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6:42
京東想讓AI真正嵌入產業,成為不可剝離的基礎設施。
「2023年的JDD大會上,我們提出了一個公式:大模型的價值=算法×算力×數據×產業厚度的平方;經過這兩年在人工智能上的實踐和探索,我們也更新了對人工智能價值的理解,我們認為人工智能的價值=模型×體驗×產業厚度的平方。」
在近日舉行的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簡稱JDD大會)上,京東集團SEC副主席、京東集團CEO許冉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京東不片面追求運動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續發展、真正為產業創造價值的AI。
大會現場 觀察者網
據悉,在本次大會上,京東圍繞全新升級的大模型品牌JoyAI,發佈了三大全新AI產品,四大場景深度AI應用、多個技術平臺等成果。
具體來看,京東發佈的內容包括三大服務於個人用戶的AI產品,分別是作為購物和生活服務入口的「京犀」、作為萬能數字人助手的「他她它」與面對具身智能的「JoyInside」。在零售、健康、物流、工業四大產業的深度應用,以及面向大模型、具身智能企業的模型訓練及應用測試需求,逐步開放各類產業場景及供應鏈數據的規劃。
許冉還宣佈,未來三年,(京東)將持續投入人工智能發展,帶動萬億規模的人工智能生態,並向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企業開放場景與訓練數據。
種種動作表明,京東正以供應鏈為根基,打造自己的AI護城河。
京東最新發布的產品矩陣,其背后邏輯就是用自研AI能力跑通核心業務場景。而本次基於JoyAI大模型能力推出的三款產品「京犀」、「他她它」、「JoyInside2.0」,也分別錨定了不同的業務側。
大會現場 觀察者網
作為零售場景的超級入口,京犀App着重的是電商交互邏輯。
它不僅能通過一句指令就完成購物、點餐、訂酒店等動作,其與市面上的傳統對話大模型產品最大的不同,還在於線上線下聯動,能夠直連京東零售、外賣、酒旅等服務。
京犀的智能也體現在對於產品和消費者的理解中。以京犀的「愛購」功能為例,當用户輸入"適合敏感肌的保濕面霜",京犀的"愛購"功能就會追問"您的膚質是油性還是乾性?"。
京東零售AI負責人張科此前曾對國內媒體表示:"愛購能理解'為什麼買',而非僅匹配'買什麼',比如用户説'國慶家庭出遊帶什麼',系統會自動關聯節日場景、家庭需求推薦組合方案。"
面對C端服務場景,"他她它"數字人助手融合了語音、表情和動作,既能一站式滿足知識問答、醫療諮詢、金融服務等需求。還能通過「同一靈魂」打通,將智能體能力植入硬件終端,把數字人的陪伴和交互延伸到現實可觸的形態,嘗試塑造一種可共生的AI體驗。
與市場上純軟件形態的AI產品不同,"他她它"通過擬人的語音語調、面部微表情和肢體動作構建情感連接,形成工具、社交、實體延伸的"三維交互體系"。
用户不僅可以讓它幫忙點外賣、做理財諮詢,還能在學習時獲得陪伴式指導,這種情感化交互讓"他她它"上線三個月就積累了超千萬用户。
大會現場 觀察者網
可以看到,京東不僅在通過AI優化自身零售體驗,還同步把面向消費者的交互和服務能力,轉化為一種可複製的AI應用模式。
而更具前瞻性的佈局,還在於附身智能領域。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集團探索研究院副院長何曉冬對觀察者網表示:"我們在具身智能之外提出'附身智能'品牌,是希望通過合作方式給更多夥伴賦能,加快整個行業發展。」
具體來説,何曉冬認為,通用服務機器人可大致劃分爲三個主要板塊與對應功能:一是負責動作控制的運控模塊,用於實現自動化動作;二是承擔「大腦」角色的認知模塊,負責思考、推理、感知,以及理解人機服務場景中的相關知識;三是交流模塊,用於與人進行動態溝通,交流形式可簡可繁,既可能是僅通過語音的簡單模式,也可能是結合視覺的複雜模式。
在這三個模塊中,京東更聚焦於「大腦」(認知模塊)與交流模塊。
從行業現狀來看,何曉冬認為,多數機器人廠家側重於運控與動作領域,但(行業內)普遍缺乏足夠的精力和資源,去研發千億級、萬億級的大模型。
這一現狀恰恰意味着市場中存在着大量合作空間,所以京東也希望通過合作,讓現有機器人(包括玩具公司的產品)快速具備感知、推理、記憶、深度思考的能力,同時擁有通過語音或視覺交流的能力,最終為用户提供完整的產品體驗。
基於前述理念,京東對JoyInside平臺進行迭代升級,推出JoyInside2.0版本。這一平臺本質上是為機器人及玩具廠商量身打造的「智能大腦」。通過開放平臺能力,京東助力合作伙伴快速對接成熟的智能體技術,從而將智慧功能嵌入硬件終端,降低廠商智能化研發門檻。
目前,JoyInside2.0已成功接入宇樹、Fuzozo等知名機器人與AI玩具品牌,雙方合作推出的智能產品已正式在京東平臺上線銷售。從實際應用數據來看,接入該平臺的智能硬件產品,其對話交互輪次平均提升幅度超過120%,用户交互體驗得到顯著優化。
大會現場的機器人 觀察者網
從合作伙伴的快速接入到「買機器人上京東」的用户心智逐步形成,這一平臺已可能將加速機器人與智能玩具硬件生態邁向智能化的進程。
除了零售場景,京東的AI也在真正深入到產業中去。
何曉冬表示:"京東JoyAI大模型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將產業數據與通用能力深度融合,我們的推理加速技術Q-EPLB支持單塊計算卡每秒吞吐達到3000tokens,擁有1.8倍的性能提升,這也讓大模型能真正低成本落地到產業場景中。"
這一表態也正得到驗證。
比如,京東研發的Joy Industrial工業供應鏈大模型就展現出強大的賦能能力,已深度融入工業供應鏈的全流程之中。該大模型以海量數據為基礎,涵蓋5710萬種工業品SKU(庫存保有單位)以及40多個細分行業的業務數據,不僅全面覆蓋工業採購、履約等核心環節,還進一步拓展出商品治理、供需匹配、跨境合規等40余類智能體應用,為工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多元解決方案。
Joy Industrial工業供應鏈大模型觀察者網
京東方面介紹道,在商品治理中,AI虛擬治理團隊讓十萬級的治理任務從「以月計」壓縮到「以小時計」;在供需匹配中,千條商機的澄清不再耗時5小時,而是縮短至15分鍾;而在跨境業務中,關務代理智能體幫助企業把工時成本降低一半以上,關務評估也從T+3(交易日加3天)縮短到準實時,供應鏈效率已實現躍遷。
不止於工業領域,在物流場景,JoyAI也正在推動行業的進步。京東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其自主研發的物流超腦2.0系統,已成功推動物流全鏈路作業達成「可感知、可預測、可協同」的智能化升級目標。
具體來看,在關鍵的監控環節,該系統助力物流操作標準化水平提升15%;在人車貨場的動態調度過程中,一線作業效率提升幅度接近20%;而在人機協同作業場景下,效率增長更是突破20%,顯著優化了物流各環節的運轉效能。
種種實際效果進一步通過智狼、天狼、地狼、飛狼、獨狼、異狼、自動分播牆等京東自研產品,讓京東實現了從倉庫存儲到零售終端的物流全場景覆蓋。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狼族」產品已覆蓋全球,規模化部署應用倉庫突破500個。
今年,行業對AI加速落地應用的熱情繼續升溫。
比如,騰訊將AI作為提升現有業務效率的催化劑,廣泛應用於廣告、遊戲和企業服務等領域。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通過AI技術優化廣告平臺,騰訊的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了20%。而阿里則側重於AI全棧技術體系的構建,從硬件到軟件,從模型開發到應用落地,全面覆蓋。
京東此次的發佈,其實既是行業整體推動AI落地進程的縮影,又是京東作為行業頭部企業之一,對於應用方向和理念的集中闡述。
AI時代的終極競爭力,或許未必在於模型有多強,算力規模有多大,它也可以在於,能否讓AI技術真正嵌入產業肌理,成為支持實體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這或許也是京東在AI浪潮中,最底層的發展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