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07: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外資重估中國資產。
據彭博社最新報道,全球基金經理正重返中國市場。其中,高盛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對衝基金上個月在中國境內股票市場的活躍度為近年來最高;富達國際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明顯增加;景順也增加了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同時減持印度股票。
回到市場層面,29日,A股、港股市場全線爆發,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恆生科技指數均大漲超2%。展望后市,有券商機構認為,支撐股票市場上漲的邏輯沒有發生變化,市場估值目前也較為合理,節后市場有望繼續上行。
當地時間9月29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03%,熱門中概股集體上漲,嗶哩嗶哩、阿里巴巴、新東方漲超4%,理想汽車、京東漲超3%。
全球基金經理正重返中國市場
美東時間9月29日,據彭博社報道,全球基金經理正重返中國市場,這源於在全球範圍內領先的股市反彈和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進步。
高盛指出,全球對衝基金上個月在中國境內股票市場的活躍度為近年來最高。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表示,投資者現在更擔心錯失良機,而不是風險。官方數據顯示,外資正在流入中國各類資產,這種同步增長的現象過去十年僅出現過三次。
根據彭博匯編數據,截至9月19日當周,在投資新興市場的美國上市交易所交易產品中,追蹤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股票和債券的產品資金流入規模最大。
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8月底,外國多頭基金的資金流入規模已達10億美元,去年則流出170億美元。
報道稱,目前全球基金對中國股市的配置處於「低配」狀態,意味着仍有大量空間可以加倉。根據摩根士丹利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報告,全球基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仍低配1.3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Laura Wang表示,她最近赴美路演期間,超過90%的客户明確表示願意增加對中國的敞口,這是自2021年初市場觸及高點以來興趣最高的一次。
富達國際的投資組合經理Joseph Zhang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明顯增加,他在不斷增持中國股票。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對中國資產的重估不再是政策帶動的熱情使然,而是由基本面改善所驅動。投資者信心可能還會增強。
景順也增加了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同時減持印度股票,因為認為后者「價格昂貴」。
景順投資解決方案團隊多資產投資組合經理Chang Hwan Sung表示,隨着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和美元走弱,估值誘人且全球基金持倉較低的市場(例如中國)將受益。他還表示,近期一直在增加對中國股票的配置。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淨流入資金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約60%。
彭博社認為,這一勢頭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在本月初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8月份「境外投資者總體上淨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
上漲行情能否延續?
29日,中國資產全線爆發,截至收盤,創業板指數大漲2.74%,深證成指大漲2.05%,滬指漲0.9%;滬深兩市成交額2.16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146億元。
港股市場方面,香港恆生指數收漲1.89%,恆生科技指數大漲2.08%。中資券商股漲幅居前,中信證券漲超11%,中國銀河、中金公司漲超9%,申萬宏源漲近9%;科技股亦全線走強,華虹半導體、阿里健康大漲超5%,中芯國際、阿里巴巴、商湯、快手等漲超4%。
美股方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2.03%,熱門中概股普遍上漲,嗶哩嗶哩、阿里巴巴、新東方漲超4%,理想汽車、京東漲超3%,百度、蔚來漲超2%。
隨着國慶長假臨近,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或許是,這一波上漲行情能否延續?
光大證券認為,節后市場有望繼續上行。歷史來看,國慶節后隨着市場熱度的回暖,市場通常表現較好。對於本輪行情而言,支撐股票市場上漲的邏輯並沒有發生變化,市場估值目前也較為合理,並未出現明顯透支。
中國銀河表示,展望后市,隨着10月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十五五」規劃,A股市場有望迎來關鍵窗口期,市場風險偏好或將進一步回暖。同時,流動性預計延續向好趨勢,兩融余額處於上行通道中,居民存款搬家仍處於初期階段,美聯儲降息為全球流動性提供支撐。
華泰證券表示,近期A股市場進入上行平臺期,結合日曆效應來看,節前投資者情緒或以避險為主,但考慮到資金正反饋仍在持續、基本面改善仍在蓄勢,市場或偏向縮量震盪。節后,宏觀不確定性減弱,投資者交投意願存在回暖動力,市場進入政策及業績佈局的窗口期。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當前資金面正反饋仍偏積極,交易性資金活躍度維持高位,融資交易活躍度處於2018年以來高位區間,近期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回升,印證市場熱度。A股上行態勢有望延續,「上行過程中不建議輕易離場」。
展望四季度行情,張啟堯認為,當前市場估值驅動的修復已相對充分,后續行情演繹的核心矛盾將轉向盈利驗證。從這一層面來説,國內經濟修復力度是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他建議,立足景氣邏輯與產業趨勢,挖掘優勢風格和優勢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