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7:02
(來源:上觀新聞)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報道,隨着美國近年來頻繁介入全球多地局部衝突,五角大樓的彈藥儲備告急,「薩德」攔截導彈的庫存「低得令人無法接受」。
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正敦促導彈供應商以「極快速度」將產能提高一倍甚至四倍,尤其是加大12種關鍵武器的產量,以應對與其他大國的潛在衝突。
「彈藥加速」
按照知情人士的説法,美方新一輪關鍵武器增產行動,始於6月五角大樓召集美國主要武器製造商舉行的一場圓桌會議。
當時,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美國多家武器製造商高管,以及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齊聚一堂。
據悉,與會廠商被要求詳細説明,如何在未來6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里採取行動,將產量提高到目前的2.5倍,並提出吸引私人資金及將技術授權給第三方生產的方案。
隨后,美國副防長費因伯格親自領導「彈藥加速委員會」(Munitions Acceleration Council),每周與相關企業高管召開電話會議,監督增產進度。
五角大樓發言人帕內爾表示,特朗普和赫格塞思正在探索非常規方式,擴大軍事實力,加快彈藥生產。這是國防工業「領頭羊」與五角大樓高層官員合作的成果。
一些知情人士稱,該委員會重點關注五角大樓為應對與中國的潛在衝突而準備的12種武器,包括「愛國者」攔截導彈、遠程反艦導彈、「標準-6」導彈、精確打擊導彈和聯合空地遠程導彈等。
其中,「愛國者」導彈成為優先採購項目,因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難以滿足全球激增的需求。
本月,美國陸軍剛剛授予該公司近100億美元合同,用於2024至2026財年生產近2000枚「PAC-3」導彈。五角大樓希望其每年生產同樣數量的「愛國者」導彈,相當於現有產量的四倍。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言人表示,正探索加大對「愛國者」導彈生產的投資,預計未來幾年產量將超過既定目標。
除導彈本身,增產行動還涉及供應鏈優化和第二來源開發。
比如,五角大樓要求波音增加導彈前端導引頭產量,該環節已成為「愛國者」導彈生產瓶頸之一。
波音今年夏天加快訂單規劃,並完成約3200平方米工廠的擴建。公司發言人表示,導引頭月度交付量已創新高,並計劃進一步提高產量。
快速消耗
事實上,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軍方一直擔心自身軍火生產能力不足。拜登政府曾在2023年啟動激進行動,計劃兩年內將炮彈產量提高至原有6倍。
時任副防長拉普蘭特稱,俄烏衝突敲響警鍾:「我們讓生產線停擺,看着零件過時,供應商被整合甚至倒閉。」
然而,即便美軍加快生產步伐,庫存緊張問題仍然嚴峻,尤其是「愛國者」等攔截導彈正在烏克蘭防禦中快速消耗。
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制定了同樣激進的彈藥生產目標,包括陸軍計劃到2026年每月生產超過10萬發155毫米炮彈、全年總產量超過100萬發。
但緊接着,美國便在以色列與伊朗的12天衝突中發射數百枚導彈,進一步加劇庫存壓力。
難以兑現
不過,儘管五角大樓力圖大幅增產,一些參與其中的美國政府內外部人士仍認為,「多倍速」目標不太現實、難以兑現。
時間方面,組裝一枚導彈的全部周期可能需要長達兩年;而測試與認證新供應商的武器安全性,也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資金方面,特朗普政府7月推動的「大而美」法案額外提供250億美元,用於為期五年的彈藥項目。但分析人士認為,要實現五角大樓的增產目標,還存在數百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美國彈藥專家稱,軍工企業不會憑空生產武器,必須等政府簽署合同、提供資金支持,「不能只是空談」。
洛克希德·馬丁、雷神等國防承包商表示,他們已開始增加工人、擴大工廠,為可能的需求激增做準備。
但仍有一些供應商難以達到新目標,也不敢在政府還沒出資金前大量下單。
儘管如此,美國陸軍部長德里斯科爾仍「野心勃勃」稱,五角大樓將採取更多措施提升產量,並計劃對採購方式進行「實質性大規模改革」。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12種武器、四倍產能?五角大樓催軍工巨頭增產導彈,業內質疑「不切實際」》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安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