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木材關税來襲!美國購房者首當其衝,美國通脹警報再次拉響

2025-09-30 21:00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對進口軟木木材加徵10%關税,並對櫥櫃、梳妝檯及軟墊木製品徵收25%的税費這標誌着其運用進口税收扶持國內製造業的最新舉措

根據周一簽署的公告,這些關税將於10月14日起生效,部分增税措施計劃於明年1月1日實施。此次行動源於商務部於3月啟動的對木材、木料及衍生品進口的調查。

特朗普表示,此項計劃將「強化供應鏈、增強產業韌性、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並提升木製品國內產能利用率」。

然而住宅建築商警告,此舉可能抑制新房投資與裝修需求,或將削弱特朗普通過推動美聯儲降息來促進購房的政策效果。

作為美國最大木材供應國,加拿大將受到嚴重衝擊。該國目前已面臨35.2%的反補貼關税,而其對美木材供應約佔美國市場的五分之一。儘管特朗普聲稱美國不需要加拿大木材,但現實數據表明其仍佔據重要份額。

2024年美國五大木材進口來源國

 

本次徵稅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實施,該條款授權總統以國家安全名義對商品加徵關税。這與特朗普為增加財政收入、扭轉貿易逆差而實施的所謂互惠性或國別關税有所不同。

特朗普不斷擴大的行業關税體系覆蓋大量消費品。美國已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加徵關税,並仍在就外國製造的太陽能板、商用飛機、半導體及關鍵礦物開展多項232條款調查。特朗普早前曾宣佈對品牌藥品徵收100%關税的計劃,但對在美國建設生產設施的企業給予豁免。

行業性關税在法律上可能更具持久性,這一關鍵優勢正值最高法院審議互惠關税訴訟之際,也為行政官員構建替代機制預留了空間。

根據特朗普指令,已與美國達成單獨貿易協議的主要經濟體將享受較低税率。例如英國木製品關税不超過10%,歐盟和日本實際税率上限為15%。

根據特朗普命令,部分税率將於1月1日起上調,特定軟墊木製品適用30%更高税率,櫥櫃和梳妝檯則將面臨50%進口税。這與特朗普上周四在社交媒體預告的税率一致。

美國住宅建築商強烈反對進一步加税並預警價格攀升,部分利益相關者堅持認為關税將導致加拿大鋸木廠大規模關閉。面對美國關税攀升和需求疲軟,加拿大最大木材生產商之一於6月宣佈臨時裁員逾千人(佔員工總數一半)。其他主要加拿大木材企業包括西弗雷澤木材(West Fraser Timber Co Ltd)、坎福(Canfor Corp)和英特福(Interfor Corp)。

「住房危機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遠大於進口木材,」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今年早些時候向政府陳情。鑑於大部分木材進口自加拿大、德國、瑞典和巴西等長期盟友,且木材本身作為可再生資源在現代戰爭中不具戰略意義,「國家安全威脅源於本國住房危機,而非進口木材」。

儘管如此,特朗普仍面臨部分國會共和黨人壓力,要求通過對家俱、櫥櫃等木製品徵稅提振本州產業,甚至有人鼓動實施100%關税。特朗普已對北卡羅來納州家俱製造商展現支持態度——該地曾是美國南方家俱製造業重鎮——當地生產商表示正日益受到受補貼外國同行的競爭壓力。

「不公平的對外貿易行為已摧毀家俱產業,」Marsh Furniture的總裁Edwin Underwood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絕不能任由歷史在家俱製造業重演。」

雖然對櫥櫃和家俱的新關税可能提升本土製造商競爭力,但零售商警告税費將轉嫁為經營成本。可能受此影響的家俱零售商包括Wayfair、Arhaus、Williams-Sonoma及運營Restoration Hardware連鎖的RH集團。而依賴國內供應鏈的企業如Ethan Allen和La-Z-Boy Inc.可能從中獲益。

家居裝飾行業已持續衰退多年,針對木材的關税「將致其瀕臨崩潰」,加州家俱零售商Dovetail Furniture and Designs今年早些時候向商務部發出警示。

美國家居聯盟主導的「美國家俱」企業聯盟(Furniture for America)指出,木製品新關税將縮減美國就業崗位,因為本土家俱企業依賴歷經二十五年形成的複雜全球供應鏈體系——這絕非短期內能被國內產能替代。

「關税無法逆轉塑造家居產業近二十五年的全球趨勢,」該聯盟在提交商務部的意見書中強調,「關税不能重啟已消失的工廠,不能喚回已退休或轉行的數千工人,更不能扭轉當下年輕勞動者對高薪職業和新興科技產業的就業傾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