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9:12
產品破局:為「實驗室到生產線」提供金融賦能
如果説傳統銀行信貸以「歷史財務表現」為核心依據,那麼銀行的科技金融業務則以「未來潛力」為導向。
如何突破財務依賴,使科技金融能更早介入創新鏈條?中信銀行一項創新產品給行業提供了借鑑:8月,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平臺完成首筆選擇權貸款認股權線上轉讓業務。
此次轉讓認股權的標的企業是北京一家「專精特新」專板中聚焦於空間激光通信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的被投企業。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創新採用「貸款+認股權」的模式支持企業發展,在北股交認股權平臺完成認股權登記確權后,近期提交認股權轉讓申請,通過認股權平臺線上交易。
以往的銀行信貸依賴企業提供房產、土地等固定資產作為擔保或抵押,但這種模式對輕資產科技企業形成壁壘——許多科技企業的核心資產是知識產權、技術專利或人才團隊,難以抵押。中信銀行的這項「選擇權貸款」業務,以銀行信貸超前佈局優質早期科技企業,既拓寬了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也是銀行做好科技企業耐心資本的良好體現。
在科技創新領域,全國各地的資源稟賦存在差異,科技基因的構成不同。中信銀行充分考慮這個因素,鼓勵各分行結合區域特徵,推進屬地化產品創設。首筆「中試研保貸」順時而生。
該項目標的是西安交通大學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信銀行西安分行通過「科技成果貸」提供研發投入等流動性資金;保險公司通過「科研保」提供發生重大經營困難等風險補償。「中試研保貸」相當於同時提供了「信貸支持」和「風險補償」的雙重保障,助力科技企業完成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成果轉化過程。
在前期創新的基礎上,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參與試點了「中試保險+科技成果轉化貸+選擇權貸款」創新項目,新穎的組合方案形成「前端資金支持+后端風險兜底」的全鏈條保障體系,實現銀行、企業和保險公司的「三贏」。
像案例中面臨融資難題的科技企業在全國範圍內還有很多。面對不同企業的特性和服務需求,中信銀行以產品破局,形成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服務體系:不僅有「科技成果轉化貸」「火炬貸」「科技企業積分卡」等「拳頭產品」,還提供覆蓋了從企業的種子期、成長期到成熟期,企業發展各階段的全譜系產品。
生態賦能:多方合力打造科技金融「朋友圈」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科技企業對金融的需求同樣如此。實踐證明,銀行僅在產品層面的服務還遠遠不夠,以「貸款」為核心產品,相對單一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科技企業多元化需求。迅速成長的科技企業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技術對接、政策諮詢等綜合化服務,以解決科技金融業務中信息不對稱、風險控制難、服務碎片化等關鍵痛點。
如何做到既能看懂科技企業的報表,又能看懂科技企業所在的行業賽道,更能看到企業的融資、產業對接、政策解讀等綜合需求?對此,中信銀行的解題思路是:生態賦能、多方合力。
中信銀行前瞻佈局,2022年末,在總行設立了科技金融中心,統籌全行科技金融業務推動。中信銀行科技金融中心由投資銀行部與科技金融中心合署辦公。這種創新模式下,中信銀行把差異化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既發揮投資銀行部在專業價值判斷、產品創新意識、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又整合了銀行在信貸融資方面的資源和經驗。
隨着科技金融的快速發展,銀行之間的產品差異逐漸縮小,同質化競爭使得銀行努力通過產品和服務差異化來吸引客户。在科技金融中心的帶動下,中信銀行不再只是傳統的貸款支持,而是轉變為多方協作,聯合政府部門、投資機構、產業龍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打造了「資本助力圈、上市培育圈、政策扶持圈、產業牽引圈、成果轉化圈」五大生態圈,為科技企業提供覆蓋全周期、全鏈條的多樣化金融服務。
通過金融「朋友圈」的生態賦能,中信銀行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科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貫穿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通過多方聯動融入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協同增效:以綜合化服務未來的星辰大海
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的綜合稟賦優勢,打造出國內銀行業中獨有的特色化、差異化的中信金融服務模式。
中信銀行的科技金融業務亦是受益如此,中信集團為中信銀行科技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難以複製的資源池。2024年7月,中信銀行聯合金石投資、中信建投資本、中信投資控股等多家中信系投資機構,正式啟動中信股權投資聯盟生態圈。中信股權投資聯盟生態圈發揮各家投資機構的優勢,推動構建「股貸債保」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引導可以長期投入的耐心資本,流向更早期、規模更小的科技企業所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目前,中信股權投資聯盟在管基金規模已突破3200億元,投資孵化科技企業超過1100家。
在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等中信集團各機構的通力協作下,中信股權投資聯盟與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員會、中信企業家辦公室形成「三大動力引擎」,共同開創了中信銀行科技金融立體化服務新格局。
以「實力」為刃,以「實績」為尺。在實踐中,中信銀行以「風險可控」為前提,通過專業化、差異化、生態化的服務模式,實現科技與金融的良性互動並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銀行科技企業貸款余額6606.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14%。中信銀行科技金融客户9.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7.63%;深入推進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服務對接,截至2025年6月末,兩大客羣合計開户10947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為協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中信銀行以產品破局、以生態賦能、以協同增效,以高效率「體系」、高質量「創新」、高水平「風控」服務科技創新領域。未來,中信銀行將持續踐行黨中央決策部署,打造專業化、專屬化科技金融經營體系,以組織架構、體系創新和穩健發展的動態均衡,探索科技金融特色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