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30 09:2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六里投資報
著名經濟分析師、蓮華資管首席投資官洪灝,近日在灣區論壇等場合的演講訪談中明確表達了對中國股市行情的堅定看好。
他指出,中國大約每十年會出現一次「史詩級牛市」,當前市場正處在這樣的周期中。
「上證指數近3900這麼一個點位,香港恆生指數26000多點,遠遠沒有反映我們過去幾年取得的成就,市場的預期依然過度悲觀,
今年的漲幅依然沒有漲完,中國股市上升的空間沒有結束。」
他認為,政策層面反內卷、反通縮的積極轉變,以及經濟模式的轉換——
由通縮預期轉向再通脹交易,都會成為推動市場上行的關鍵動力。
洪灝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代表新經濟結構的板塊,一些公司商業模式逐步成熟,盈利實現從0-1的突破,成長潛力巨大。
此外,他認為,外部輿論風險反而可能帶來買入機會,例如特朗普每次宣佈嚴厲的政策重挫股市的時候,都會產生非常好的買點。
洪灝提醒投資者在把握創新板塊主線機會的同時,耐心等待行情向更多板塊擴散。
同時,對於他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大力推薦的黃金白銀,
洪灝進一步指出,它的價格上漲,將遠遠超過各位的想象,這是一個世紀大牛市。
問:您覺得這一輪A股上漲的主要的動力來自哪里?A股真的可以漲到超出人們想象的地步嗎?
洪灝:我覺得大概率會超出大家想象,
這個可能主要還是因為在過去幾年,我們對於通縮沒有太把它當回事,沒有緊迫感,所以導致通縮的預期越來越濃。
到了最近這幾個月,很明顯對於通縮、內卷這些比較大的問題,我認為決策層產生一個非常大的態度轉變。
比如説對於反內卷的提出以及加強,約談各個主要的公司,還有就是七月份巨型的水利工程的宣佈等等。
這些對引領經濟走出通縮預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想象一下這個市場從我們投資的角度來説,它就進入了模式的轉換。
以前是通縮,
通縮的模式里,你就買債券就可以了,你肯定贏。
所以,你看債券有了四年的大牛市。
現在資本市場進入一個模式的轉換,
它從交易通縮的模式轉變為交易再通脹,不一定通脹,但是交易再通脹的模式。
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突然債券收益率不再創新低了,甚至還反彈,股市大幅走高,因為之前預期實在是太差了。
模式的轉換是非常強大的,
就相當於一個家庭省吃儉用的很多年,存儲了鉅額的財富,突然有一天想通了,開始花錢。
所以,我相信預期還沒有完全被反映到這個價格上,
我認為,絕大部分人對於這一次的行情都是將信將疑的,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牛市。
所以,種種原因我都會相信,儘管我們在3900點,在924行情一周年,我相信這個市場的行情是遠遠沒有走完的。
問:如果居民存款搬家流向股市的話,可以推動市場的進一步上漲。您對這個觀點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洪灝:對於居民存款搬家,我倒是有一個不同的想法。
居民的存款不太可能全拿來炒股,因為這些都是人家積蓄,他的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
因為股市會漲也會跌,那如果跌了,你用畢生的積蓄去炒股,遭遇到這個損失的話,我覺得對於一個家庭衝擊會非常大。
所以,我反而覺得如果真的是存款搬家跑到股市里,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現象。
流動性的確是在增加,
但流動性的增加,主要還是通過出口創匯之后,美元迴流到我們中國,
因為對於中國資產價格的預期發生了改變,以及人民幣的匯率發生改變。
今年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可以看到人民幣是升值、沒有貶值,
所以,其實資金是開始迴流到我們中國這邊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股市的上升趨勢遠遠沒有走完。
問:香港股市的漲勢也不錯,南下資金是不是扮演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那接下來港股可以繼續挑戰新高嗎?
洪灝:我們今年看到南下資金淨買入不斷創新高,
一般來説,淨買入的走勢,領先港股的走勢大概是100-200天,大概3-6個月左右。
所以,如果我今天看到南下資金淨買入創新高,
那麼在100-200天之后,我會看到港股的恆生指數、科指都會創新高,這也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相關性呢?
因為現在香港上市的很多都是中國內地的公司,尤其是這些領頭的大型公司。
我相信北水南下還有一些非常敏鋭的資金,它能夠敏感地預測到市場的變盤。
這些南下的資金如果是一天100億,港股一天成交也就是3000億左右,其實一兩百億的新增資金是非常龐大的。
同時香港也是背靠中國內地的經濟,如果內地的市場好,首先,它的估值會回暖。
第二,就是內地的基本面如果真如我們剛纔講的反內卷、反通縮能夠取得成績,
那麼,香港市場很可能會加速地反應這個市場模式轉換。
就是從通縮的模式轉到通脹的模式,這個是最重要的。
問:在市場上漲過程當中,其實還是存在很多的風險點的。比如説美聯儲后續降息的不確定性,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您覺得這些不確定性是不是可以造成市場比較大的波動?
洪灝:這都是新聞標題的風險。
如果這些新聞標題出來的話,我相信反而會給還沒有入場的朋友一個買入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特朗普的TACO交易,
不管原因如何,但是我們都會看到,每一次他宣佈一個嚴厲的政策重挫股市的時候,都會產生非常好的買點。
至於美聯儲不確定性,我覺得它降息的概率應該大於它的加息概率。
但是否會像市場預期的那麼激進地去降息呢?
這另當別論。
問:那麼在牛市里,板塊的選擇應該要把握什麼樣的方向呢?
洪灝:如果是牛市來的時候,基本上股票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所以,並不存在説我只能買這個不能買那個,反正買錯了就漲少一點,買對了一天翻個倍都有可能。
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年,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二元結構,
一個就是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它下行的趨勢還遠遠沒有結束。
但與此同時,我們把新的資金投入到AI,大模型,新能源車,太陽能光板這些領域去。
所以,我們要投的是我們市場里反映經濟新結構的這些股票板塊。
你看今年跑得好的就是科創50,創業板這些,
因為它里面都是這些創新的公司,這個是遠遠沒有結束,它也進入了一個模式的轉換,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説很多公司,像是科創50有的成份股公司、創新葯這些公司,兩三年前根本就沒有盈利,
不僅僅如此,外界還科技封鎖,不讓你獲得這個技術,搞得我們好像寸步難行一樣。
但是今年我們一看,這些創新公司它的商業模式走出來了,從一個虧錢的公司變成一個賺錢的公司,完成了0-1的轉換。
雖然可能現在因為每股盈利少,所以它PE可能就是幾百倍、幾千倍,寒武紀可能6000倍。
那是因為人家剛開始,
你並不能夠假設今年的盈利就等於以后永遠的盈利。
它的盈利肯定是一個指數級別的增長,尤其是在美國對我們進行封鎖的時候。
所以,這些公司它本身也有一個模式的轉換,
它代表了中國經濟里新的結構,它們的行情沒有走完,
但這也並不等於説老的結構就不能漲了。
很多人定義牛市是很機械的,
他説牛市就是指數漲了20%,那我們指數早就牛市了;
而真正的牛市,怎麼樣去定義呢?
真正的牛市,是你閉着眼睛都能賺錢,
只是賺多賺少,隨便買都能賺,阿貓阿狗都能賺,雞犬升天的行情,這是真正牛市。
我相信我們現在強勢板塊的強勢還在持續,但是它開始擴散了,有一些其他板塊也開始跟漲。
對於海外資金的入場,其實我覺得是不太有大量數據支持的。
其實我們看到海外長期的投資資金,它並沒有大幅增持中國的資產。
甚至在7、8月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一個小幅的流出。所以這個是跟市場的敍事不太一致的。
我認為中國資產的上漲並不依靠外資的支持,
當然外資他要來增持我們中國的資產,我們也歡迎,
但是他來與否,都不影響我們中國資產價格的上升,這個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
那同時我們看到中長期資金的確在有關部門的引領下,是加速進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