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4:09
9月30日,港股創新葯板塊震盪上行,截至13:48,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上漲1.35%。資金持續湧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盤中獲淨流入超1.3億元!
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987018)強勢上漲1.69%,成分股再鼎醫藥(09688)上漲6.02%,諾誠健華(09969)上漲4.92%,樂普生物-B(02157)上漲6.58%,康方生物(09926)漲超4%,百濟神州、科倫博泰生物漲超2%,信達生物等漲幅居前,石藥集團、三生製藥等回調。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前十大成分股】
截至13:52,成分股僅做展示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
消息面上,2025年以來醫藥企業赴港上市熱潮持續升溫,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推進赴港IPO計劃,其中生物醫藥企業佔據重要份額,康樂衞士、邁威生物等未盈利企業均在列。
9月29日,ADC龍頭百利天恆重新向港交所遞交了H股發行上市的申請。此前,百利天恆已獲得港股上市備案批覆。核心管線BL-B01D1/iza-bren是百利天恆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新概念且唯一進入III期臨牀階段的EGFR×HER3雙抗ADC,目前用於治療末線鼻咽癌III期臨牀試驗(BL-B01D1-303)的期中分析達到主要研究終點。目前已與CDE完成了新葯上市申請前會議(Pre-NDA)溝通交流,並提交了新葯上市申請,預計明年國內商業化落地。
近期創新葯板塊持續調整,一方面消化前期漲幅,另一方面BD催化劑較少,博弈情緒退坡。中郵證券認為調整已基本到位,仍建議基於中長期產業發展邏輯維持或增加創新葯資產的倉位。(來源於中郵證券20250929《關税實際影響小,下跌為創新葯加倉良機》)
東吳證券表示,本輪創新葯行情的驅動力是出海,「本土創新—全球變現」的新模式正逐漸成為創新葯邁向新高度的關鍵支撐。中期來看,創新葯指數、創新葯龍頭都有望創出2021年以來的新高。(來源《從2.5萬億元到8萬億元!東吳證券朱國廣解密中國創新葯的市值增長邏輯》)
儘管美國擬對品牌藥加徵100%關税引發市場擔憂,但國金證券認為該政策對中國創新葯企實際影響有限。當前國內創新葯出海多以BD模式為主,本質為知識產權交易而非貨物出口;同時多數頭部企業在美已有生產基地或合作安排。疊加10月即將召開的ESMO大會有望釋放新一輪臨牀數據與合作機會,預計四季度將迎來BD事件密集落地窗口期,產業趨勢向上的邏輯不變。(來源於國金證券20250927《創新葯趨勢向上無懼關税,四季度靜待BD》)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是彈性更高的創新葯,截至7月末,2025年內漲幅超109%,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為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2020-2024)的漲幅分別為88.80%、-21.59%、-25.60%、-22.8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