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建投貴金屬】鉑鈀期貨專題報告|鉑鈀需求現狀與展望

2025-09-29 16:46

行情圖

  文章來源:CFC金屬研究

  重要提示:本報告觀點和信息僅供符合證監會適當性管理規定的期貨交易者參考。因本平臺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符合規定的交易者,為控制交易風險,請勿點擊查看或使用本報告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作者 | 王彥青 中信建投期貨研究發展部

  本報告完成時間 | 2025年9月29日

  廣期所即將上市鉑鈀期貨,爲了便於投資者理解鉑鈀行業,我們推出鉑鈀期貨系列專題報告,本文是系列的第三篇,主要圍繞全球鉑鈀下游行業需求以及地域分佈情況進行探討。

  中國自2020年成為鉑金最大需求國以來,一直維持鉑金最大需求國地位,歐洲與北美其次。鈀金需求的區域結構與鉑金相似,結構穩定,形成相對集中的市場特徵。

  鉑金和鈀金的終端需求具有較多重疊,但需求結構有着明顯的差異,鉑鈀的需求均體現在汽車催化劑、工業製造、首飾加工及投資產品之中,不過鉑金的需求結構更為分散,而鈀金則高度集中於汽車催化劑領域。2024年全球鉑金總需求242.4噸,其中汽車催化劑佔據39.85%,工業應用佔31.89%,首飾佔25.76%,投資需求僅佔2.49%。相比之下,2024年全球鈀金總需求303.3噸,在汽車催化劑領域的需求佔比達到83.65%,而工業領域需求僅佔14.55%,顯示出汽車催化需求對鈀需求佔據主導地位。

  正文

  鉑金和鈀金的終端需求具有較多重疊,但需求結構有着明顯的差異,鉑鈀的需求均體現在汽車催化劑、工業製造、首飾加工及投資產品之中,不過鉑金的需求結構更為分散,而鈀金則高度集中於汽車催化劑領域。根據WPIC數據,2024年全球鉑金總需求242.4噸,其中汽車催化劑佔據39.85%,工業應用佔31.89%,首飾佔25.76%,投資需求僅佔2.49%。相比之下,2024年全球鈀金總需求303.3噸,在汽車催化劑領域的需求佔比達到83.65%,而工業領域需求僅佔14.55%,顯示出汽車催化需求對鈀需求佔據主導地位。

  鉑金和鈀金在物理化學性能上的不同導致了這種需求結構的差異,如鉑金具有更高的熔點和更強的抗腐蝕性,使其在工業和首飾領域具備更廣泛的應用潛力。鉑金在工業製造中主要用於玻璃、化工、電子、醫療等領域,其中玻璃和化工行業的需求波動較大,而電子和醫療行業的需求則相對穩定。與此同時,首飾領域對鉑金的需求近年來也有所增長,一方面,黃金價格的持續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的熱情,消費者傾向於尋找替代產品,另一方面,消費者對高端鉑金首飾的興趣上升,特別是在印度和中國市場,推動了鉑金在珠寶首飾市場的應用。而鈀金在汽車催化劑中的使用幾乎佔據了其絕大部分需求,儘管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對其造成一定衝擊,但由於燃油車保有量龐大,疊加混動車產量快速增長,鈀金需求下滑尚不顯著。

  分區域來看,各地區對鉑鈀需求佔比相對穩定。

  中國自2020年成為鉑金最大需求國以來,一直維持鉑金最大需求國地位,歐洲與北美其次。2024年中國鉑金需求佔全球總需求達25.48%,主要需求領域為汽車業、首飾、玻璃、化工;歐洲與北美分別為全球第二/三大鉑金需求市場,近年來基本佔全球需求的20%左右,主要以汽車業與首飾需求為主;日本市場同樣作為重要的鉑金需求市場,近年來佔全球需求約10%,主要得益於其強勁的首飾市場,貢獻國內過半鉑金需求,其次為首飾需求。

  鈀金需求的區域結構與鉑金相似,結構穩定,形成相對集中的市場特徵。鈀金總體呈現亞太與歐美主導的格局,2024年中國、歐洲、美國三大區域合計佔比63.82%。中國作為最大單一市場,2024年鈀金需求佔比超22.71%,中國對鈀金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車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歐洲與北美市場緊隨其后,佔比均圍繞20%波動,同樣以汽車催化需求為主。日本市場鈀金需求相對有限,佔比約10%,主要用於汽車業、醫療業以及電子工業等。整體來看,全球鈀金需求區域格局較為穩定,主要經濟體的汽車排放政策與環保標準是影響需求的關鍵因素。

  2.1汽車業

  汽車業中鉑族金屬應用於尾氣淨化催化劑中,主要作用是去除尾氣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以及顆粒物(PM),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CO2)、水(H2O)、氮氣(N2)。尾氣淨化催化劑的主要組成為載體、塗層、活性組分、助劑。目前全球汽車尾氣催化劑主要研發與生產企業基本處於汽車行業與鉑鈀下游產業,龍頭包括莊信萬豐、巴斯夫、豐田等。汽車尾氣催化劑研發重點在於,在滿足國家排放標準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利用鉑族金屬以降低單車製造成本,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活性成分中催化劑的製備與顆粒在載體的分佈狀態。而鉑族金屬主要存在於尾氣淨化催化劑的活性成分中,因此下文主要圍繞活性成分進行探究分析。

  按照活性成分進行區分,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的發展歷程可劃分爲氧化型催化劑、三金屬催化劑、三效鈀催化劑。1975年,汽車催化劑首次投入使用,由於政府對氮氧化合物排放關注度較小,同時鈀易與含鉛燃油發生反應,極易使催化劑失活,因此當時以含鉑的氧化性催化劑為主;1980-1984年,隨着無鉛汽油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當時價格相對更便宜的鈀開始進入人們視野,形成含鉑鈀的氧化型催化劑,鉑因其低温起燃活性與高温穩定性不如鈀,多於柴油車尾氣淨化催化劑中應用,鈀則主要用於汽油車尾氣淨化催化劑中;雖然沃爾沃早在1976年便推出首款三元尾氣催化淨化器,但直至1985年三金屬催化劑纔開啟大規模商用。

  基本的環保排放需求得到滿足,車企便嘗試尋找更低成本的活性成分方案,在原料價格波動、催化劑技術革新、排放法規更迭的多因素交織中,演繹了鉑鈀銠相互替代的歷史進程,其中銠受限於成本高昂與技術原因,在尾氣淨化催化劑需求佔比中通常小於鉑族金屬整體需求的10%,因此車企的活性成分方案更迭主要圍繞鉑鈀的反覆替代進行。

  第一輪替代(1989-1999):鈀替代鉑銠。上世紀80年代末,銠價遠大於鉑價,而鉑價亦為鈀價的2-3倍,因此在尾氣淨化催化劑中更多使用鈀成為當時的尾氣淨化催化劑技術研究趨勢。1991年,日產推出無銠三元尾氣催化淨化器,同時福特使用2:1的比例在汽油車催化劑中以鈀金替代鉑金,並在1995年首次以三效鈀催化劑取代鈀銠型三元催化劑。1999年,汽車催化劑的鉑、鈀、銠的需求佔比分別為20.13%、73.51%、6.36%,而此輪替代開始前,鉑、鈀、銠的需求佔比分別為70.28%、14.43%、15.30%。

  第二輪替代(2000-2005):鉑反向替代鈀。2000年,俄羅斯對鈀金的出口限制政策導致其價格快速上漲,鉑鈀價格比首次小於1,汽油車尾氣淨化催化劑中鉑金在活性成分中的比例逐步提高,鉑金與鈀金含量比率趨近於1:1。雖然2002年鉑鈀價格比重回1上方,但由於活性成分方案更迭相對鉑鈀價格變動具有延時性,因此該輪鉑鈀反向替代持續至2005年,此時催化劑中的鉑、鈀、銠的需求佔比分別為44.71%、45.53%、9.76%,相比五年之前,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中鉑需求佔比上升超24%。

  第三輪替代(2006-2020):鈀替代鉑銠。與上一輪因俄羅斯地緣風險導致鈀價飆升相似,本輪替代同樣源於地緣因素,但主因在於南非。由於鉑金供應高度依賴南非,其價格波動幅度較鈀金更為劇烈。自2006年起,柴油車催化劑逐步採用鈀金替代鉑金。本輪過程中,鉑/鈀價格比一度升至5.47的歷史高點,直至2017年下半年才重新回落至1以下。銠金方面,2005年價格脱離底部后終端用户開始囤積銠金,2008年,銠價格飆升,終端用户開始用鈀金替代銠金,后續銠價重回底部,銠需求佔比小幅回升。由於鉑鈀比持續運行在相對高位,鈀經濟性較為顯著,本輪鈀替代過程持續至2020年。2020年,鉑、鈀、銠在汽車催化劑中的需求佔比分別為 17.57%、74.09%、8.33%,其中鈀的佔比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第四輪替代(2021-至今):鉑再次反向替代鈀。鈀金在上一輪替代中需求佔比的快速上漲疊加全球汽車產量處於高位,供應端的相對短缺使得鈀金價格高企,鉑鈀比持續下探至0.31,並長期在0.3-0.5的底部區間徘徊,鉑鈀之間巨大的價差使得鉑反向替代鈀的議題重回企業視野,由於鉑催化劑技術上不如鈀成熟,本輪在技術上主要通過發展鉑鈀銠三效技術,以部分鉑代替鈀,減輕鈀金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因此本輪替代並未如上一輪在佔比上發生巨大變化。預計2025年鉑/鈀/銠的需求佔比約為26.80%/65.83%/7.37%。

  總體而言,鉑鈀相互替代的核心驅動是其價差帶來的潛在利潤,活性成分方案的技術革新一般為利潤驅動的產物。同時,鈀金礦產量的集中度高於鉑金,因此其受地緣因素影響的風險更高,從風控角度考慮企業更偏向使用鉑金,疊加當前混動車型發展迅速,對鉑需求量更高,這或許會延緩下一輪鈀替代鉑的趨勢。

  尾氣淨化催化劑的活性成分方案除了受到原料價格與技術革新的影響,亦受到各地政府排放政策的影響,因此其平均裝載量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排放政策長期趨嚴導致汽車催化劑的鉑族金屬平均裝載量持續上升,而車企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持續技術革新,推動催化劑淨化效率提高,進而又使得平均裝載量出現階段性回落短期下降。

  根據WPIC數據,當前我國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的鉑族金屬裝載量較歐盟與北美同類車型低30%-50%,主要系我國過去相關排放政策相對較為寬松。不過,近年來中國排放標準近年來快速提升,輕型車從國5躍升至國6b+RDE,並預計在2027–2030年間實施國7標準;重型車也已完成國V到國VI a/b的過渡,未來將向國VII邁進,對標歐盟的歐VII和美國的GHG III,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歐美在排放法規上的差距,因此預計中國的鉑族金屬催化劑裝載量將逐步接近甚至趕上北美與歐盟的水平。

  同時歐美地區的排放標準也正在持續趨嚴。歐盟自2021年起已全面實施輕型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95g/km,並計劃進一步降至80.8g/km及42.8g/km;美國環保局(EPA)的Tier 3標準也已逐步實施,並推動更嚴格的Tier 4。重型車方面,歐盟的歐VI d和歐VI e標準不斷升級,並預計推出歐VII;美國EPA和CARB也推出第三階段温室氣體排放法規(GHG III)。政策的持續收緊將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在尾氣處理技術及催化劑活性成分方案上的高標準化,進而帶動鉑族金屬在單車尾氣催化劑中的需求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排放標準快速迭代並趨近歐美體系,將為鉑族金屬創造持續且規模可觀的新增需求空間,進一步提升全球汽車催化劑在單車中的裝載量。

  汽車業鉑鈀需求除了受單車裝載量變化影響,還受到汽車行業整體產銷水平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影響。據乘聯會數據,2025年1-7月全球汽車銷量5420萬台,同比增長6%,由此線性外推全年汽車銷量預計在9300萬輛左右,考慮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我們預計汽車催化劑鉑族金屬平均裝載量將從2024年的4.18克降至4.13克左右。按照2025年鉑、鈀在催化劑中佔比為26.8%、65.8%計算,並假設全球汽車產銷量趨於一致,預計2025年鉑金、鈀金的汽車需求分別約為102.9噸及252.7噸。對比來看,金屬聚焦預計2025年鉑金、鈀金的汽車需求為94.9噸及240.2噸,SFA (Oxford)的對應預測值分別為114.6噸227.7噸,不同機構對數據預測的差異或主要體現在汽車產銷量以及對鉑鈀替代關鍵假設的不同。

  2.2工業

  鉑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較為廣泛,包括玻璃、石油、化工、電子、醫療等多個行業的關鍵環節均有應用,且整體呈現長期相對穩定的特徵。不同細分領域的需求受技術進步、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周期波動等因素影響,呈現出相對獨立的發展路徑。

  玻璃行業是鉑金工業應用的核心領域,需求佔比長期維持在 15% ~ 30% 區間,其主要源於部分種類玻璃生產過程中對高温穩定性、耐腐蝕性和潔淨環境的嚴格要求。鉑金及其合金可在 1,500℃ 以上長期穩定使用,既不與熔融玻璃發生反應,也不會釋放雜質。在玻璃纖維、顯示玻璃及特種玻璃生產中,關鍵部件如漏板、輸送管道、攪拌器等,以保障玻璃成品的透明度、質量與可靠性。

  近年玻璃行業對鉑金的需求顯著上升,核心增量來自中國玻纖行業的大規模擴產,其次是顯示玻璃基板、特種光學玻璃等需求。汽車輕量化、風電裝機及 5G 基建等下游需求快速釋放,帶動玻纖複合材料的產能投放,加大了生產設備對耐高温、耐腐蝕鉑銠合金的採購。同時,受銠價長期高企影響,玻纖企業普遍調整合金配比,降低銠用量、提高鉑佔比,從而推升單位產能的鉑需求。在擴產與配比優化的共振作用下,玻璃行業一度成為鉑金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2025 年,玻璃行業對鉑金的需求預計出現顯著回落。主要原因在於中國顯示玻璃與玻璃纖維在經歷了近2 ~ 3年的周期性擴張后,新增項目逐步消化、採購節奏趨於穩定。金屬聚焦預計2025 年全球玻璃領域鉑金需求同比下降 58%至9.0噸左右。

  石油與化工行業對鉑鈀的需求,主要源於其在關鍵催化反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貴金屬催化劑,鉑鈀金具有獨特的表面電子結構和化學惰性,且能夠在高温高壓以及複雜介質條件下保持穩定,它們夠能在反應過程中高效吸附並活化小分子(如H₂、O₂、CO、CH₄等),進而賦予催化體系優異的加氫、脱氫、重整和選擇性氧化能力。在大多數化工和石油煉化應用中,使用鉑鈀催化劑可顯著降低反應所需的温度與壓力,減少能耗與副產物生成,同時提升反應物轉化率與目標產物選擇性。這些特性不僅優化了工藝經濟性,也減少了温室氣體與其他有害排放。

  在石油煉製領域,鉑作為核心催化金屬,主要應用於重整、異構化和加氫處理等工藝,並在生物燃料與合成燃料的加氫脱氧環節中具備不可替代性。近年來,受傳統煉化投資放緩影響,石油領域鉑金需求階段性承壓。在關税上調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全球背景下,煉油產能增速預計放緩,雖然非洲和中東仍將引領新增產能,但工業化國家部分煉廠的永久關閉將抵消部分增長。儘管如此,歐美地區 HVO/HEFA生物燃料及合成燃料項目的擴建投產,以及氣制油(GTL)工廠催化劑更換量增加,在短期內為需求帶來一定韌性。預計2025 年石油領域對鉑金的需求將同比增長約25%至6.4噸左右。

  化工領域,鉑主要應用於硝酸、有機硅、對二甲苯(PX)等產品的生產過程,鈀主要應用於有機合成、精對苯二甲酸(PTA)加氫精制等關鍵工藝環節。2019 ~ 2023 年間,在中國「十三五」煉化一體化投資推動下,產能集中投放帶動鉑金需求顯著增長。但自 2024 年起,擴建周期結束導致石化新裝置投放放緩,鉑金需求逐步回落。預計2025 年化工領域對鉑金需求同比下降約6%至1.9噸左右。相比之下,鈀金需求受益於中國PTA 行業大規模擴產而顯著增長,儘管新建項目推進放緩使增速趨緩,但產能擴張形成的催化劑需求仍對鈀金消費有支撐。硝酸生產和電鍍鹽等傳統應用雖因奢侈品消費低迷及去庫存而温和下滑,但作為基礎工藝環節依舊體現出較強剛性。疊加鈀價回落帶來的替代壓力減輕,以及催化劑定期補投所形成的慣性需求,鈀金化工領域需求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2025 年化工領域對鈀金需求同比增長約12.8%至1.6噸左右。

  醫療領域對鉑鈀金需求主要源於其獨特的材料屬性。鉑金憑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學惰性,廣泛應用於抗癌藥物及植入器械。鈀金則因優良的耐腐蝕性與成形性,長期應用於牙科合金。近年來,鈀金需求受陶瓷和樹脂材料快速替代影響持續走弱,儘管老齡化人口帶來一定的需求支撐,但總體仍呈下降趨勢。相比之下,鉑金在生物醫學與植入應用中保持剛性需求,規模雖小但表現穩健。預計2025年醫療行業對鈀金需求同比減少約 5.1%至0.6噸左右,對鉑金需求同比增長約3.9%至1.0噸左右。

  電子行業是鉑鈀金屬的重要應用方向,其需求受人工智能發展、數據存儲與計算能力擴張、工業自動化升級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等多重因素驅動。在鉑金應用結構中,電子行業佔比雖不足 1%,但其戰略意義正逐步上升,應用主要集中於 HDD、半導體和傳感器等高精度領域。鈀金方面,近年來受材料替代和價格高企的雙重壓力影響,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需求逐步收縮,僅在汽車電子與軍工等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環節保持一定韌性。2025 年電子領域對鉑金需求預計同比增長約1%至 0.3噸左右,對鈀金需求基本持平於2024年至2.1噸左右。

  總體而言,預計2025年全球鉑金工業需求同比下降約17.82%至6.8噸左右,玻璃與化工領域是主要拖累因素,醫療與電子板塊需求持續增長,表現出一定韌性,鉑金工業需求結構整體;預計2025年全球鈀金工業需求同比上升約3.2%至4.7噸左右,雖然受電子與醫療板塊需求邊際走弱影響,但化工方面在PTA存量產能替換需求、鈀價回落及催化劑補投等因素支撐下,需求仍維持在高位。

  2.3珠寶首飾

  鉑金在珠寶首飾領域憑藉天然純白的色澤與稀缺屬性,在婚慶與紀念性消費中長期具備獨特價值,該領域約佔鉑金整體需求的 20 ~ 30%。近年來,受中國市場結構性調整及日本婚慶需求下滑影響,鉑金珠寶首飾領域整體需求承壓。但到2024年,需求走勢出現拐點並由降轉升,主要受印度市場快速增長帶動。印度依託年輕人口結構、婚慶文化及中產階層擴張,鉑金首飾滲透率持續提升,在未來 3 ~ 5 年或成為鉑金珠寶首飾領域需求增長的核心引擎。此外,近年來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也使得消費者可能轉向更多鉑金消費,給鉑金需求帶來更多支撐。預計2025年珠寶行業對鉑金需求將增長約5.3%至6.8噸左右。相比之下,鈀金在珠寶首飾領域需求佔比較低,需求佔比不足1%,對鈀金需求市場影響有限。

  全球鉑金首飾需求在過去四十年經歷了由快速擴張到平臺調整,再到新興市場驅動的演變。20 世紀 80 ~ 90 年代,日本憑藉高婚配率以及對鉑金婚戒的偏好,奠定了全球需求的核心支撐,帶動市場快速擴容。進入 21 世紀,受人口老齡化、消費趨緊及替代材質普及影響,日本鉑金市場逐步萎縮,全球需求增速隨之放緩。2009 ~ 2013 年,中國在鉑金價格回落、消費升級和渠道擴張的共同作用下,推動全球鉑金珠寶需求攀升至歷史高點,成為市場主要驅動力。2014 年之后,隨着黃金財富屬性迴歸、送禮需求減弱及婚慶增速放緩,中國市場消費持續走低,全球整體需求亦同步下滑。

  當前,印度市場的快速擴張帶來新的增量,全球鉑金珠寶需求出現止跌回升的拐點。印度零售商加快鉑金櫃台鋪設,婚禮與節慶消費集中釋放,同時黃金價格走高帶來替代效應,共同推動需求回升。展望2025年,美國對部分鉑金首飾加徵關税或對印度出口形成擾動,但印度本地零售端韌性依舊。婚慶與節慶需求旺盛、年輕羣體接受度提升以及產品端的持續創新將形成有力支撐。預計2025年印度珠寶行業鉑金需求約0.9噸。

  2.4投資

  鉑鈀金在投資領域的需求主要受宏觀金融環境、價格水平、投資者行為以及供應與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整體來看,投資需求約佔鉑金總需求的10%,而鈀金投資需求十分有限,需求佔比不足1%;兩者的投資形式主要包括 ETF 持倉與實物投資。

  鉑金投資具有一定金融屬性,與宏觀環境具有較強聯動性。在全球流動性寬裕、利率下行的環境下,鉑金憑藉貴金屬的投資屬性受到資金青睞,ETF 持倉與實物投資規模傾向於擴張;而在貨幣政策收緊、美元走強階段,持有及機會成本上升,投資者傾向減倉,導致需求回落。從長期視角看,全球貿易摩擦與政策不確定性持續擾動市場,風險偏好與避險情緒交替主導,使投資需求波動加大。在避險功能與資產配置價值的共同作用下,鉑金的投資吸引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相較而言,鈀金投資相對規模有限,且高度依賴汽車催化劑基本面。在內燃機需求下滑、中國車企減載及電動化加速的背景下,鈀金稀缺性預期減弱,投資屬性相對削弱,預計未來投資吸引力將維持在較低水平。

  分析師:王彥青

  期貨交易諮詢從業信息:Z0014569

  電話:023-81157292

  全國統一客服電話:400-8877-780

  網址:www.cfc108.com

責任編輯:朱赫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