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瑞士以黃金精煉投資換關税優惠,向特朗普政府拋出橄欖枝

2025-09-30 22:00

 

為説服特朗普政府降低上月實施的39%進口關税,瑞士提出投資美國黃金精煉產業的方案。這項發達國家中最高的關税税率已實際衝擊瑞士對美出口,並迫使該國下調增長預期。在總統卡琳·凱勒-祖特爾(Karin Keller-Sutter)早前對抗特朗普的策略適得其反后,瑞士官員正考慮在能源至農業等多領域作出讓步。

據知情人士透露,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詹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提交的提案中,瑞士精煉商將把利潤最低的業務轉移至美國。這些因談判涉密而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包括將倫敦交易的金錠熔鍊重組為紐約市場偏好的小規格金條。

美國財政部未迴應置評請求。

瑞士政府拒絕就黃金產業置評,但表示「已優化對美提案以期迅速達成協議」。瑞士政府在一份聲明中稱:「將繼續通過外交和政治交流推動儘快降低附加關税。」

當瑞士因特朗普關税陷入困境時,全球最大黃金精煉中心提契諾州成為焦點。儘管與美國的金條貿易通常保持平衡,但在特朗普可能對黃金徵稅的預期下,套利機會導致第一季度出現鉅額順差,徹底改變了貿易格局。

黃金貿易佔瑞士對美第一季度順差逾三分之二的扭曲現象,引發了對黃金行業的批評。從斯沃琪集團首席執行官尼克·海耶克(Nick Hayek)到瑞士綠黨主席麗莎·馬佐內(Lisa Mazzone)等各界人士呼籲對黃金出口徵稅,而政府官員則緊急制定優惠政策以説服白宮降低關税。

某種程度上,瑞士大型黃金精煉商成為政客易攻訐的目標——該行業僅僱傭1500人。然而將精煉商指認為2024年瑞士貿易順差元兇的説法經不起推敲(特朗普似乎將此作為徵收39%關税的理由)。事實上,美國去年在黃金貿易中對瑞士享有約36億美元順差。

第一季度湧入紐約的黃金改變了這一局面。此期間多數瑞士精煉廠全力運轉,將倫敦交易的400盎司金錠熔鑄成紐約偏好的1公斤規格金條。

瑞士貴金屬生產商與貿易商協會主席克里斯托弗·瓦爾德(Christoph Wild)指出,從英國向美國運輸黃金需繞道瑞士的市場低效現象,可通過提升美國精煉能力解決。他表示擴建現有場地是最佳方案,但此類項目能否盈利取決於美國是否有足夠需求。

「我們所有精煉會員企業都有在美國中長期投資的計劃,」瓦爾德表示。關於重鑄金錠的低利潤業務,他坦言「若沒有瑞士政府或美國政府的補貼,很難以經濟方式運營」。

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一家精煉商正考慮加速在美投資計劃。

當瑞士精煉商籌劃對美投資時,綠黨議員馬佐內呼籲對該行業徵收5%的税,稱其存在「髒金風險」。她表示這項税收可緩衝特朗普關税對瑞士經濟的衝擊。

「該行業揹負聲譽風險,卻未給經濟帶來顯著淨收益,」馬佐內在採訪中表示,「若這個行業讓瑞士付出如此代價,特別是在當前關税爭端背景下,它理應承擔更多責任。」

馬佐內的憂慮呼應了瑞士與黃金的爭議歷史——早在二戰期間,瑞士銀行就曾接收納粹掠奪的黃金。

精煉業本身在1968年三家瑞士銀行創建蘇黎世黃金池后開始騰飛。據《黃金洗錢——黃金交易的骯髒祕密與整治之道》(2019年出版)作者馬克·皮斯(Mark Pieth)教授所述,這使蘇黎世成為金條主要交易中心,銀行通過投資精煉廠管理黃金流向,其中大量黃金來自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

精煉業所有權幾經變遷,但利潤依然微薄。儘管周一金價飆升至每盎司38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精煉廠重鑄金條時每盎司仍僅能獲利數美元。

在瑞士政界尋求安撫特朗普之際,奢侈品行業重量級人物、斯沃琪集團(Swatch)的海耶克(Hayek)上月建議伯爾尼當局考慮對瑞士出口至美國的金條徵收39%的税。此舉源於美國總統明確表示美國進口的金條將免徵關税。

精煉行業對此強烈反對,指出美國可輕松從別處採購金條。鑑於黃金精煉業利潤微薄,出口稅幾乎註定會終結該貿易。

瑞士精煉商協會負責人瓦爾德表示:「當人們可以按市價購買黃金時,沒有人會願意支付哪怕1%的溢價,徵稅根本不可行。」

對於在美國未設業務的全球最大精煉商瓦爾坎比(Valcambi SA),其首席運營官西蒙娜·諾布洛赫(Simone Knobloch)指出新建美國精煉廠缺乏商業依據,除利潤微薄外,市場飽和也是主因。在這個盈利能力與規模密切相關的行業,該公司每年在毗鄰意大利的巴萊爾納基地處理高達2000噸貴金屬。

「從商業角度評估,這根本不具可行性,」諾布洛赫坦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