將替代部分人工櫃檯與廳堂服務人員,通過自然語言交互處理開户、轉賬、理財諮詢、服務引導等常規業務;對公開户、信貸審批、國際結算等傳統線下業務也將實現全流程線上化,遠程視頻服務等方式將大幅減少人工干預。
姚春和強調,銀行科技賦能的前提是築牢安全、穩定、自主的技術根基,避免「卡脖子」風險。目前,銀行正加快對AI、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的投入,推動技術應用從「分散應用」轉向「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銀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