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家解讀 | 「數據+算力」雙輪驅動,賦能數創企業加快成長——解讀《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

2025-09-30 15:3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文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 魏亮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中創新最活躍、增長速度最快、影響最廣泛的領域,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以下簡稱「數創企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實踐主體,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生力量。近日,國家數據局等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立足我國數字經濟積厚成勢的關鍵時期,提出要以培育具備高敏捷性和高成長性的企業為目標,強化數據作為關鍵要素的保障力,以及算力作為基礎資源的支撐力,激發數字經濟領域涌現更多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措施》緊扣數創企業成長的客觀規律,對數創企業從初創到成長為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過程中各種現實痛點給予政策層面的響應,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具有重大意義。

一、強化關鍵要素保障力,釋放數據價值

(一)以公共數據為引領,強化數據供給保障

高質量、可持續的數據資源供給是培育數創企業的重要前提。目前,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制度框架已初步構建,2024年全國地市級以上地方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數量增長7.5%,開放的數據量增長7.1%,超六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啟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現階段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整體仍處於探索初期,市場集中度較高,中小企業市場參與度有待提高,公共數據獲取需求迫切。《措施》緊扣「強化多維用數保障」這一主旨,強調公共數據供給應具備可持續性,提出支持數創企業公平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這將有助於打破現階段部分場景下的數據壟斷格局,保障數創企業能夠公平透明、可預期地獲取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助力解決企業可用數據不足難題。

(二)降低企業用數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數據是創新的「燃料」,降低用數成本有利於激發企業用數創新積極性。當前,數據採集、採購和治理方面成本較高,如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中場景數據採集的成本高達數億元。《措施》聚焦企業用數治數成本高這一核心痛點,提出要支持數創企業探索以成本共擔、收益共享等方式開發數據資源、共享數據價值,助力激發多方合作意願。同時,《措施》強化政策工具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發放「數據券」「算法券」,並對提供普惠便利數據服務的企業和行業可信數據空間予以重點支持。這將有助於降低中小企業治數用數成本,引導資源流向高價值場景,切實調動企業主體積極性。

(三)加強服務能力建設,破除市場用數障礙

技術服務能力是數據共享應用和高效賦能的重要支撐。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正在向深化應用階段推進,以可信數據空間為主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正加快建設。目前企業層面的數據應用水平仍待提升,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數據治理、平臺部署、定製化開發等數據服務能力需進一步加強,企業亟需將數據價值轉化為創新成果。《措施》從增強技術支撐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一方面,鼓勵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等面向數創企業開發提供普惠性數據產品和技術工具;另一方面,鼓勵數創企業依託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開展數據資源登記。這將有助於降低數創企業用數技術門檻,同時有效提升市場信息披露和資源發現能力,推動數據廣泛應用。

二、夯實基礎資源支撐力,強化算力供給

(一)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提供多元服務

我國算力規模持續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在用算力標準機架達1085萬架,智能算力規模達到788EFLOPS(FP16),為數創企業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過程中所需的算力資源提供了充足儲備。為進一步強化對數創企業的算力支撐,《措施》提出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落實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堅持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部署;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支持地方協同參與、共同建設。這將有助於推動樞紐節點間、樞紐節點與周邊區域及城市內高品質算力時延圈建設,保障海量用户高效靈活聯網入算用算,助力數創企業便捷獲取適配的算力支持,帶動核心技術研發突破。

(二)降低算力獲取使用門檻,釋放創新動能

隨着行業大模型訓練數據量激增,算力需求持續攀升,硬件部署與運維成本較高,數創企業初創期發展算力成本壓力較大。《措施》提出鼓勵國家樞紐節點面向數創企業提供低成本、廣覆蓋、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務,切實緩解數創企業算力成本壓力,使輕資產的數創企業在無需自建算力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實現算力靈活調用,助力成長型企業突破資源約束,加速技術迭代與業務拓展。

(三)培育算力產業生態體系,減少資源錯配

目前,我國算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需進一步緩解。一方面,算力中心資源利用率待加速提高;另一方面,企業算力資源供需匹配效率亟待優化提升。《措施》提出打造集算力統籌監測、統一調度、彈性供給、安全保障於一體的新型算力網基礎設施,引導各類算力資源與數創企業需求高效精準對接。通過完善算力資源的統一監測調度機制,將分散的閒置算力納入統一管理,為企業項目高效推進掃清資源錯配障礙。

三、發揮數據與算力協同力,助推數創企業培育

當前,數創企業正處於發展的關鍵節點,技術紅利持續釋放,數據和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為落實《措施》要求,未來需重點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健全數據資源供給和技術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和授權運營工作,開展數據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在工業等重點領域率先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打通數據供給、流通路徑,實現數據普惠獲取和創新應用。

二是打造「全國算力統籌、區域特色供給」的算力發展格局。依託中國算力平臺等建設升級與功能優化,構建全國算力互聯一張網,儘快實現不同架構、不同主體、不同地域之間算力資源的互聯互通。

三是圍繞數創企業發展需求構建產業鏈生態。構建涵蓋數據提供商、算力服務商、算法研發企業、應用開發商等主體的生態體系,推進數據資源、算力資源與企業需求高效精準對接,加速數據和算力在數創企業的落地應用和賦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