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注新能源冷鏈物流,新亞科技完成超5000萬元美元戰略輪融資|36氪獨家

2025-09-30 12:06

36氪獲悉,新加坡冷鏈物流技術公司新亞科技(SINGAUTO)近日已完成超過5000萬美元的戰略輪融資。

本輪股東包括金沙江弘禹資本、德陸資本、中銀資產管理(新加坡)和BBG Global;MVGX Tech 和金光星創集團投資公司(印尼)不僅作為投資方參與,同時也是產業戰略合作伙伴,將通過產業協同支持新亞科技的技術創新與全球市場拓展。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全球市場拓展與產品持續研發。

新亞科技成立於2023年3月,其全球總部位於新加坡,並已於迪拜設立了中東地區公司,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設立地區總部及KD組裝廠,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已與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簽署長期協議,建設中東生產基地, 形成了覆蓋亞洲、輻射歐非的全球化佈局。

新亞科技目前主打新能源冷鏈車S1,主要面向食品、生鮮電商、餐飲及醫藥等高標準應用場景設計,融合了多温區管理、長續航與智能駕駛等前沿技術。

該車儲物容量超18m³,搭載80-165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包,提供260-400km的續航里程。S1支持充電與換電兩種補能模式,0至80%的快速充電僅需40分鍾,換電模式則僅需5分鍾。未來,新亞科技的研發方向將更多聚焦於降低能耗方面。

創始人劉羽強告訴36氪,S1車型目前已完成階段性樣車測試,預計將在2026年開始投入使用。新亞科技目前在全球各地共擁有3-4個組裝基地,產能爬坡結束后,S1年產能預計將達到5萬台。

目前,新亞科技S1車型已收穫1.4萬臺意向訂單,客户主要來自中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包括速必達、新希望等大型物流企業。在積累了初步訂單的同時,劉羽強也透露,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僅限於車輛銷售,未來將圍繞車輛拓展金融、售后、充電網絡及碳積分等增值服務,構建冷鏈生態圈。

劉羽強表示,新能源智能冷鏈物流車具備相當大的前景市場。

新加坡及東南亞其他地區常年高温,對食物保鮮的需求量大。同時,新加坡的新能源戰略也更加激進,計劃在2030年全面取代燃油車,政策和市場需求都指向新能源物流冷鏈車的爆發。

新亞科技於2023年開始投入新能源智能冷鏈物流車研發,如今已擁有120余項專利。S1車型不僅擁有冷暖保温功能,還採用了隔熱玻璃、實時温度監控等技術和配置,能很好地滿足市場對新型冷鏈物流車的需求。

劉羽強表示,新能源冷鏈物流車領域目前尚無其他競爭對手,新亞科技在數據和服務模式上有一定積累,具備獨特的市場優勢,

關於新亞科技的未來發展,他向36氪表示,推進量產和商業化落地是當務之急。當產品銷量達到2萬台時,公司便能夠實現盈虧平衡,邁入企業發展的新階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