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09:30
專題:2025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
9月27日-29日,2025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本屆大會以「十年奮進,智啟未來」為主題,由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聯合主辦,設置了1場閉門會議、1場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6場主題論壇,以及多場特色專場活動,並新增了「充換電產業十周年發展成果回顧」,旨在共同推動充換電行業良性產業生態構建。其中,在9月28日下午舉辦的「主題論壇:充電設施出海的商業模式創新研討」上,廣東易能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蘇昕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感謝主辦方,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關於我們這個產業以及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的競爭探討。
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既聊一聊易能時代,也聊一聊我們對這個世界充電產業的看法和想法。
易能時代成立於2014年,到現在有11年,一直在做能源技術。我們在充電領域當中目前主力產品是充電模塊,有些人不太瞭解,這是一個部件,充電模塊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沒有之一,這個核心部件佔充電樁成本的45%以上,有些設備佔50%,它就像手機的芯片平臺一樣,它決定了充電樁的基礎性能體驗的基本盤。
對於我們而言,易能注重底層科技創新,易能時代引領了現在充電樁領域里面底層技術研發的這一代浪潮的關鍵變化,我們針對海外的發展和海外的需求,其實很多都是海外需求,因為我們每年都要在全世界走一圈,這個過程當中,很多需求和發展的產品定義都來源於海外實際場景需求和競爭需要,我大概在這里撿兩個我們的創新來談一下。
一個是轉化效率。我們是屬於全世界首款能夠在峰值效率上達到98%以上的充電模塊,大家知道100度電,在那個點上只有一點幾度電損耗,我們在海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對手就是alpitronic,你要跟它之間競爭的話,產品性能必須上得來,我們這個是絕對超越它的,但是隻看一個點是沒有用的,因為充電樁面向的是不同的汽車,不同的汽車,它的電池是不一樣的,電池不一樣,電壓不一樣,能耗是不相同的,不同的電壓點,在傳統技術里面,綜合能效是94%,也就是説100度電會有6度電會消失掉,我們的技術創新讓綜合能效提高到了97.5%,綜合能耗降到了2.5%,100度電只有2.5度電消失掉了,我們看不同車型實測情況,modelY充電全過程我們都在非常節電的情況下充進去的,各種車型,800伏、700伏、600伏;特別是300伏,300伏這麼低電壓、高電流的情況下,轉化效率極高。
海外運營商特別關注實際充電一百萬度電的情況。作為一個需要面向所有車型的運營商,他們關心的是在充電一百萬度電的過程中,充電模塊在各個電壓點的節能表現。我們通過顏色渲染展示了不同轉化效率區間:98%以上為藍色,97%為深綠色,然后是淺綠色、黃色和紅色。這樣能夠直觀看到整體節能狀況
真正一百萬度電充下去,有多少萬度電充在綠色部分,充在藍色部分,這對於專業的運營商,特別是海外運營商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我告訴他們,我們能提供給他的產品是怎樣的競爭力,、究竟節不節能,這纔是關鍵,97%以上的工況是什麼意思,就是説100度電損失3度電以內的高節能工況之下,用易能模塊,能保證95萬度電都在高節能環境下,其他傳統模塊不行,這就是底層創新要為場景提供服務,與的傳統技術模塊,完全是代際級差異。
從國內能效表現看,四季度將出台強制能效標準,要求充電樁加權效率達到96.5%。我們的技術能支持電樁整體效率在97%以上,能為運營商節省3%到5%的電能。在國內,這相當於提升15%到20%的服務費收益。在海外,電費更高,節省3%到5%的電能,再乘以當地電費,為運營商帶來的服務費增長甚至會更高,這意味着幫助運營商提升15%-20%的服務費收益,極具競爭力
。
第二點,穩定性與維護
海外市場對這兩點非常重視,因為當地人工成本很高。充電樁故障一半以上是由於充電模塊損壞,其次是槍線問題。而充電模塊故障十有八九是芯片損壞,具體表現為MOS管芯片損壞
我們推出了MOS柔性保持技術,旨在提供「不會壞的充電樁」。傳統技術中,一個充電模塊有28個充電芯片,任何一個芯片故障都會導致整個模塊宕機,充電功率從40千瓦直接降為零,需要人工干預,將故障模塊與充電樁脱離后,充電樁才能重啟,重啟后功率可能降至360千瓦。而我們的易能啟明模塊,在任何一個芯片失效時,功率僅從40KW微降至37KW,現場幾乎無感,無需立即人工干預。相關信息會傳至運維平臺,提示充電樁出現異常,運維人員可在一周或一個月后,在不緊迫的情況下進行巡檢維護。這極大地降低了海內外運營商的維護成本
。
以上創新都是我們為應對海外市場需求而打造的。我們認為,儘管當前市場存在競爭,但在出海領域,全球充電市場未來幾年內,充電樁數量將增長5倍,充電總功率將增長15倍,而這個增量窗口期只有大約4年時間
。
充電樁不僅僅是充電設備,它需要考慮能源結構、車輛特性及交通等多方面因素,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選擇走技術驅動路線。技術創新的投入必須緊扣發展趨勢和產業實際需求,這樣才能找準方向,創造真正的底層價值。我們認為,充電技術未來將向功率更大、運行更穩定、電網兼容性更好發展,同時在計量標準、支付和通信方面也會更加標準化
。
基於每年的全球考察,我對各地區的發展水平有些觀察:東南亞市場大約落后我們3到4年;中國在該領域的成熟度無疑是最靠前的;部分歐洲國家可能比我們更先進一些,其他地區通常落后一年半到兩年;中東地區則落后兩年半到三年
。
我常與剛出海的朋友交流,問他們是否知道,雖然中國國內的充電樁成本低,價格可能是海外同類產品的40%(有時甚至更低),但中國充電樁在歐洲市場的佔有率至今也只有25%左右。大部分市場仍被本土企業佔據。例如,alpitronic的產品在歐洲就很強勢,其充電樁採用一體化設計,樁與模塊結合緊密,雖然不利於維護(因為設備重、大),但通過風扇與整體通風設計減少了二次通風結構,這需要專門的硬件底層研發能力。這就是alpitronic能在三年半內將ABB打得幾乎在歐洲市場難以為繼的原因,其實力確實強勁
。
我們在土耳其的客户曾現場向我們指出,由於當地電網罰款很重,他們特別看重功率因素。我們的產品在功率因素方面做到了全球最高,當其他家還在百分之八十幾時,我們已達到97%。這類技術優勢的背后,關鍵在於敢於投入研發。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跳出內卷式的競爭,因為核心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稀缺的
。
像剛纔提到的土耳其客户,在測試達標后,就保證了首批訂單摺合人民幣約兩千萬元,並承諾后續訂單量。德國代理商同樣對採購量有較高承諾。海外市場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底層科技創新、能與國際一流企業對標的設備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英國最大的家用儲能公司GIVENERGY。其在曼徹斯特的負責人反覆向我強調他們在深圳擁有自己的工廠,並且不在中國採購成品,這顯示了他對中國製造的深度理解和本土化策略。這讓我們體會到,中國製造必須與本土化的品牌、渠道乃至社會建立更深度的連接。單純的產品出海模式在當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是行不通的。這些國際玩家能反向利用中國製造,競爭結果未必對中國企業絕對有利。如何與他們深度融合是關鍵
因此,國內製造企業簡單的出口模式亟待升級,不能再抱有幻想。當前逆全球化現象顯現,例如土耳其對中國汽車徵收50%的歧視性關税,印度客户也討論產業鏈本地化問題,美國有本土化率要求,甚至在展會上有韓國企業傲慢地宣稱其產品沒有中國器件。這反映出世界未必全然接納中國產品的心態,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
我認為,這是我們這一代創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無論多艱難都要堅持走出去,勇於挑戰技術創新,並主動分享中國製造的紅利。既然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我們應主動規劃,與當地共享發展成果,將最難的技術創新留給自己攻克,同時主動規劃和分享產業鏈利潤,構建緊密的上下游關係。中國企業需要勇於承擔這份責任和成本,並努力取勝,這需要堅定的決心
這是我們這一代創業者的使命。我常對兒子説,我們這一代的使命是超越。我的爺爺輩曾為國奮戰,吃苦耐勞;我們這一代則要實現超越。面對海外市場,我們要敢於分享紅利,與當地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係,實現真正的本土化,構建休慼與共的產業鏈關係。我們來攻克最硬的技術骨頭,讓全球夥伴在合作中也能受益
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