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市公司炒股也瘋狂!金風科技買中20倍牛股上緯新材,利歐股份擬豪擲30億投資

2025-09-30 18:41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金子莘

牛市行情下,上市公司資產配置也悄然變化。

行情大好,有上市公司賺錢不僅靠業務,也靠投資。從上市公司的調倉路徑來看,不少公司的投資佈局大幅轉向權益資產,購買ETF、購買私募,買入個股都成為新選擇,不過從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報來看,證券投資的整體規模有所下滑,市值管理方向正逐步明晰。

市場熱度逐步提升的同時,時代財經也關注到,也有不少公司「轉身離開」證券市場,迴歸主業。8月25日,江蘇國泰公告,基於進一步聚焦主業、謹慎投資、提高投資者分紅回報等考慮,公司終止使用部分閒置自有資金15億元設立子公司開展證券投資,公司后續將逐步擇機退出前期證券投資。

廣信君達陸向東律師向時代財經表示,「上市公司從事證券投資需要使用閒置資金,並且在進行市值管理時,不能以短線操縱股價牟利。同時,上市公司的證券投資和理財應是閒置資產保值增值的輔助手段,而且投資規模必須與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現金流狀況和專業人才儲備相匹配。」

圖片來源:圖蟲

多家上市公司靠投資增厚利潤

市場上確實有上市公司「沉迷」炒股,今年年內有多家上市公司豪擲幾十億進行證券投資,受到市場行情提振,投資收益也直接作用於公司業績。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利歐股份可以説是證券資出手最「闊綽」的上市公司之一,據其8月9日公告利歐股份及其子公司擬最高投資額不超30億元用於證券投資,有效期為12個月。從該公司的公告來看,利歐股份炒股已經有些年頭,自2021年7月,該公司就公告進行證券投資。除2021年公告的金額不超20億元外,其余年份標準與今年齊平,皆以30億元為限。

利歐股份主營業務是機械製造和數字營銷,目前市值為370億元,該公司2025年半年報中強調了投資為其帶來的收益增長。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3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8億元,同比增長164.28%,實現扭虧為盈,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持有的理想汽車股票價格上漲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買賣理想汽車股票已經實現的損益為2.07億元,接近其利潤的一半。

從公告的證券投資金額來看,超過2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方大炭素和七匹狼,最高投入證券投資的金額分別為24億元和20億元。

但投得早不如投的巧,今年全市場唯一1只年內漲幅超20倍個股被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買中了,它就是風電龍頭金風科技子公司金風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金風投控」),隨着上緯新材股價節節高,金風投控開始減持。

7月開始,上緯新材股價開啟暴漲,自7月1日起截至9月29日收盤,短短2個月內,上緯新材區間漲幅達到1597.94%,漲幅接近驚人地16倍。

8月29日,上緯新材公告稱,金風投控將減持其在上緯新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減持前持有21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40%,上述股份已於2021年9月28日起上市流通。

公告中指出,截至8月28日,金風投控已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403萬上緯新材股股份,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據金風科技8月28日發佈的公告顯示,2025年度,金豐投資累計減持上緯新材股份805.73萬股,經初步測算,可獲得2.67億元(所得税前)投資收益,將對公司2025年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近年來,金風科技投資成績較為出彩,其2024年報中曾披露,全年實現投資收益19.62億元,2023年投資收益更高,達22.46億元。這一數據顯著高於其利潤,2024年,金風科技合併淨利潤僅為18.56億元。

證券投資額減少,但權益投資渠道增多

今年,上市公司證券金額整體下滑,時代財經比較2025年半年報和2024年年報上市公司證券投資額數據,發現上市公司證券投資額在降低。

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A股有982家上市公司合計持有1.83萬億元市值的證券投資,分別涉及基金、股票、國債等投資品,而2025年半年報,該數據降為1.40萬億元,且進行證券投資的上市公司數量降為788家。

從2025年中報上市公司證券投資的數量來看,中國中鐵列第一位,持有64只證券,其次是中南傳媒和恆生電子,分別持有證券數達45只和36只。

從中國中鐵的持倉中可以發現,不少是貨幣基金,還有部分A股、指數基金還有債券基金,配置還是相對多元。

從結構上看,截至9月30日,2025年年內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為7819.25億元,較去年9120.54億元同比減少16.64%;2025年年內認購私募基金投資金額為51.82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35.42億元,同比增長46.30%。

總體來看,上市公司今年證券投資規模的降低,或許與從上市公司指引的發佈有關,這也意味着市值管理的方向也有變化。

2024年11月15日,證監會制定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以下簡稱《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質量為基礎,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指引》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給出7種方式,分別是:併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現金分紅、投資者關係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購,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

一名上市公司投融資負責人向時代財經介紹到,「隨着金融市場的變化,ETF等投資工具的興起,不少上市公司會將過去的股票投資轉變為安全性更高,分散性獲取市場漲幅的指數基金,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會將資金委託給私募基金代為管理,通常都是以專户等形式推進。」

他表示,上市公司的投融資部門更多是為企業發展解決資金需求,通常上市公司的投資也要求與公司主營業務在同一產業鏈,對於高風險博弈的投資行為也是明令禁止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