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摩唱多硬件:HDD行業正進入「長期走強」周期 上行峰值延至2028年 瞄準西部數據(WDC.US)希捷科技(STX.US)

2025-09-30 19:06

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士丹利於近日發佈IT硬件行業報告,聚焦硬盤驅動器(HDD)領域,認為HDD行業正進入「長期走強(Stronger For Longer)」周期,行業上行峰值將延長至2028年(CY28)前,當前處於周期中期。該行大幅上調西部數據(WDC.US)與希捷科技(STX.US)的業績預測及目標價,維持兩家企業「增持」評級,西部數據為首選標的。

從需求端看,HDD需求受雲資本支出(Capex)與AI雙重驅動,呈現爆發式增長。雲資本支出方面,2025年全球Top11雲廠商資本支出預計達4590億美元,同比增長61%,2026年仍將保持16%的增速;摩根士丹利預測2024-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總支出達2.9萬億美元,其中85%將投向AI專用數據中心。西部數據與希捷科技的營收與雲資本支出相關性高達0.8-0.9,雲業務佔兩家企業營收超75%,雲支出增長直接拉動HDD需求。

而在AI領域,AI推理工作負載成為關鍵增量——全球雲廠商代幣處理量持續攀升,多模態數據(視頻、圖像)生成量激增,1分鍾壓縮視頻的數據量約為普通文本頁的2萬倍以上,大幅提升存儲需求;微軟威斯康星AI數據中心的存儲系統長度已達5個足球場,印證AI對HDD存儲的海量需求。此外,HDD在雲存儲中佔據核心地位,2025年雲存儲容量中82%由HDD承載,且近線HDD(NL HDD)每EB採購成本僅為企業級SSD(eSSD)的1/8,成本優勢難以替代。

大摩認為,供給端受限則加劇供需失衡,推動HDD價格上行。該行測算,未來12個月HDD市場供給缺口約150EB,佔市場需求的10%,且這一缺口將持續至CY28前。供給受限的核心原因在於HDD產能擴張難度極高:新建一座產能工廠需12個月完成設備採購、人員招聘與產線認證,再經12個月生產爬坡才能實現穩定輸出,單廠建設成本超5億美元;行業更傾向通過提升單盤容量(如面密度技術)而非擴產來滿足需求,以維持高利潤率。

價格方面,西部數據已於2025年9月12日向客户發函宣佈「逐步上調所有HDD產品價格」,希捷科技隨后跟進,預計漲幅達7-10%;大型雲廠商為保障供應,已與HDD廠商簽訂長期協議(LTAs)或採購訂單(POs),部分訂單覆蓋至2027年上半年,為行業需求提供18個月的可見性,創摩根士丹利覆蓋HDD行業10年來首次。

在企業業績與估值方面,該行大幅上調西部數據與希捷科技的財務預測,並將西部數據列為首選標的。大摩預計西部數據FY26-FY28營收為112.86億-151.66億美元,較舊預測提升3%-32%,EPS為7.03-12.84美元,提升6%-58%,毛利率將從FY26的42.9%升至FY28的47.5%;目標價定為171美元,上行空間60%,牛市情境下可達215美元,提升111%。

當前西部數據較希捷科技存在25%的估值折價,摩根士丹利認為該折價不合理,其UltraSMR高容量硬盤短期競爭力強,將維持HDD營收與利潤份額領先,且債務去槓桿、股票回購加速將縮小估值差距。

希捷科技方面,大摩預計FY26-FY28營收為104.62億-136.73億美元,提升3%-17%,EPS為10.71-20.54美元,提升4%-26%,毛利率從FY26的40.5%升至FY28的47.9%;目標價265美元,上行22%,牛市情境341美元,上升57%,其優勢在於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領先,2026年下半年將推出40TB+ HAMR硬盤(較西部數據早12個月),預計FY27年HAMR貢獻超50%毛利潤,推動毛利率在2026年底追上並小幅超越西部數據。

該行認為,HDD 行業估值存在結構性重估空間,核心是 「行業屬性從周期品轉向結構性增長品」,當前估值顯著低於合理水平。盈利增速上,西部數據與希捷科技未來3年EPS複合增速超35%,位列硬件、半導體、網絡行業前25%(同行中位數25%)。

但估值上,兩家企業當前PE分別為14倍、18.3倍,處於行業后25%(同行中位數30.3倍),EV/Sales僅4-4.5倍,而通過「運營利潤率-EV/Sales」迴歸分析(R²=0.8271),隱含合理目標倍數為8倍,存在80%上行空間。

摩根士丹利認為,行業周期波動性降低疊加寡頭壟斷格局(西部數據與希捷科技主導市場),HDD企業應獲得高於歷史周期的估值溢價(歷史PE峰值12-14倍,當前目標PE 17.5-20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