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海研究 | 晨會紀要20250930

2025-09-30 15:48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方霽,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60001

劉思佳,執業證書編號:S0630516080002

聯繫人:

董經緯 ,郵箱:djwei@longone.com.cn

// 重點推薦 //

1.預定利率下調催化8月壽險銷售,把握非銀三季報配置機遇——非銀金融行業周報(20250922-20250928)

證券分析師:陶聖禹,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100002,tsy@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行情回顧:上周非銀指數下跌0.1%,相較滬深300超跌1.2pp,其中券商與保險指數表現分化,分別為-0.2%和0.5%,證券指數超跌明顯。市場數據方面,上周市場股基日均成交額27652億元,環比上一周降低7.5%;兩融余額2.42萬億元,環比上一周增長1.1%;股票質押市值3萬億元,環比上一周小幅降低0.8%。

券商:「十四五」夯實資本市場發展基礎,關注三季報業績催化帶來的配置機遇。證監會上周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就「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發展成就做了相關介紹,一是「四梁八柱」的法規制度體系建構成型,「1+N」的制度框架下目前已相繼出臺60余項配套規則;二是多層次、廣覆蓋的市場體系更加完備,今年8月A股市場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三是投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不斷健全,直接融資比例達31.6%,A股科技板塊市值佔比超過1/4;四是協同發力的穩市機制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間,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2.8pp;五是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形成,「十四五」期間,對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處罰2214份,罰沒414億元,較「十三五」分別增長58%和30%。我們認為,「十四五」時期奠定的堅實制度基礎與市場生態,將為「十五五」時期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勁支撐,推動資本市場在「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中持續發揮樞紐作用,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券商板塊在市場活躍度與制度創新的雙重利好加持下,有望在三季報披露期憑藉亮眼業績進一步吸引市場關注,迎來估值修復與業績增長的雙擊行情,在后續資本市場發展進程中展現出強大的向上動能與投資潛力。

保險:預定利率調整催化8月壽險銷售,非車險單月同比下滑拖累財險增長。1)金監總局上周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就「十四五」時期保險市場發展成就做了相關介紹,一是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鞏固,全球40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半數已進入中國;二是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保險業累計賠付9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61.7%;農業保險為8億户次農户提供風險保障;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積累準備金11萬億元;三是金融監管開創新局面,「四級垂管」架構有效運轉,監管法制「四梁八柱」加快搭建,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五大監管」得到全面強化。2)保險行業披露2025年8月保費數據,人身險公司8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速高達49.7%,其中壽險、健康險、意外險單月同比增速分別為61.6%、-13.2%、4.5%,預定利率下調催化下的「炒停售」效應持續凸顯;財產險公司8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速僅為0.9%,其中車險增長3.7%,而非車險單月同比下滑3.1%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投資建議:1)券商: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頂層設計指引明確了培育一流投資銀行的有效性和方向性,活躍資本市場的長邏輯不變,建議把握併購重組、財富管理轉型、創新牌照展業和ROE提升在內的邏輯主線,個股建議關注資本實力雄厚且業務經營穩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機遇;2)保險:新「國十條」聚焦強監管、防風險框架下的高質量發展,並以政策支持優化產品設計、提升渠道價值,建議關注具有競爭優勢的大型綜合險企。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對券商業績與估值的壓制、長端利率超預期下行與權益市場劇烈波動,監管政策調整導致業務發展策略落地不到位。

2.英偉達擬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小米召開多品類新品發佈會——電子行業周報2025/9/22-2025/9/28

證券分析師:方霽,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60001

聯繫人:董經緯,djwei@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電子板塊觀點:英偉達與OpenAI達成戰略合作,將分階段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專項用於共建AI數據中心並部署至少10吉瓦算力系統,以支撐OpenAI下一代AI模型的訓練與運行。小米召開多新品發佈會,重磅推出17數字系列且首次明確「全面對標iPhone」,並通過一系列人車家全生態的新品集中亮相,展現了其在消費電子與智能生態領域的全面創新實力。當前電子行業需求處於温和復甦階段,建議關注AI服務器產業鏈、AIOT、設備材料、汽車電子國產化。

英偉達將逐步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以共同建設超大規模AI數據中心。9月22日,英偉達與OpenAI宣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根據合作規劃,英偉達將分階段向OpenAI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專項用於共建超大規模AI數據中心,並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偉達算力系統,為OpenAI下一代模型的訓練與運行提供底層支撐。該算力集羣將分階段建設,首階段計劃於2026年下半年在NVIDIA Vera Rubin平臺啟動。基於英偉達CEO黃仁勛在GTC 2025大會上披露的參數,Rubin Ultra NVL576服務器可在單機架(功耗600千瓦)中集成576顆GPU芯片。據此測算,本次10吉瓦的算力集羣預計將容納500萬至1000萬顆英偉達Rubin系列GPU芯片。作為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OpenAI將成為英偉達「AI工廠」增長計劃的首選計算與網絡合作夥伴,雙方將共同優化OpenAI模型、基礎設施軟件與英偉達硬件、軟件的協同發展路徑。該合作也將與OpenAI既有的微軟、Oracle、軟銀及Stargate等生態夥伴形成互補,共同構建全球領先的AI基礎設施體系。對OpenAI而言,這一合作將為其超過7億的周活躍用户生態及「實現通用AI、造福人類」的使命提供堅實算力保障;而對英偉達而言,在OpenAI自研芯片接近流片的背景下,此次深度綁定將進一步鞏固其在AI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核心地位。

小米召開新品發佈會,小米17系列全球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採用最新一代3nm工藝,帶來與衆不同的產品創新,實現屏幕、電池、影像三大技術突破。9月22日,小米舉行新品發佈會,正式推出小米17系列手機,並明確提出「全面對標iPhone」的戰略目標。該系列全球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採用最新第三代3nm工藝,CPU主頻高達4.6GHz,GPU獨立緩存增加50%,功耗下降20%,配合立體環形冷泵散熱技術,實現核心温度降低3℃。產品在屏幕、電池、影像三大領域實現顯著突破,屏幕峰值亮度達3500nits,並搭載全新M10發光體系,標誌着小米首次深入屏幕材料創新;電池容量高達7000mAh,採用新一代金沙江電池,硅含量提升至16%,能量密度達894Wh/L,並具備優異低温續航性能;影像系統搭載徠卡Summilux,主攝為5000萬像素光影獵人950傳感器,配備逐片鍍膜工藝,長焦鏡頭支持60mm ?/2.0大光圈與10cm超近對焦。小米17 Pro系列更以「妙享背屏」創新交互,支持個性時鍾與AI壁紙等功能。此外,小米還同步發佈了平板8系列、米家三區洗衣機Pro、路由器BE10000 Pro、電視S Pro Mini LED 2026等多款人車家全生態新品,全面展現其在智能生態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電子行業本周跑贏大盤。本周滬深300指數上漲1.07%,申萬電子指數上漲3.51%,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3位,PE(TTM)72.55倍。截止9月26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7.64%)、電子元器件(-6.52%)、光學光電子(-2.27%)、消費電子(+4.14%)、電子化學品(+4.68%)、其他電子(+1.97%)。海外方面,臺灣電子指數上漲1.26%,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17%。

投資建議:行業需求在緩慢復甦,價格有所回暖;海外壓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斷加大,可逢低緩慢佈局。建議關注:(1)受益海內外需求強勁AIOT領域的樂鑫科技恆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藍訊炬芯科技全志科技。(2)AI創新驅動板塊,算力芯片關注寒武紀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瀾起科技,光器件關注源傑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創精密新萊應材中船特氣華特氣體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晶瑞電材。(4)汽車電子受益於新能源車高增長與國產化機遇的板塊。關注功率板塊的新潔能揚傑科技斯達半導宏微科技;MCU市場的國芯科技兆易創新等;CIS的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儲的北京君正江波龍佰維存儲;模擬芯片的聖邦股份思瑞浦納芯微等。

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2)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風險;(3)地緣政治風險。

3.增肌減脂或成GLP-1賽道競爭新方向——醫藥生物行業周報(2025/09/22-2025/09/26)

證券分析師:杜永宏,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40001

證券分析師:賴菲虹,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5050001,dyh@longone.com.cn

投資要點:

市場表現:

上周(09月22日-09月26日)醫藥生物板塊整體下跌2.20%,在申萬31個行業中排第25位,跑輸滬深300指數3.27個百分點。當前醫藥生物板塊PE估值為30.71倍,處於歷史中位水平,相對於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為131%。子板塊均下跌,子板塊跌幅后三的為醫療器械(申萬)、生物製品(申萬)、中藥Ⅱ(申萬),跌幅分別為1.02%、1.18%、1.95%。個股方面,上周上漲的個股爲81只(佔比17.09%),下跌的個股387只(佔比81.65%),漲幅前五的個股分別為向日葵(57.86%)、奧浦邁(23.89%)、信立泰(15.81%)、華蘭股份(15.08%)、*ST蘇吳(14.13%)。

行業要聞:

2025年9月29日,來凱醫藥發佈公告,宣佈LAE102針對治療肥胖症在中國進行的I期多劑量遞增研究(「MAD研究」)取得積極初步結果。MAD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旨在評估皮下給藥的LAE102在超重╱肥胖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徵。該MAD研究入組了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9.4 kg/m2的超重╱肥胖受試者,包含3個劑量遞增皮下注射組(分別為2 mg/kg、4 mg / kg和6 mg /kg劑量組,每周皮下給藥一次,持續4周)。初步結果展現出令人鼓舞的增肌減脂趨勢。在第5周時,LAE1026mg/kg劑量組的受試者平均瘦體重較基線增加了1.7%,同時平均脂肪質量也減少了2.2%。經安慰劑對照組調整后,平均瘦體重增加達4.6%,而平均脂肪質量則減少了3.6%。(信息來源:公司公告)

投資建議:

本周生物醫藥板塊表現較弱,跑輸大盤指數。來凱醫藥發佈公告,宣佈LAE102針對治療肥胖症的臨牀Ⅰ期試驗取得初步積極結果,初步結果展現出令人鼓舞的增肌減脂趨勢。該項進展揭示了GLP-1減重藥賽道正從追求單一減重指標向綜合考BMI改善、副作用管理、給藥便利性和長期體重維持等多個維度演進。單純的體重下降數字已不足以定義成功的減重藥,保留甚至增加瘦體重已成為下一代減重療法的重要目標,聯合療法、肌肉保護、劑型創新和機制拓展將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領域。面對由諾和諾德和禮來主導的全球減重市場,國內藥企差異化策略尋求突破的嘗試初見成效,歌禮制藥的減重不減肌候選藥物ASC47聚焦通過劑型創新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作為全球首個申報上市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劑已在國內上市,關注持續創新並聚焦解決真正臨牀痛點的GLP-1賽道參與者。建議關注創新葯鏈、器械設備、醫療服務等細分板塊及個股的投資機會。

個股推薦組合:特寶生物榮昌生物貝達藥業開立醫療華廈眼科

個股關注組合:科倫藥業千紅製藥益豐藥房百普賽斯羚鋭製藥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風險;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風險;研發進展不及預期風險;藥械產品安全事件風險等。

// 財經新聞 //

1.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於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於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9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於印發《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主要目標:2025—2026年,機械行業運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發展質量效益邁上新臺階,力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達到3.5%左右,營業收入突破10萬億元。重點細分行業規模穩中有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優質裝備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信息來源:工信部)

2.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持續

美國聯邦資金斷供進入倒計時,美國四大國會領袖將於周一赴白宮與總統特朗普展開緊急磋商。此時,若兩黨無法就短期支出法案達成一致,聯邦資金將於當地時間次日(周二)宣告耗盡。

(信息來源:Wind)

3.發改委:抓緊把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入到具體項目上

9月2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9月份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當前經濟運行當中依然面臨着不少的風險和挑戰,外部環境仍然嚴峻複雜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持續發力,適時加力實施宏觀政策。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將持續加強經濟的監測、預測、預警,做好政策預研儲備,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

國家發改委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共5000億元,全部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抓緊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入到具體項目上,后續將督促各個地方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國家發改委表示,民營企業是參與「人工智能+」行動的主力軍,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多措並舉,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在政策上,將在「兩重」建設當中支持國產算力模型語料庫的發展,加大「兩新」政策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在資金上持續在算力等領域發放人工智能券,為企業使用算力服務提供補貼。

(信息來源:發改委)

4.政治局會議:討論擬提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開會議,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文件稿提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強調,「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堅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社會活力;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