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9 18:47
卅年砥礪,風雲激盪。從紮根一隅、服務地方的「金融毛細血管」,到與國同夢、與城共進的「經濟重要支柱」,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用三十載時光,完成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跨越與重塑。在此背景下,金融界重磅推出「城商行三十年:跨越與重構」系列策劃,系統梳理城商行蜕變為區域金融支柱的歷程,剖析行業挑戰與未來航向。本文聚焦於江西銀行,十年來,該行資產規模顯著提升,也歷經高管更迭與風險處置。雖盈利暫未迴歸峰值,但近兩年,盈利已現回升態勢,如今作為 「金融贛軍」 中堅,正錨定服務實體方向,邁向新發展階段。
正文:
自2015年整合組建以來,作為江西省首家省級法人銀行,江西銀行已走過十年發展歷程。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已經突破5800億元,在服務區域經濟、深化金融改革的進程中,完成了從城商行整合到省級銀行穩健發展的跨越,也書寫了一段從風險陣痛到質量提升的轉型篇章。
從城商行整合到省級銀行誕生
2015年,隨着中國銀行業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地方城商行「小散弱」的弊端日益凸顯,省內多家城商行面臨跨區經營受限、服務能力不足的發展瓶頸。對此,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和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南昌銀行吸收合併景德鎮市商業銀行,組建更名為「江西銀行」。
2015年12月3日,原銀監會正式批覆同意合併方案;當年12月11日,江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註冊登記,標誌着江西省首家省級法人銀行誕生。彼時,該行承接了兩家銀行超2000億元的資產,隨着2015年新開業的鷹潭分行和12家縣域支行,江西銀行實現了地級市全覆蓋,江西省全省縣區網點覆蓋率58%,為后續服務區域經濟奠定了基礎。
此次整合不僅是機構的合併,更是機制的重塑。江西銀行2016年年報顯示,該行梳理明確了戰略願景和發展目標、制定了整體戰略和各業務條線發展規劃以及各支撐體系轉型規劃,形成了《江西銀行發展戰略規劃(2017-2021)》。總戰略即成為一家協同高效、管理規範、特色鮮明、公眾認可的全國一流城商行集團。
高管接力推進江西銀行穩健發展
十年間,兩任董事長先后執掌江西銀行,在不同發展階段留下了深刻的戰略軌跡,也經歷了高管更迭的風波與考驗。
陳曉明時代(2015-2022):整合奠基與上市突破
作為江西銀行的首任董事長,陳曉明的任職軌跡貫穿了銀行的整合與初創期。早在2006年,他已擔任原南昌銀行行長,2015年合併后升任董事長,直至2022年2月免職,在覈心管理崗位任職長達16年。2022年3月,陳曉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12月被「雙開」。
任期內,陳曉明落實了三項關鍵舉措:一是完成機構整合,推動兩家銀行在2016年底實現系統對接,當年末,資產總額順利突破3000億元,達到3137.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8.38%;各項存款余額1991.3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37%。二是推進資本化運作,2018年6月帶領江西銀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江西省首家上市銀行,募資淨額約60億人民幣。三是佈局跨區經營,2017年先后在廣州、蘇州設立分行,邁出服務長三角、珠三角的步伐。截至2021年末,該行資產總額5085.60億元,較2015年末的2130.88億元,增長138.66%;2022年7月,在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升至第227位,較2021年上升46位。
曾暉時代(2022-至今):風險處置與穩定大局
2022年4月,曾暉從廈門銀保監局一把手的崗位調到江西履新,臨危受命擔任江西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成為江西銀行首位女性掌舵人。面對高管落馬引發的市場擔憂,曾暉將「風險處置」與「穩定經營」作為核心任務。
風險防控方面,曾暉堅持把防範化解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對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貸款進行全面排查,通過資產處置、債務重組等方式化解不良資產。在穩定經營方面,她延續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方向。2022年末,該行信貸投放實現增量、擴面、提速,該行省內各項貸款增速高於江西省同業平均增速3.56個百分點,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全部提前超額完成監管指導值。
任職期間,曾暉有效穩住了銀行經營基本盤。2024年度報告顯示,該行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實現115.59億元、10.57億元;同比上年均實現正增長,呈現回升態勢,但仍不及2017年峰值。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該行歸母淨利潤高達28.65億元。
規模擴張與質量轉型的雙重變奏
十年經營數據勾勒出江西銀行的發展歷程,既展現了規模擴張的速度,更凸顯了從「規模優先」到「質量優先」的轉型陣痛與成效。
成立初期,也就是2015年末,江西銀行資產規模約2000億元,存款總額約1400億元。經過近十年發展,截至2025年6月末,資產總額達5802.97億元,較2015年末的2031.88億元,增長185.6%;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3649.03億元,吸收存款總額為3967.70億元,均處於穩健向好的態勢。
服務網絡不斷延伸是規模擴張的重要支撐。除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的232個網點外,該行2017年在廣州、蘇州還設立了異地分行,2020年發起設立江西省首家金融租賃公司,2023年接入長三角徵信鏈,形成「省內全覆蓋、省外重點佈局」的服務格局。近日,據媒體報道,江西銀行積極構建「五專」機制,服務政策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鍊融合發展,聚焦12條製造業重點產業鏈與6個先進製造業集羣。數據顯示,江西銀行1至8月,製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88%,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72%,12條重點產業鏈貸款同比增長30.6%。
盈利表現方面,江西銀行十年間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調整復甦的過程。成立前兩年,依託資產規模快速擴張與利差優勢,該行盈利增長勢頭強勁,歸母淨利潤於2017年攀升至28.65億元的歷史性峰值。2018年至2020年,受內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影響,歸母淨利潤進入下行通道,呈現逐年下降態勢;2021年盈利出現短暫修復,回升至20.7億元,但后續未能延續向好趨勢,盈利再度承壓;直至2024年,該行盈利逐步回暖,全年實現淨利潤10.9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21%,復甦態勢初步顯現。
錨定服務實體航向的新徵程
現如今,江西銀行這十年完成了從區域城商行到省級法人銀行的跨越,成為「金融贛軍」中堅力量。展望未來,江西銀行在2025年賀詞中表示,圍繞全省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和「1269行動計劃」,該行將持續做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多渠道釋放信貸資源,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努力成為更細分江西產業和資源稟賦、更下沉社區和縣域、更快速響應客户需求的地方法人銀行。
十年磨礪,乘風蓄勢。從紅谷灘的總部大樓到景德鎮的陶瓷車間,從吉安的新能源基地到上饒的光伏電站,江西銀行的十年發展史,正是地方銀行與區域經濟同頻共振的生動註腳。經歷了整合的陣痛、風險的洗禮與轉型的攻堅,這家紮根贛鄱大地的銀行,或將以更穩健的步伐邁向新的發展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