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打造「保險+科技+文旅」模式,平安為9452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2025-09-29 11:49

9月29日,以「保護古樹名木,傳承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廣州啟動。

今年3月15日,我國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爲規範,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自2022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每年組織開展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讓古樹名木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一寸光陰一寸年輪,古樹歷經百歲方能長成。作為四川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中國平安日前在成都舉行「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為9452株古樹名木捐贈總保額超1.7億元的專屬風險保障。同時,中國平安還開展「跟着古樹去旅行」的文旅主題活動,邀請廣大市民一起成為「綠色歷史的守護者」,用行動傳遞生態之美。

科技賦能  護航古樹名木健康

古樹名木被譽為「有生命的文物」,不僅記錄了大自然的變遷,也是承載華夏文明歷史文化記憶的「綠色活化石」。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的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與科學價值或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目前,成都共有9452株古樹名木,其中不乏樹齡2000年的古樹。

平安為成都古樹名木捐贈超1.7億元的專屬風險保障。

在自然環境中,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害等風險隨時可能對古樹的生長造成挑戰。成都市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劉芳玲介紹,古樹名木保護有很多環節,以她所負責的個體健康體檢和健康監測環節為例,每年需要為500-600株古樹名木提供健康檢測保護。「給古樹做健康檢查,就像醫生對病人進行體檢診斷一樣。很多古樹的樹齡較大,多少都會有一些‘身體狀況’。」

作為「古樹醫生」,劉芳玲通過對古樹的外觀進行評估檢測,觀察古樹的生長狀況,是否有病蟲害、空洞枯枝以及雷擊損傷等,還會利用儀器對樹干內部進行檢測,預測是否有折斷的風險。「還要對土壤進行檢測,看土壤的營養成分是否適合古樹生長。」

「跟着古樹去旅行」四條精品旅遊路線發佈。

在古樹名木保護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古樹名木守護人」時常會遇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需要面臨各種風險點。給古樹「上保險」,為「守護人」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為更好地守護古樹名木這些綠色「活化石」,中國平安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天職為古樹名木提供充分保障,運用科技力量為古樹名木管護提供實時監測、預警、防範風險。據悉,本次平安產險為成都9452株古樹名木提供1.7億元風險保障,將為古樹名木的救治、修復提供保險責任範圍內的保護救治賠款資金支持。同時,若因古樹傾倒、折斷等導致第三方人身或財產損失,平安也將依法承擔保額內的賠付責任,切實為古樹名木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險。

2025年,平安向翠雲廊保護中心捐贈3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古樹保護與修復。

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曹陽表示,本次平安產險為成都市古樹名木打造了「保險+科技+文旅」服務模式,除提供風險保障外,在科技賦能方面,依託平安自研鷹眼系統,提供雷達氣象和地面站點等三位一體化氣象監測,可以通過短信推送災害預警信息,AI電話提示,提供災前精準預警服務並匹配防災指引,便於巡護員快速應對災害預防。

金融助力  帶動綠色經濟發展

幽幽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名剎長松寺……成都市大部分古樹名木集中在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千年人文景點。在成都的著名人文景點杜甫草堂內,一雄一雌兩株千年古銀杏樹不僅伴隨了古今文人墨客潑墨揮毫,還見證了巴蜀大地千百年的世事變遷。秋意漸濃,樹影婆娑,時而飄落幾片金黃的銀杏葉,像是兩位慈祥的「老者」贈予遊客的金秋手信。

據悉,上述兩株杜甫草堂的千年古銀杏樹,已成功入選成都古樹名木旅遊線路之一。隨着國慶中秋假期的到來,兩株千年古樹將迎來更多遊客的參觀打卡。曹陽表示,平安開展了「跟着古樹去旅行」文旅主題活動,首期發佈䢺江鎮大鵬村「太鵬鯨柏」、都江堰普照寺古樹羣等四條精品旅遊路線,同步在「平安好車主」APP上線旅遊打卡活動,覆蓋超2.51億註冊用户。希望通過古樹地標帶動古樹周邊旅遊活力,提升廣大羣眾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和參與度,讓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深入人心。

為成都近萬株古樹「上保險」的公益活動,只是中國平安在全國系統性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的一個縮影。自2023年以來,中國平安在全國持續開展「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積極踐行「綠色金融」大文章。2024年,平安啟動「我為古樹上保險」計劃,創新推出古樹名木救助保險,建立古樹名木保護常態化機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安已在全國為超過2萬棵古樹名木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覆蓋廣東省江門市小鳥天堂、山西五臺山、四川廣元翠雲廊(劍閣段)等多個古樹名木聚集地。2025年7月,中國平安還啟動了古樹健康管理計劃,通過設立專家組、開展古樹體檢和風險預防,建立科學保護體系,持續踐行綠色金融理念。

翠雲廊古柏羣。

劍閣縣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崔劍斌介紹,2024年,平安創新開發出古樹保險產品和服務,為翠雲廊(劍閣段)的7803棵古柏捐贈了總保額超5930萬元的古樹名木救治綜合保險,為這羣「蜀道古柏」披上了平安「盔甲」。2025年,平安再向翠雲廊保護中心捐贈30萬元專項資金,定向用於翠雲廊古柏羣的科學保護與修復工作,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跨越千年的綠色瑰寶。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保護「有生命的文物」。中國平安表示,未來將持續探索「保險+科技+服務」的模式守護「綠色的國寶」,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科技賦能風險減量與保險服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為建設美麗中國注入平安力量。

文/趙冬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