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塑造產教融合新範式 譜寫區域服務新篇章

2025-09-30 06:12

在國家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佈局下,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成為職業教育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路徑。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立足山東「海洋強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需求,以現代產業學院為紐帶,構建起「政行企校」多元協同的育人體系,在對接現代海洋、精品旅遊產業中實現教育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耦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機制創新:構建混合所有制產業學院治理新生態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發揮混合所有制優勢,聯合中船艦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建「中船國際郵輪產業學院(山東)」,創建「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學院構建「理事會決策—院長執行—監事會監督」治理架構,理事會匯聚校企負責人與行業專家,負責辦學定位、專業設置、資源投入等重大決策,明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監事會全程監督,避免權責不清。同時,建立政府引導、企業投入、學校實施的多元保障體系,形成具有職教特色與混改優勢的治理模式,為山東省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深水區」提供了實踐範本。

平臺賦能:打造「三中心一平臺」產教融合新矩陣

圍繞郵輪產業鏈「中游運營服務、上下游延伸拓展」的人才需求,學院整合校企優質資源,搭建「三大產教融合中心+一個研究平臺」的功能載體,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產教融合教學與資源中心圍繞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聯動烹飪工藝與營養、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旅遊管理,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郵輪運營服務專業羣;創新「三能力四平臺五模塊」課程體系,開發《郵輪概論》《郵輪服務英語》等6門模塊化課程;主編「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1部,出版專業教材2部;立項省級精品在線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

產教融合實踐與實訓中心依託郵輪運營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破解「場景稀缺、實操成本高」難題。基地涵蓋通識、專業核心、仿真體驗等功能區,學生通過VR完成80%核心技能訓練,實操通過率達95%。構建「雙化、雙徑、雙融合」實踐體系,創新「校—船對接、八化聯動」活力課堂,實現沉浸式教學與崗位實踐無縫銜接。

產教融合創新合作中心主導標準研製與技能認證,牽頭開發國家「1+X」郵輪運營服務職業技能等級標準(2.0版本),形成「三位一體」下「七維協同」(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課程體系構建等七維度)、「三級互動」(人才培養聯盟、專業建設委員會、培訓評價組織)的「三標準」對接模式,推動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技能標準與行業資格標準的深度融合。

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產業研究平臺持續發佈產業人才需求與培養質量報告,為區域產業佈局和院校專業建設提供關鍵依據。此舉顯著提升了人才供給質量,2023屆畢業生在中船集團及相關企業就業率較產業學院建設前大幅提升37%,切實促進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匹配。

成效輻射:塑造產教融合服務區域新典範

經過持續探索,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成效顯著。學院構建「多元協同、四雙並舉、多徑評價」人才培養模式,惠及近5000名郵輪運營服務專業學生,涌現出服務上合峰會、北京冬奧會的優秀畢業生,多人入職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多名學生獲省市技能競賽獎項。專業與標準輸出方面,牽頭開發山東省2項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並在全省17所航海類院校推廣,參與建設國家專業資源庫,有效推動了區域航海類職業教育標準的整體提升。

這些探索與實踐,不僅讓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產教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也為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山海方案」。未來,學院將繼續以現代產業學院為抓手,深化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融合發展,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張 娣 陳麗萍 朱妮妮)

·廣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