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四季度有望迎來BD事件密集落地窗口期,港股創新葯ETF(513120)盤中漲超2%,年初至今累計漲近110%!

2025-09-30 14:53

近期,GLP-1類藥物研發持續升溫,全球醫藥巨頭紛紛加碼佈局。光大證券指出,輝瑞宣佈以約49億美元企業價值收購Metsera及其下一代減肥產品組合,標誌着繼諾和諾德、禮來之后,又一全球頂級藥企對GLP-1賽道的長期價值給予高度認可,進一步驗證了該領域的巨大潛力與競爭激烈程度。此次收購凸顯行業對口服制劑、多靶點藥物等下一代療法的迫切需求,全球GLP-1研發已進入「下半場」,產業鏈深度、技術迭代能力與成本控制將成為關鍵勝負手。

行業動態方面,日前,藥明康德在投資者日上披露,其TIDES業務(多肽、寡核苷酸等)發展勢頭強勁,管理層維持全年收入增長超80%的指引。招銀國際分析指出,公司多肽產能將按計劃於2025年底擴張至超過10萬升,顯著高於2024年底的4.1萬升水平;截至2025年8月,TIDES管線中包含23個GLP-1類項目,其中16個已進入臨牀2/3期,佔全球同類項目的26%。此外,環肽、核酸等非GLP-1分子也已進入商業化或PPQ階段。

此外,百濟神州2025年上半年業績顯著改善,澤布替尼全球銷售收入達17.4億美元,同比增長54.7%,在美國、歐洲及中國市場均實現快速增長。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HER2雙特異性抗體KN026新葯上市申請已於2025年9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適應症為聯合化療治療HER2陽性胃癌患者。作為首個申報上市的國產HER2雙抗,KN026若成功獲批,將填補國內相關治療領域的空白,併爲后續ADC等衍生產品的開發奠定基礎。此外,其EGFR ADC SYS6010已獲FDA三項快速通道資格,海外臨牀穩步推進。

國金證券研報觀點指出,當前國內創新葯出海多以BD模式為主,本質為知識產權交易而非貨物出口;同時多數頭部企業在美已有生產基地或合作安排。疊加10月即將召開的ESMO大會有望釋放新一輪臨牀數據與合作機會,預計四季度將迎來BD事件密集落地窗口期,產業趨勢向上的邏輯不變。

華源證券指出,醫藥生物行業在創新葯的帶領下反彈顯著,中國創新葯作為未來10年的產業趨勢,投資機會明確。中國醫藥行業已完成新舊動能轉換,創新產業已具規模,傳統藥企完成創新轉型,研發能力躍居全球前列。出海能力持續提升,創新葯械License out頻現,中國藥企成為全球MNC重視的創新來源。2025年醫藥行業持續邊際好轉,2026年業績有望進一步改善。

場內ETF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 14:12,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強勢上漲2.57%,港股創新葯ETF(513120)上漲2.42%。成分股樂普生物-B上漲7.11%,晶泰控股上漲7.00%,再鼎醫藥、榮昌生物等個股跟漲。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0.79%,其中藥明康德上漲7.56%,康方生物、藥明生物等跟漲。拉長時間看,港股創新葯ETF年初至今累計上漲近110%。值得一提的是,該指數生物製品+化學制藥權重佔比達92.5%,這也是當下ETF跟蹤的指數中,較為「純血」的創新葯行業指數之一。

規模方面,截至2025年9月29日,港股創新葯ETF最新規模達242.02億元,居全市場港股醫藥類ETF第一。資金流入方面,拉長時間看,港股創新葯ETF近10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1.04億元。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聯接A:019670,聯接C:019671):場內唯一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的ETF,投資港股創新葯產業。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