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9 22:36
文|謝澤鋒
曾經的石油富國們,正通過各類投資渠道加速資本融入中國。
坐擁全球總儲量58%以上的石油,中東國家在化石能源時代積累了鉅額財富,如今他們期望用資本向東方押注。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約旦等國資本紛紛奔赴中國。
今年以來,中東資本「東漸」加速:50億元打入協鑫科技的賬户,向煙臺萬華注資6.38億美元,由中沙兩國元首見證的華錦阿美超大型煉油項目總體進度已完成80%,另一大標誌項目中沙福建古雷乙烯項目的「操盤手」中阿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也已經於近期正式成立。
而且,中東各國不僅通過核心企業或主權基金直接投資,更以LP身份委身幕后,藉助更懂中國的GP押注中國。
隨着幾大中東主權基金在中國設立辦公司,中東資本將更加直接地觸達中國市場。當前,中東土豪們早已從純粹的財務投資,轉向尋求產業協同,並推動本國經濟多元化轉型。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東老錢」正在推進從「看向中國」到「投資中國」,再到「綁定中國」的歷史性跨越。
01 投入
今年以來,一家名為無極資本(Infini Capital)的投資機構頻頻在H股強勢出擊,賺足了一波眼球。
公開信息顯示,其創始人錢濤(Tony Chin)於上海出生在香港長大,早年在摩根士丹利和匯豐工作,他應該是迄今為止,中國投資人、投資機構赴中東淘金熱中最為成功的GP。
無極資本4月份獲得阿布扎比金融監管局批准,正式取得金融牌照,成為全亞洲同類型企業中,首個獲批阿布扎比金融牌照,並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的機構。有中東「大金主」助陣,無極資本在近期三個月累計斥資近150億港元,投資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出手凌厲。
先是於6月,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了曹操出行、藍思科技的港股IPO。7月以來,無極資本又先后參與投資第四範式、商湯集團、中國儒意、協鑫科技、微盟集團等港股上市公司。
具體操作上,以13.08億港元投資第四範式,持股4.98%;25億港元戰略投資商湯;39億港元入股萬達影業的新話事人中國儒意,持股比例將達7.51%;參與協鑫科技定向增發獲配47.36億股,共為其注資54.46億港元;2億美元馳援微盟集團。
此外,今年8月底,無極資本還給予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高達10億美金的融資授信額度,還將在「合適時機」增持優必選股票,持股不超過5%。
無極資本成立於2015年,起初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據傳,甚至在2019年,其還為募集資金而奔走,為吸引資金,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保險,保障起初10%損失的舉措。
到2024年3月,無極資本獲批在阿布扎比設立辦事處,自從得到了中東財團的支持。無極資本當年迅速起勢,並以約5700萬港元投資中手遊,旗下基金Infini還出現在順豐控股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中。但這僅算是公司在H股的小試牛刀。
2016年,日本富豪孫正義對沙特王儲小薩勒曼説:「只要您借我1000億美元,我就能送上1萬億美元。」隨即,這位年輕的沙特王子為願景基金送上450億美金。
而無極資本儼然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第二個願景基金」,錢濤就也像第二個孫正義一樣,試圖構建起中國和中東之間的橋樑。這座橋樑的基座就是資本。
錢濤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與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合作,搭建中東主權基金與中國硬科技的資本通道,未來還計劃在上海和深圳設立辦公室,重點聚焦「專精特新」企業。
梳理遠景基金、無極資本這些中東資本欽點投資機構的投資標的,我們可以看出,前者主要投向互聯網新經濟或金融科技企業,后者更多側重於AI或新能源的硬科技企業。
今年以來,中國科技資產迎來歷史級別的重估,創業板、科創50指數自去年「924行情」以來都已經翻倍,全球長線資本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普遍由觀望轉為買入,尤其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消費領域,吸引了大量資本參與。
可以預見,未來中東財團們還將借力更多「無極資本」們,深度參與對中國各個產業的投資。
02 西進
「中東正成為全世界的ATM,現在,每個人都想去中東——這就像美國曾經的淘金熱一樣。」《華爾街日報》曾如此描述中東創業與投資的熱潮。
不過,如今的中東土豪們並非「人傻錢多」。在沙特「2030願景」、阿聯酋多元化改革等雄心勃勃的國家戰略指引下,中東資本已從純粹的財務投資者轉向產業生態構建者,相比簡單的進口商品、輸出資本,他們更希望將中國優勢產業引入國內,服務於自身的經濟轉型,尤其是在製造業方面的規劃。
尤其是新能源領域,沙特「2030願景」中提出大幅提升了非石油部門的經濟貢獻,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的產能提高到58.7GW,這一目標如今已經提高至130GW。
光儲項目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東資本和的協鑫全方位合作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無極資本一方面入股協鑫科技,加強資本綁定;另一方面,雙方還將聯合發起專項產業基金,共同強化協鑫科技在顆粒硅技術、硅烷氣領域的市場地位。
通過資本紐帶,協鑫獲得了優先進入中東國家的「船票」,這種先發優勢是其他資本合作有限的企業所難以企及的。
今年6月,協鑫能科就與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旗下沙電投資(上海)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風電、光儲、抽水蓄能及源網荷儲一體化領域深度合作。
而在一年前,協鑫能科就攜手阿聯酋主權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計劃在該國落地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打造硅基材料產業鏈,並藉助中東豐富的光照資源,吸引下游企業進駐。
ACWA Power董事長穆罕默德·阿布納揚曾經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明確表示,「若沒有中國在設備製造、創新以及產業鏈方面的支持,我們將難以實現能源轉型。」可見中東資本對中國的製造業體系、工業運營生態有多麼清晰明確的需求。
中東基金還深度參與了中國的能源轉型——這與中國對傳統石油需求的下降形成了風險對衝。公開信息顯示,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計劃到2030年在華投入500億美元,實現在中國22GW清潔電力裝機的宏大目標。
今年7月,PIF超越了科威特投資局,管理規模達到1.15萬億美元,在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排名中位居第四,躍居中東地區首位,其投資方向是中東地區資本的重要風向標。
中國產業界與中東在新能源領域的融合相當深入。除了協鑫,中國其他大型光伏企業也紛紛出海中東,將其視為重要的成長型市場。
去年開始,中國光伏企業就在中東做了一大批項目的規劃:晶科計劃在沙特投建10 GW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TCL中環將落地全球最大體量的晶體晶片工廠;遠景集團在沙特成立風電裝備合資公司;陽光電源也與沙特ALGIHAZ簽約7.8 GWh超大儲能項目。
今年4月8日,中國石化還與沙特阿美簽署了延布煉廠擴建合作協議。這個位於沙特紅海沿岸的延布工業城,項目計劃新建180萬噸/年的乙烯裝置、150萬噸/年的芳烴裝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烴裝置。該項目投產后,將再次提升沙特高端石化產品的生產能力,為其工業體系的發展提供重要原材料。
這些標杆項目背后,都離不開PIF作為沙特資本旗艦機構的推動。可以看出,中東國家正通過資本為翹板,實現產業端的雙向融合。
03 新生
雖然中東國家已經開啟多元化轉型,但不可否認,時至今日,石油依然是許多國家的經濟支柱。
和以往單純靠出口原油和天然氣的模式不同,中東國家和中國的合作已經深入下游產業鏈。
對於中東國家來説,可以讓其傳統的石油開採、銷售產業實現升級,通過投資入股獲得邁入高附加值、精細化生產的入場券,還可以通過綁定全球石油消費大國的核心企業,為海灣國家源源不斷地帶來原材料銷售利潤與資本回報收益。
今年9月3日,科威特石化工業公司(PIC)通過增資6.38億美元獲得萬華化學旗下煙臺萬華石化25%的股權。
翻閲資料,雙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萬華化學就與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簽署了LPG長期供應協議。這讓萬華化學成為國內首家直接獲得中東LPG(液化石油氣)資源的企業,搭建起一條「波斯灣直通黃渤海」的能源大通道。
萬華化學聚焦聚氨酯、石化及精細化學品領域,科威特石化工業公司(PIC)是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的重要子公司,依託科威特富饒的油氣資源,KPC公司LPG年出口量450萬噸,石腦油產量1000萬噸/年。
PIC的投資是科威特在中國規模最大的石化項目,其投資最重要的考慮,是要與萬華化學旗下核心高附加值化學品綁定,通過資本與資源紐帶,不僅將科威特石油找到長期買家,也要獲得這些石油資源深化加工所獲得的部分收益。
除科威特之外,沙特在中國投資規模最大、產能最龐大的兩個石化項目,也有新的進展。
9月,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合資的福建中阿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高達288億元。該公司是中沙古雷二期項目的操盤手,總投資高達711億元,是福建省最大的產業投資項目,也是中國石化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煉化項目。
項目內容包括1600萬噸/年煉油、150萬噸/年乙烯、200萬噸/年芳烴等30余套煉化裝置及配套設施。
另一跨國合資力作華錦阿美,則是由中沙兩國元首見證的國家級大項目,目前總體進度已完成80%。2023年3月,中國北方工業集團所屬華錦集團、沙特阿美與盤錦鑫誠集團三方共同投資837億元,計劃新建1500萬噸/年煉油、165萬噸/年乙烯、200萬噸/年PX等32套生產裝置及配套設施。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
我國2023年以后規劃的大型煉化項目中,超過1000萬噸/年規模的僅有五座,其中和沙特阿美合作的就佔據兩席,國家層面對於中東資本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沙特為全球第二大產油國,日均產量1085.6萬桶(2024年),而沙特阿美計劃到2030年前每日將400萬桶原油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相當於對本國4成產能進行價值重塑。
沙特阿美總裁納賽爾在今年的財報會議中就明確指出,「中國在全球化工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無論是在原油供應,還是化工項目投資與合作方面,中國都是阿美的重點市場。未來將在多個領域繼續加大投入。」
此前,沙特阿美已入股榮盛石化,前者每天為浙石化供應48萬桶石油,還計劃入股東方盛虹、恆力石化和裕龍石化等幾家重要的民營石油化工巨頭。對於這種資本+產業的合作,中東資本已經相當熟絡,中國政策制定層、產業層顯然也將其視為經濟發展的正面因素,積極推崇。
04 寫在最后
在中東這個世界戰爭火藥桶,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阿曼等國可能始終無法在政治、軍事層面與超級大國硬掰手腕,但在經濟層面,他們普遍有更加靈活的身段和可操作空間。
資本不會被國界所束縛,中國也需要更多投資以發展和鞏固自己的製造業體系。雙方的合作,不僅保證了中東國家在「后石油時代」的持續發展的空間,也為自身在前幾十年的石油時代中所積累的鉅額財富找到了最好的出路。
如今,中東資本已是全球金融市場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通過實業投資、股權投資、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多線並進的方式,加速融入中國,這是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之后,第一次面對歐美日韓之外的成體系、成建制的資本入駐,其價值和意義毋庸置疑。
畢竟每一筆在中國投資,都在為多年后全球產業格局、經濟格局乃至於政治格局打下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