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10:14
(來源:浙商證券融資融券)
券商板塊迎催化:
央行會議指出,要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與此同時,機構看好券商板塊估值修復潛力,邏輯在於:(1)券商3季報增速或進一步擴張;(2)指數型基金持續擴張,券商優勢明顯;(3)行業整體估值與業績改善趨勢形成背離,具備較強的修復空間。
市場交投活躍推動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擴容,具備相關優勢的標的受益明顯。
01
券商3季報增速或進一步擴張
2025年三季度證券市場指標向好,驅動券商各業務增長,核心數據及業績展望如下:
經紀業務:Q3A股日均成交額21053億元(同比+212%、環比+67%),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
資本中介業務:Q3兩融日均余額21056億元(同比+48%、環比+16%),截至9月25日兩融余額24443億元;
自營業務:創業板指、科創50等權益類核心指數漲幅為2024年初以來最佳,截至2025年6月,45家上市券商自營權益與固收類證券比值1:11.36;
投行業務:Q3合計股權融資規模1232億元(同比+135%),其中IPO融資376億元(同比+145%)、增發融資696億元(同比+221%)。
綜合來看,預計45家上市券商Q3單季調整后營收預計1581億元(同比+50%、環比+21%);前三季度調整后營收預計3987億元(同比+44%),3季報增速或進一步擴張。
02
指數型基金持續擴張,券商優勢明顯
2025年上半年,前100名機構股票型指數基金合計保有規模1.95萬億元,同比增14.57%,規模持續增長。其受青睞主因費率低、持倉透明度高,且部分機構已發力被動指數基金,被動產品佔權益基金比重顯著高於行業。
從機構格局看,券商優勢突出:保有規模佔比55%,前十機構中七家為券商,中信證券(1223億,行業第二)、華泰證券(1150億,行業第三)領銜,核心依託ETF銷售優勢,且華泰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的被動指數基金佔權益基金比重分別達91%、93%;第三方佔比30%,螞蟻基金(3910億,行業第一)居首,天天基金(964億,第五)增速4.22%低於行業;銀行佔比僅14%,但增速最快。
展望未來,預計更多機構發力指數基金業務,具備專業化投顧能力、能匹配客户需求的機構或更具機會。
03
估值和機構持倉都在低位,具備較大修復空間
機構持倉看,2025年2季度末主動偏股基金持有券商股的倉位為0.64%,仍處於2018年以來低位,且相對滬深300自由流通市值權重明顯低配。
板塊估值看,9月以來券商板塊的平均P/B由月初的1.60倍上方再度回落至2016年以來1.55倍的板塊平均估值之下,近日進一步回落至1.50倍之下。
整體看,行業整體估值與業績改善趨勢形成背離,具備較強的修復空間。
當前權益資產收益率穩定向上,證監會表態「持續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看好券商業績增長、估值修復的持續性。
國泰海通、國聯民生、浙商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
華西證券羅惠洲《證券行業上市券商2025年三季報前瞻:景氣度持續提升》250928
中原證券張洋《證券行業券商板塊月報:券商板塊2025年8月回顧及9月前瞻》250926
華泰證券沈娟《證券行業動態點評:重視券商股價值重估行情》250817
廣發證券陳福等《指數型基金擴張持續擴大券商代銷份額》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