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7: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樂
2025年港股通市場迎來常態化調整,截至9月底共計納入67只個股、剔除61只個股。根據港股通現行規則(不含A to H公司、同股不同權公司、第二上市公司、外國公司等特殊情況),個股滿足市值和流動性要求后,將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其中大型股和中型股可直接入通,小型股還需滿足「平均月末市值大於等於50億港元」才能入通。調整時間分常規機制與快速機制,但均以「市值及流動性達標」為核心前提。
然而今年港股通調整中,卻出現兩個「異常案例」:西鋭飛機明明長期流動性低迷卻獲納入,最終仍因流動性問題被剔除;陸控在入通生效前已停牌且暴露財務風險,卻仍按原計劃納入,所幸因持續停牌狀態,南向資金無法進行買入操作,避免了陷入被動的局面,兩類案例共同暴露出港股通規則執行中的審覈漏洞。
西鋭飛機上市后流動性不達標仍入通 125天后再因流動性剔除 南向資金陷被動困局
西鋭飛機的「入通又除通」全程充滿矛盾——首次檢討因流動性差被拒,后續流動性未實質改善卻莫名入通,最終又因歷史流動性問題被踢出局,成為2025年內唯二「短期入通即剔除」的公司之一。
西鋭飛機於2024年7月12日在港上市,IPO募集資金15.1億港元,基石投資者佔比達56%,發行市值101億港元。但上市后股價持續走低,截至2024年9月30日(三季度新股檢討日),總市值僅剩69億港元,上市至檢討日平均總市值83億港元,市值未達當期入通門檻;更關鍵的是流動性慘淡,入通前長期成交額低於100萬港元,首次檢討因「市值+流動性」雙重不達標,未能納入港股通。
2024年「924行情」后,公司股價短期抬升,截至2024年12月底,上市至年底日均總市值達78億港元,滿足當期60億港元的入通市值門檻,但流動性問題仍未解決。數據顯示,2024年7月上市至12月底,僅上市當月日均換手率0.21%達標(恆生綜指標準為≥0.05%),其余月份換手率持續低迷完全不符合流動性測試要求。
即便如此,西鋭飛機仍被納入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並於2025年3月10日正式納入港股通。入通后,疊加基石投資者(2025年1月解禁但因前期流動性差無法減持)的減持需求釋放,公司流動性才顯著改善:日均成交額升至2億港元,每月日均換手率均超0.7%,看似符合入通后的交易要求。
好景不長,2025年6月底港股通季度檢討時,西鋭飛機因「流動性考覈不通過」被判定剔除,並於9月8日正式除通,入通后僅交易125天。核心原因是流動性考覈需回溯過去12個月數據——公司2025年1-2月日均換手率仍極低(1月僅0.003%、2月僅0.01%),拖垮整體考覈結果。
這一結果引發市場質疑:既然2025年6月因「歷史流動性差」剔除,為何2024年12月流動性更差時能通過審覈?更被動的是南向資金:截至剔除前,南向資金持股3980萬股,佔自由流通股比例72%,對應市值約24億港元;除通后僅能賣出無增量資金接盤,截至9月29日,持股降至2700萬股(佔比49%),對應市值縮水至17億港元。期間公司控股股東還藉機減持,2025年7月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750萬股,減持規模達7億港元,進一步加劇股價壓力。
陸控停牌疊加財務風險仍入通 因持續停牌幸未引南向資金買入
陸控的案例則暴露港股通「風險狀態下納入審覈」的缺失——公司在入通生效前已停牌、暴露財務問題,卻仍按原計劃納入。雖然后續及時被剔除港股通,但仍令市場懷疑,當前的入通機制是否有漏洞。
陸控於2023年4月14日通過介紹上市登陸港交所(未募集資金),上市初期因流動性不足,始終未能觸及港股通門檻。2023年11月,公司宣佈擬以9.3億港元收購平安壹賬通銀行;2024年3月,又宣派特別股息(股東可選擇現金或股份),兩項動作推動股價與流動性顯著提升,截至2024年12月底港股通檢討日,公司總市值達161億港元,滿足恆生綜合中型股入通標準,進入2025年3月入通名單。
轉折發生在2025年1月28日——距離3月10日入通生效不足2個月,陸控突然公告:建議更換核數師、可能延迟刊發2024年年度業績,並隨即短暫停牌,且未披露任何復牌時間。此時公司已暴露明顯風險:普華永道審計師此前發現關聯交易線索,后續獨立調查證實,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陸控通過子公司投資信託計劃,向關聯實體購買資產以賠償私募基金投資者損失,該交易未履行港交所信披義務及獨立股東審批程序;會計處理上,公司還將信託錯誤分類為「全權信託」,未按公允價值覈算,導致2023年合併總資產縮水2%,淨利潤減少8%-15%(約0.83億至1.55億元)。最終普華永道對2022-2024年財報出具「不得依賴」的審計意見,雙方終止合作,新核數師安永尚未正式接任,2022-2025年財報審計全面停滯。
即便風險已明確暴露,港股通納入流程仍未暫停,2025年3月10日,陸控仍如期被納入恆生綜合中型指數及港股通。因長期停牌且無進展,陸控在入通63天后(2025年5月12日)被剔除恆生綜合指數及港股通。儘管公司復牌時間至今仍不明確,但所幸持續停牌狀態,南向資金始終未參與交易,從結果來看,停牌狀態意外避免了南向資金承受損失。市場疑惑集中於:陸控2025年1月底已暴露重大風險並停牌,2月底公佈入通結果、3月初生效時,入通名單為何未結合公司實時狀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