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金業務毛利率直衝80%!又一礦企謀「A+H」雙上市,如何應對金價回調風險與資源短板?

2025-09-30 00:05

行情圖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董紅艷 北京報道

  繼紫金礦業旗下境外黃金板塊赴港上市之后,山金國際黃金股份有限公司(000975.SZ)(下稱「山金國際」)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推進「A+H」雙上市佈局。

  對於礦企紛紛瞄準港股的局面,9月27日,業內專家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港股市場具有高度國際化和流動性的特點,可助力黃金業務擴張所需資本。同時,香港監管環境相對靈活高效,便於公司快速完成上市流程。

  在高金價、成本控制、快速增儲等方面的支撐下,山金國際展現了強勢的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黃金業務毛利率逼近80%。而近期黃金價格再次刷新歷史,保持在超過3700美元/盎司的高位。

  但對於未來金價的走勢市場上傳出了不同的聲音,有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如果美聯儲維持寬松政策,金價可能仍有上行空間,但需警惕經濟復甦加速或政策轉向帶來的回調風險。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除了面臨金價回調的壓力,山金國際相比頭部金企而言,總體量較小,資源儲備較弱,且面臨的市場競爭正日趨激烈。

礦業巨頭接連瞄準港股

  黃金巨頭們在資本市場的欲求越來越高。9月14日,紫金礦業計劃將旗下國際金礦業務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下稱「紫金國際」)通過聯交所的上市聆訊。緊隨其后,9月24日,山東黃金旗下的山金國際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招股書顯示,山金國際計劃通過港股上市募資用於礦山建設、優質資產收購、償還債務及一般營運,進一步擴大產能及國際化佈局。

  對於很多人而言,「山金國際」的名字有些陌生,但事實上,山金國際並非黃金礦企新秀,早已是資本市場的老手。山金國際的前身為銀泰黃金,於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告資料顯示,2016年,公司收購了黑河洛克礦業、吉林板廟子礦業、青海大柴旦礦業等黃金礦山資源,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黃金礦企。

  后來,銀泰黃金被黃金巨頭山東黃金「收入麾下」,開啟了更高能量級的發展。據公告,2023年,山東黃金收購公司28.89%股份,成為銀泰黃金控股股東。2024年,銀泰黃金完成對加拿大OsinoResources項目100%股權交割,在納米比亞中部鎖定TwinHills金礦資源,進一步擴大了資源儲備和業務規模。

  今年7月24日,銀泰黃金正式完成變更登記備案手續,7月25日起,證券簡稱由「銀泰黃金」變更為「山金國際」。截至2025年9月26日,山金國際在A股的總市值為584.78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來,大量礦企奔赴港股上市,且整體市場認可度增高。其中,2025年3月10日,赤峰黃金正式登陸港交所,募資金額為‌28.21億港元‌,實現「A+H」雙上市;南山鋁業控股的子公司南山鋁業國際於‌2025年3月2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約23.4億港元;8月28日,同爲資源類新股的佳鑫國際資源在港上市,公開發售獲2041.62倍超額認購,首日股價較發行價上漲約178%。

  9月27日,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黃金巨頭紛紛瞄準港股市場,這一趨勢主要源於港股平臺的獨特優勢。港股市場具有高度國際化和流動性,能夠為企業提供廣泛的融資渠道和全球投資者基礎,助力黃金業務擴張所需資本。

  「同時,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其監管環境相對靈活高效,便於公司快速完成上市流程,提升治理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此外,在當前全球經濟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黃金的避險屬性凸顯,上市可釋放業務價值並支持全球化戰略。」武澤偉持續分析道。

高盈利狀態能否持續?

  近十年來,金價總體波動上揚,不斷刷新歷史。其中倫敦金(現貨黃金)於9月23日達到3784.55美元/盎司的高點,之后保持小幅震盪。據匯率網數據,截至9月28日下午4:27,倫敦金(現貨黃金)為3761.17美元/盎司,倫敦國際黃金為3792.26美元/盎司,國內金價也達到858.3元/克。

金價情況。截圖自匯率網

金價情況。截圖自匯率網

  金價的上漲促使金企產品銷售價格提高,從而增加銷售收入。據財報數據,在2022年至2024年,山金國際收入分別為83.73億元、80.95億元、135.80億元,同期年內利潤分別為12.47億元、15.66億元、24.38億元;2025年上半年山金國際實現營業收入92.46億元,同比增長42.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96億元,同比增長48.43%。

  近年來,山金國際的總體盈利能力,特別是黃金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幅攀升。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山金國際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4.9%、32.0%、30.0%,其中開採業務中黃金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7.5%、61.0%、73.7%;2025年上半年黃金產品毛利率更是達到79.7%。

  山金國際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其成本控制有很大的關係。報告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山金國際的黃金全維持成本僅分別為754.4美元/盎司、665.0美元/盎司、683.5美元/盎司及697.1美元/盎司,位於全球黃金開採全維持成本曲線前10%。

  山金國際的高盈利亦和其資源儲備相關。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山金國際的黃金資源量284.6噸,對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6.7噸接近翻倍。

  但不可迴避的是,山金國際仍面臨黃金資源稀缺性的考驗,資源儲備量相比紫金國際以及控股股東山東黃金的儲備要小很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山東黃金保有黃金資源儲量超2940噸,紫金國際的黃金儲量為856噸,遠高於山金國際。

  同時,值得留意的是,國內越來越多的礦企將目光投向了黃金,黃金資源面臨着更為激烈的競爭。公告資料顯示,2025年西部黃金以現金方式收購新疆美盛100%股權,新疆美盛旗下卡特巴阿蘇金銅礦探明礦石總量2567萬噸,金資源量78.7噸,以此切入黃金業務賽道;2025年洛陽鉬業以30億元收購厄瓜多爾凱歌豪斯金礦,正式涉足黃金業務。根據2023年的預可研報告,該礦保有黃金資源量為638噸,儲量為359噸。

  而山金國際的黃金資源開採速度正在提升。報告資料顯示,2024年,山金國際黃金產量為8.04噸;預計2025年上半年,黃金產量為3.72噸,全年目標為8噸。山金國際旗下Osino附屬公司擁有的納米比亞雙子山金礦,投產后預計年產黃金5.1噸。芒市華盛金礦建成后年黃金產量有望達1.9噸,青海大柴旦細晶溝露天開採擴建項目等也有望增加產量。

  爲了進一步瞭解情況,9月26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山金國際董祕辦,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內容爲準,不方便作進一步解答。

  而對於備受關注的金價走勢,市場上傳出了不同的聲音,有機構預測金價將衝擊4000美元/盎司的大關,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金價上攻動力已不足,將進行回調。

  9月27日,眾和崑崙(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全球經濟復甦不平衡、地緣政治風險以及通脹預期可能支撐金價保持相對強勢。同時,如果美聯儲維持寬松政策,金價可能仍有上行空間,但需警惕經濟復甦加速或政策轉向帶來的回調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