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1:01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9月29日,路透社發文稱,環保組織當日發佈的報告指出,2024年,由德國、美國等35個國家組成的「清潔能源轉型夥伴關係」聯盟內,國際化石燃料交易的公共資金較協議簽署前(2019-2021年水平)減少高達78%,縮減規模介於113億至163億美元之間。該聯盟成員國曾於2021年聯合國氣候談判期間同意,在2022年底前停止為國際化石燃料交易提供公共資金,轉而重點投資清潔能源,協議覆蓋出口金融、發展金融及官方發展援助三大領域。
不過報告同時提及,2023-2024年期間,德國、瑞士、美國等聯盟成員國仍共同批准了總額109億美元的新化石燃料融資。此外,智庫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與環保組織「石油換希望」國際、美國地球之友在報告中表示,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緊張升級,以及美國決定退出該聯盟並優先發展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生產,對全球清潔能源轉型的多邊合作構成威脅,「當前氣候與能源領域的多邊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脆弱,且國際化石燃料支持的大幅減少並未帶來清潔能源技術支持的相應增加」。
不過,全球銀行業對化石燃料的融資呈現逆勢增長態勢。根據氣候活動組織6月17日發佈的第16屆年度報告,2024年全球最大的65家銀行對化石燃料的資金支持增至8690億美元,較2023年增加1620億美元,增幅超五分之一,扭轉了2021年以來的下降趨勢,這一變化在美國尤為明顯,因當地對淨零政策的反對聲音強烈。
從融資形式看,2024年貸款仍是主要方式,規模從2023年的4220億美元增至4670億美元;債券融資增幅最大,從2023年的2840億美元升至4010億美元;收購融資也從637億美元增長至829億美元。具體到機構,摩根大通仍是全球最大的化石燃料融資銀行,2024年承諾向化石燃料企業提供535億美元資金;共有4家銀行的化石燃料融資增加超100億美元,分別是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與巴克萊銀行。從區域分佈看,2024年美國銀行在化石燃料融資領域共投入2890億美元,佔全球當年融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北美銀行業在氣候承諾上出現明顯倒退。據相關信息,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不少北美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開始集體退出淨零聯盟,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及加拿大最大的4家銀行已不再是「淨零銀行聯盟(NZBA)」成員,該聯盟由全球領先銀行組成,原本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貸款、投資、資本市場活動與淨零排放目標的對齊。
回溯2023年數據,全球化石燃料融資的區域與機構分化趨勢已較為顯著。2016-2023年,全球最大的60家銀行累計向化石燃料行業提供6.9萬億美元資金,其中3.3萬億美元投向專注於化石燃料業務擴張的公司;僅2023年,這60家銀行就提供約7058億美元融資,超25%來自排名前五的美國和日本銀行。儘管2023年60家大型銀行的化石燃料投融資規模同比下降9.4%,但仍有27家銀行繼續加大投入,其中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是最大融資方,2023年貢獻約2117億美元,佔比達30%。
從具體領域看,2023年與燃氣發電、北極油氣、超深水油氣項目相關的融資有所下降,但液化天然氣(LNG)企業融資出現增加。德國非政府環保組織厄吉華德(Urgewald)發佈的全球銀行業煤炭融資聯合報告也顯示,2016年以來全球銀行業煤炭投融資活動整體下降,2023年煤炭融資降至約1360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20%,但美國大型銀行仍持續活躍於煤炭行業。2023年,美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煤炭行業貸款融資銀行,提供約28億美元融資,較2016年增長30%;傑富瑞位居第二,是印度阿達尼集團等重煤企業的主要合作伙伴;摩根大通、花旗分別以18億美元、16億美元位列第三、四位,較2016年分別下降38%、50%;歐洲方面,2023年最大煤炭融資機構為巴克萊,融資規模約14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32%。
西方銀行在氣候承諾上的倒退跡象同樣引發關注。據路透社消息,過去一年中,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荷蘭銀行已放棄聯合國支持的「科學碳目標倡議」,原因是擔心該倡議可能削弱銀行為化石燃料融資的能力。(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