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核電,美國本土造! 紐柯鋼鐵攜手TNC點燃美國核電復興之火

2025-09-30 09:42

智通財經APP獲悉,The Nuclear Company(即TNC)於當地時間上周五晚間公佈與美國鋼鐵生產商紐柯鋼鐵(NUE.US)所達成的戰略合作,旨在大幅提振美國核能和核電系統供應鏈,並以更加龐大的核電系統支持美國國內製造業以及AI訓練/推理系統所需的幾乎無止境電力資源。

TN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評估符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NQA-1 認證標準(核級部件所需)的鋼材與相關製造工藝。

The Nuclear Company 稱,通過與全美產能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紐柯鋼鐵進行合作,目標是為愈發龐大的核能項目確保可靠的本土鋼材供給,並且進一步強化美國的清潔能源獨立供給,並推動特朗普政府主導的「製造業迴流美國」以及再投資戰略。

紐柯鋼鐵公司則表示,此項交易與其更廣泛戰略一致,即支持美國能源基礎設施現代化,並將自身定位為美國核能與核電系統復興中的關鍵參與者。

TNC在聲明中表示,該合作將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的一項行政命令——到2050年實現400吉瓦核電裝機目標,其中包括未來五年建設10 座超大型核反應堆。

這次TNC與紐柯鋼鐵的強強聯手,本質是奠定與強化美國核電系統復興的「製造與質量基座」:用美國本土、可認證、可複製的核級鋼與製造體系,給大堆改造與SMR擴張解鎖供給、壓縮不確定性、降低資本化成本。對正高強度「斥巨資買核電」的OpenAI、META以及微軟等超級AI/雲計算巨頭而言,它不直接等於新增核電機組,但卻是把長期、穩定、逐時零碳真的落到它們核電表上的必要前置條件。

AI盡頭是電力! 電力中當屬核電需求最火爆

史無前例的大型數據中心建設與擴建熱潮正把全美電網電力需求推向20年來從未見的水平。PJM Interconnection近期發佈的一份預測報告顯示,未來15年(即到2035年),夏季峰值負荷可能增加70吉瓦,達到220吉瓦。這將比2006年夏季創下的約165.6 吉瓦史無前例歷史峰值高32%,並大幅超過當前183吉瓦的裝機容量。

規模隨AI芯片等算力基礎設施猛烈需求而呈指數級擴張的高耗能AI數據中心背后離不開電力供應這一最核心基礎設施,這也是「AI盡頭是電力」這一市場觀點的由來。

國際能源署(IEA)一份預測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增長一倍以上,達到約945太瓦時(TWh),略高於日本目前的總用電量,人工智能應用將是這一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預計到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的整體電力需求將增長四倍以上。

而在當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全球脱碳化大趨勢之下,核能這一高效且穩定的清潔能源近年來成為亞馬遜、谷歌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最青睞的能源。這種兼具清潔、穩定與高效屬性的能源有望為他們無比龐大的數據中心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強大電力支持。因此,全球政治家以及科技企業們當前對於核能與核電站的支持可能比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美國政府對核反應堆的態度全面轉變,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大舉推進美國核電復興。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4項總統行政命令推動美國核能產業革新,包括擴大美國核能規模、核能產業鏈、縮短核電項目審批周期等;此舉或吹響美國核電復興號角。受到特朗普簽署所謂多項「核電復興令」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也是為何美股市場的OKLO,以及全球核能與核電相關的股票價格自特朗普大舉推動核能產業以來持續大漲。

紐柯與TNC進行戰略合作的要點與市場影響聚焦哪些方面?

紐柯乃全美產能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屬於典型的電弧爐(EAF)路線,以再生廢鋼為主料,產品覆蓋厚板、型材、長材、管線鋼等,近年也在拓展更高規格的核電、海上風電、能源基礎設施用鋼。The Nuclear Company(TNC)是一家聚焦美國核能供應鏈重建與項目交付的新型核能平臺公司(偏「產業整合/工程管理+供應鏈」定位)。此次雙方合作對外強調的是按ASME NQA-1 體系(核級質量保證)去驗證鋼材與製造流程,服務未來核電項目(含新建、技改與退役替換件)。

雙方戰略合作,對於核能發電系統而言,無疑在於強化核級鋼材與重件,目標是把材料譜系、批次溯源、無損檢測(NDE)、低温衝擊/斷裂韌性、焊接工藝評定(PQR/WPS)等關鍵指標在美國本土打通,縮短交期、降低進口依賴,以及降成本與控進度——把「長訂貨周期」變「可計劃周期」,還有一點則是為 SMR 規模化鋪路——多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對超大件的依賴低於傳統大堆,但同樣需要核級材料與模塊化製造的穩定產能。本土合規鋼材+可複製工藝=便於標準化與批量化,是把 SMR 從「示範」推向「成規模」的必要條件。

AI訓練與推理系統所驅動的數據中心高密度、長時滿載,對可用性與電力質量要求極高。核電供應鏈本土化提升設備準交率與併網進度的確定性,更容易把數據中心擴張節拍與電源投運時間對齊,護航科技巨頭們AI數據中心耗電狂潮。

因此,紐柯攜手TNC,對於近期「重金購核電」的美國科技巨頭們(尤其是AI/雲計算/數據中心方面)而言,意味着更加可落地的 24/7 零碳電力合同(CFE),科技巨頭正從「年化綠電」走向「逐時 24/7 零碳供電」。核電是穩定、可預測的零碳基荷。若核級供應鏈在美國本土成形,SMR新核機組/壽期延長/功率提升的可交付性更高,科技公司與核電運營商籤長約(PPA/託管負荷/園區共址)的執行風險更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