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哈爾濱新區:全力推動「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地

2025-09-30 18:04

(來源:中國發展網)

轉自:中國發展網

近年來,哈爾濱新區充分利用區域各類資源優勢,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具體實踐路徑,提前佈局宣傳引燃冰雪季熱度,激發羣眾熱情形成全民參與格局,加快推動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冰雪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全面呈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偉力。

以全民冰雪旅遊熱為引擎,着力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策源地

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進,注重上下聯動、各方齊動,搶抓冰雪旅遊熱度,切實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推動冰天雪地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一是構建整體推進工作體系。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在全省率先出台《哈爾濱新區冰雪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22—2030)》《哈爾濱新區推動「冰雪文化之都」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4)》,成立冰雪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文化創意為先導,延伸文旅融合產業鏈,打造冰雪經濟旅遊核心區。構建高效指揮體系與部門協同機制,聚焦冰雪季和第九屆「亞冬會」,組建綜合協調、市政環境、安全消防、宣傳報道等8個專班,成立區文旅、交通、應急、市場、執法等16個部門服務保障組,全面築牢服務保障防線。二是打造冰雪設施標準體系。以全省城市標準化冰雪綜合試點、國家冰雪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為抓手,制定《冰雕技能競賽操作規範》《冰雪景觀景區遊樂項目服務規範》等冰雪領域標準28項,其中,在研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4項。建設國內首個冰雪材料物理特性實驗室、冰雪環境耐受性實驗室和冰雪光電參數實驗室,完成低温環境下材料強度測試技術、冰雪景觀保温技術等核心技術研發,延長冰景使用壽命15天,為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創設大型冰雪建築實時傳感安監繫統,添補國內大型構造物安監傳感實時預警空白。三是優化冰雪審批監管體系。推行線上全流程審批,開通「冰雪經濟綠色通道」,提供「幫辦代辦+精準對接」一站式服務,實現營業性演出、採冰許可當日辦結。完善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聯動機制,評論區秒變「許願池」,市民自發成為城市「代言人」。構建「一屏一線一終端」旅遊服務監管新模式,創新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旅遊巡回法庭、市場監管服務站和線上「旅遊調解室」,實現4A級以上景區法官全覆蓋。2024至2025冰雪季期間,累計辦理許可89件、保障冰雪主題演出37場、惠及冰雪場館12家;解答旅遊法律問題1433人次、調解旅遊糾紛852件,調解成功率達98%。

以舉辦第九屆亞冬會為牽引,着力打造「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實踐地

搶抓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有利契機,堅持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建立完善冰雪運動普及推廣體系,全面掀起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熱潮。一是以冰雪賽事提質。借第九屆亞冬會東風,持續推進設施升級,傾力打造國際賽事,叫響冰雪品牌影響力。建成上合冰雪體育示範區總部基地、氣膜館、滑雪場等一批高標準場館,全面保障國際賽事與大眾冰雪活動需求。2024國際冰雕、雪雕大賽,吸引俄羅斯、芬蘭、韓國等12個國家的60支隊伍參賽,賽事作品展出期間接待國際遊客超15萬人次,搭建起冰雪藝術交流展示的國際化平臺。二是以冰雪教育築基。以「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為抓手,在全區中小學校實施「全覆蓋、全過程、全學科」冰雪文化育人策略,將冰雪運動項目、冰雪藝術納入課程,開發冰雪主題特色校本課程,營造校園冰雪文化氛圍,推廣冰球、冰壺、速滑、花樣滑冰、冰雕、雪塑等特色冰雪育人項目,開展省內、省外及對俄系列冰雪研學遊,創建國家和省市「冰雪特色學校」11所,不斷厚重龍江冰雪發展基石。三是以冰雪活動擴面。以「全民上冰雪百日系列活動」為抓手,依託融創熱雪奇蹟、冰上運動中心、哈爾濱大劇院冰雪體育運動中心等場地,舉辦速度滑冰馬拉松、抽冰尜、雪地足球賽、冰上龍舟等羣眾性冰雪活動。亞冬會期間,開展中俄「羅斯基卡」青少年藝術交流、黑龍江非遺文化體驗、冰上雜技表演、戲曲巡遊、社區冰雪文化節、商圈冰雪主題展等活動,促進冰雪藝術交流。2024至2025冰雪季期間,先后組織羣眾性冰雪文化體育活動100余場,惠及百姓10萬人次。

以建設上合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為契機,着力打造「冰雪絲路」開放互聯的新高地

搶抓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核心區有力契機,借勢「冰雪季」全網流量熱潮,同頻共情、創意賦能、以客為尊,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全面展現營商環境變優、干部作風變實、投資機會變多的嶄新形象。一是以平臺交流互通。搭建賽事交流平臺,承辦第九屆亞冬會分會場活動,引入上合組織雪地自行車賽、雪地足球賽、冰球賽等3項國際賽事,2024至2025賽季吸引156支上合組織成員國及觀察員國隊伍參賽,賽事直播覆蓋8個國家,累計觀看人次超3000萬,其中雪地自行車賽騎行路線入選「中國騎行地圖精品路線」。成立中俄區域性冰雪體育大學聯盟,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開展冰球、花樣滑冰運動隊聯合訓練,推動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等15所中俄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師生互訪及實驗室開發合作,構建「教育—訓練—科研」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二是以文化聯通世界。以冰雪文化為紐帶,不斷拓寬冰雪聯通世界觸角。在深圳文博會用720°全景VR展示冰雪大世界晝夜奇觀。培育「淘學企鵝」「冰城左右哥」「二埋汰」等冰雪IP,衍生「冰箱貼」等200余種IP周邊衍生品;冰雪大世界海外曝光量突破100億次;《王的戰車》奇幻秀、3D全息光影海豚秀抖音話題播放量超20億次。遊客自發分享遊玩體驗視頻與圖文,實現「情緒價值帶客」效應;市民自發為「小土豆」「砂糖橘」等遊客提供各類「寵粉」服務,持續助力「爾濱」熱度。三是以產業破圈出海。對接「北冰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合作,與與國內其他冰雪城市聯動,輸出冰雪景觀設計、裝備製造技術,推動冰雪經濟從「區域特色」向「全國共享」拓展。冰雪企業逐步形成規模,冰雪歡騰與哈工大組建「產—學—研」聯合體,推動航空航天技術轉化應用冰雪裝備10余項;速楓冰雪裝備公司聚焦碳纖維冰刀鞋研發,推動裝備國產化替代。優化冰雪裝備進出口通關流程,通關時間從48小時縮短至12小時。完善「食住行遊購娛」全要素供給,冰雪大世界、雪博會、極地館、波塞冬、「爾濱之心」歡樂島形成差異化冰雪文旅;「夢幻冰雪館」和東北地區最大室內滑雪場熱雪奇蹟實現四季運營;冰雪文旅實現「一季紅」到「四季火」。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入境遊客增長285.6%;冰雪裝備進出口額達3.2億元,同比增長65%。(中國發展網 記者袁小峰報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