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覆盤歷史規律,國慶節后A股港股怎麼走?哪些行業上漲概率高?

2025-09-30 13:43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A股市場迎來長達8天的超級長假。從過往A股國慶節前后市場表現看,呈現一定的「日曆效應」。


 

具體來説,國慶節前,市場交投相對清淡,部分資金在避險需求下流出,導致市場表現不佳;而國慶節后,市場風險偏好改善,主要指數往往迎來反彈。


 

今年從節前就開始顯示出不一樣的節日氛圍。


 

截至9月29日,節前三個交易日,萬得全A整體漲幅0.32%,其中創業板指漲幅達到1.65%,給大家發了節日紅包~


 

01
 


 

節后A股到底怎麼走?
 

圖片


 

統計發現,除去長假期間海外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或出現重大利空的情況,否則節后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概率較高。近十年的數據顯示,節后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概率達70%。節后5個交易日的上漲概率也整體較高,達到60%。


 

image.png

來源:wind,指數歷史走勢不預示未來,亦不代表產品業績,T-10D為節前10個交易日,漲幅%為累計收益。


 

尤其是2024年,恰逢924行情,節前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漲了21%,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9月30日,上證指數漲幅超過8%。節后第一個交易日漲幅達到4.59%。

今年能否復刻?讓我們拭目以待~

1)從具體指數來看,國慶假期之后,大、小盤均普遍上漲,並交替領先,僅第6-10個交易日有所回撤。從假期后累計收益率視角來看,大盤和小盤均有較好表現。其中,中證2000節后20個交易日累計漲跌幅最高,達2.68%,滬深300也有2.54%漲幅,創業板指漲幅最少,為1.70%,但整體來看,所有寬基指數皆迎來普漲,且前后差距也不明顯。


 

image.png


 

2)從具體行業表現來看,國慶后5個交易日一級行業上漲次數佔比普遍在50%以上。


 

從行業表現來看,國慶節后市場也呈現出一定規律,電力設備、美容護理、銀行漲幅居前的概率較高,並以對應年度的強勢行業居多為特徵,例如2017年的家用電器,2018-2019年的銀行,2024年的電子、計算機等等。


 

image.png

數據來源:Wind,行業分類為申萬一級行業,統計區間為2015-2024。歷史數據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表現。
 

02
 


 

港股市場怎麼看?
 

圖片


 

對於港股市場,港股存在「節中效應」,國慶假期期間,港股市場更傾向上漲。


 

華泰證券指出,結構上看,港股在十一長假期間的風格偏積極。通過統計2010年以來歷年國慶期間港股二級行業的漲跌情況,發現:


 

1)除綜合金融外,所有行業的上漲概率均在60%以上,顯示出普遍的做多窗口特徵。


 

2)消費、高β和成長性在假期內表現相對佔優。服務消費、有色金屬、機械、計算機、電子等成長型板塊上漲概率均在80%左右,且漲幅中位數超過2%,優於市場整體表現。

圖片

數據來源:20250928《國慶前后,港股表現有何規律?》


 

需要提醒的是,歷史規律並非鐵律。每年的外部環境不同,政策、經濟數據、國際局勢等都可能打破慣性節奏。


 

03
 


 

四季度是風格主線轉換的窗口期
 

圖片


 

不少機構認為,四季度也是風格主線轉換的窗口期,最近「老/中/小登」的理念之爭關注度也非常高。


 

東吳證券認為,從過往的季節效應來看,四季度資金風格通常會迎來切換。前幾個季度上漲的主線延續跑贏的概率較低。市場參與者選擇對前期盈利的板塊進行獲利了結,並在四季度調倉進入偏防禦性的板塊以穩定當年收益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