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8:44
(來源:知危)
2020 年纔開出第一家門店,5 年后,TOP TOY 就衝擊上市了。
同處潮玩行業,同樣做到上市的體量,TOP TOY 與泡泡瑪特相比,有什麼不同?
拿時下流行的比喻來説,TOP TOY 像是安卓,泡泡瑪特像是蘋果,這不是蹭熱度的調侃,TOP TOY 的創始人孫元文曾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親口打過這樣的比喻:「 泡泡瑪特像 IOS 閉環系統,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我們更像安卓搭建一個平臺,容納別人的產品、IP。 」
想看二者的不同,我們先來看市值。在 2025 年 7 月,TOP TOY 完成了 A 輪約 6000 萬美元的融資,投后估值 13 億美元( 相當於約 102 億港元 )。而泡泡瑪特港股目前的市值超過 3500 億港元,是 TOP TOY 的 35 倍。
從財務表現看,2022-2024 年,TOP TOY 收入分別為 6.79 億元、14.61 億元、19.09 億元,年度利潤分別為 -3838.3 萬元、2.12 億元、2.94 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 13.6 億元、利潤 1.8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58.5% 和 26.8% 。
作為對比,泡泡瑪特 2025 年上半年的營收為 138.8 億元,同比增長 204.4%,淨利潤 45.7 億元,同比增長 396.5% 。
也就是説,泡泡瑪特的收入和利潤分別是 TOP TOY 的 10 倍和 25 倍。
從註冊會員數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國內累計註冊會員總數達到 5912 萬人,而 TOP TOY 擁有的註冊會員數量超 1000 萬。
從門店數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在全球 18 個國家共運營 571 家門店,其中國內 443 家,海外 128 家,此外還有 2597 台自動售貨機,海外市場總收入佔比達到 40% 。
海外市場以約四分之一的門店數貢獻了 40% 的收入,從中可以看出 LABUBU 在國外到底有多受歡迎。
對比之下,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TOP TOY 擁有 299 家門店,並已在海外開設 15 家門店,覆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市場。但 TOP TOY 的海外收入佔比只有 3.9% 。TOP TOY 的出海之旅,纔剛剛開始。
此外,與泡泡瑪特收入基本來自直營不同,TOP TOY 大部分的收入來自加盟商和經銷商,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佔比為 74.3% 。其中,名創優品既是 TOP TOY 持股86.9% 的大股東,又是 TOP TOY 最大的經銷商,今年上半年貢獻了 TOP TOY 45.5% 的收入。
產品向加盟商和經銷商銷售,優點是商業模式輕資產化,不需要承擔門店租金和裝修成本,同時能更快擴張;缺點則是產品的動銷情況反饋比直營模式更慢,庫存管理相對困難,並且需要給渠道留出一部分利潤空間。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超過 70%,淨利率超過 30%;而 TOP TOY 的毛利率為 32%,淨利率則只有 13%,一部分原因就是銷售渠道的不同。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TOP TOY與泡泡瑪特的IP庫差異。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自主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為 99.1%,外採產品收入不到 0.9% 。
自主產品中,授權 IP 收入僅佔 11%,其余 IP 為自有 IP 和獨家 IP( 統稱為藝術家 IP ),IP 的稀缺性讓泡泡瑪特擁有更高的定價權。
再看 TOP TOY,它的 IP 分為 3 類,自有 IP、授權 IP( 統稱為自研產品 ),還有他牌 IP( 對應外採產品 )。
自研產品,就是 TOP TOY 積極參與設計開發過程的產品;外採產品則是向第三方供應商採購的產品,外採產品對應的 IP 稱為他牌 IP。
截至 2025 年 6 月,TOP TOY 旗下擁有 17 個自有 IP,主要是卷卷羊、糯米兒、大力招財等,還有最新收購的設計師 IP 尼尼莫;以及 43 個授權 IP,包括迪士尼系列、三麗鷗系列( Hello Kitty )、蠟筆小新、豬豬俠等。
2024 年,TOP TOY 自有 IP 開發的產品收入為 680 萬元,授權 IP 開發的產品收入 8.89 億元。
到了 2025 年上半年,自有 IP 開發的產品收入 610 萬元;授權 IP 開發的收入 6.15 億元。在 13.6 億元的總收入中,TOP TOY 的自有 IP 收入佔比不到 1% 。
很明顯,TOP TOY 的自有 IP 不太能打。長遠來看,能否孵化出 LABUBU 那樣的明星 IP 決定了 TOP TOY 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此外,TOP TOY 擁有超過 600 個他牌 IP,其中包括 Dora、阿瑪莉莉絲、機動戰士高達等等。甚至如果泡泡瑪特願意的話,LABUBU 放到 TOP TOY 門店里售賣也不是不可能。
截至今年上半年,TOP TOY 的自研產品和外採產品銷售收入各佔半壁江山。
所以,如果説泡泡瑪特是 IP 潮玩運營商,更強調 IP 運營屬性,TOP TOY 像是一個潮玩超市,更強調渠道屬性。從這個角度看,TOP TOY 13% 的淨利率已經不算低。
至於非要給 TOP TOY 和泡泡瑪特分出個高下,我們覺得不太合適,雖然都是賣潮玩,但兩者的區別真的很像安卓和蘋果:
一個自己搭台自己唱戲,一個搭臺子供別人唱戲。
撰文: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