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擬募資3億元,大股東或突破持股上限,中煤保險渴求增資

2025-09-29 21:54

(來源:北京商報)

具有煤炭業股東背景的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保險」)官宣了一份增資方案。9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中煤保險近日公告稱,該公司擬向原股東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金控」)增發股份3億股,共募集資金3.006億元。若此次增資獲批,中煤保險大股東山西金控持股比例將達到46.05%,超過監管劃定的上限。

向股東募集資金的背后,中煤保險對註冊資本金的增加有着怎樣的渴望?該公司第三大股東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集團」)頻頻萌生退意,又將如何影響中煤保險?

3億元增資方案出爐

9月28日,中煤保險公告稱,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於9月25日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公司增資擴股的議案》。

具體而言,中煤保險本次增資擴股按1.002元/股向原股東山西金控增發股份3億股,共募集資金3.006億元。上述增資事項需監管批准后生效。

據瞭解,山西金控是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擔保、金融租賃、資產管理、小貸、要素交易、互聯網金融、產業基金等金融業態於一體的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如果增資獲批,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專家朱少傑看來,兩者可以共享金融控股集團的客户資源,進一步實現保險等金融產品的交叉銷售,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推動保險產品創新,依託全金融業態的經營優勢,開發「保險+期貨」「保險+期權」等新業務模式;此外,資金運用靈活性和收益性有望藉助於金融控股集團得到提升。

業內也將更多目光投向大股東持股比例將超監管上限這一維度。目前,山西金控持有中煤保險32.78%股權,如果此輪增資獲批,持股比例將達到46.05%,意味着將突破監管規定的持股上限。

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註冊資本的三分之一。不過,保險公司因業務創新、專業化或者集團化經營需要投資設立或者收購保險公司的,其出資或者持股比例上限不受限制。

對於此次增資方案獲批的可能性,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若符合監管「集團化經營」例外條款(如通過協同提升競爭力),且風險可控,突破上限未必阻礙獲批;反之則可能受阻。

朱少傑認為,大股東持股比例可能突破監管上限,保險公司要獲得股東增資很不容易,監管為支持公司發展,會默許持股超限。需要關注的是,大股東如果「一股獨大」,可能加大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引發公司治理失衡、利益侵佔、風險積聚等問題。

中煤保險是山西省一家總部設在太原的全國性財產保險法人機構,成立於2008年10月,先后經歷了多次增資,目前註冊資本為1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2023年年報中曾表示,公司資本金低,限制了公司的業務發展,董事會及經營層應抓緊推動增資擴股工作,補充公司註冊資本金。

「保險公司資本金低,易於出現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引發監管部門採取監管談話、限制高管薪酬水平、限制向股東分紅、停止部分或全部新業務、責令調整業務結構、限制增設分支機構、限制商業性廣告、責令調整資產結構等舉措,公司正常經營受限。」朱少傑對此分析表示。

一股東欲退場

除了山西金控外,中煤保險的股東還包括長治市南燁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從股東構成來看,中煤保險多家股東均為煤炭企業。對於中煤集團而言,近年來已多次釋放清倉持股的信號。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2024年披露的信息,中煤集團擬轉讓中煤保險8.2%股權,佔該公司持股比例的100%。股權結構顯示,中煤能源集團和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並列為中煤保險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8.2%。

據瞭解,中煤保險與中煤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存在保險業務類關聯交易。從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中煤保險的一位董事來自中煤集團,現擔任中煤集團紀委委員一職。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中煤集團是煤炭行業的領軍企業,其退出可能也會對中煤保險在煤炭保險領域的業務產生一定影響。朱少傑表示,如果中煤集團退出,其帶來的客户資源可能會流失,煤炭保險的經營特色可能也會喪失。一般而言,保險公司股東變更會引發高管變更,公司經營理念會隨之調整,引發公司治理、經營業績、償付能力等發生連鎖反應。

對於股權擬轉讓的原因,據中煤集團此前發佈的項目公告,該公司表示是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更好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戰略。

近年來,保險公司股權交易市場中成交案例少之又少。這背后,諸多因素導致買家變得謹慎。「保險公司股權交易需要監管審批,對受讓人的資質要求高。」朱少傑看來,保險公司股權價值評估複雜,可能導致交易雙方通過多輪博弈纔可能達成一致的交易價格。不可忽視的是,投資保險公司的回收期長,一般企業缺少長期投資的耐心。

對於買家對保險公司股權興趣減淡的主要原因,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生校外導師支培元也表示,一方面,當前財險行業承保利潤普遍承壓;另一方面,資本對中小險企興趣減弱。

上半年業務規模縮水

從中煤保險經營範圍來看,涵蓋財產損失險、責任險、農業險等。業績表現層面,在經歷了多年的虧損局面后,2020年中煤保險開始持續盈利,但年度盈利金額均未超過0.4億元。

總經理職位經歷了長達六年半的空缺后,中煤保險迎來了總經理張振軍。今年4月,中煤保險召開2025年一季度工作會議。張振軍指出,圍繞半年目標,中煤保險將全面抓好二季度衝刺工作。其中包括聚焦車險重點板塊,全力提升車險精細化經營發展能力,力爭規模效益平衡發展;將聚焦非車險提升動能,切實穩住省內、安責險兩個基本盤;將深耕本土、搶抓農險承保節奏,快速培育業務發展新增點等。

今年上半年,中煤保險保險業務收入12.3億元,同比減少10.33%;淨利潤0.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4.23%。

對於財險公司保費收入下滑的潛在原因,朱少傑表示,一是宏觀經濟低迷,導致企業和個人的投保意願下降;二是財險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程度高,迫使公司實施低價策略搶佔業務;三是分入再保險業務到期引發未滿期再保險費轉出。

承保虧損是財險公司面臨的普遍難題,中煤保險也不例外。該公司2024年前五大險種中,前四大險種均承保虧損,其中車險承保虧損0.36億元。

根據該公司披露的今年上半年綜合成本率來看,為103.18%,超過100%意味着承保虧損。

為減少承保虧損,朱少傑表示,一是控制保險業務運營成本,通過降低綜合費用率來實現綜合成本率小於100%;二是加強覈保理賠管理,降低保險業務風險賠付成本,推動綜合成本率下降;三是尋求差異化競爭的市場細分領域,避免低價競爭,以產品創新贏得盈利空間;四是利用好再保險工具,轉移承保風險,獲取分保佣金,達到改善承保績效的效果。

聚焦於發展戰略層面,該公司在官網表示,公司不斷豐富完善輕型化發展戰略,圍繞「優化結構、提質增效、提升服務、創新引領」的經營發展思路,加快專業型特色化高質量轉型發展。支培元認為,中小財險公司基於特色化發展路徑,向專業化看齊,離不開在細分領域發力。除了科技賦能外,也可以結合地方產業定製產品,形成差異化壁壘等。

對於增資方案、業績表現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函中煤保險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該公司未予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